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1)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1)

——《咫尺千里》篇

刘晓林 

八大山人何以高寿?得于他在“情感”上的化解和心身的统一。历史上有不少大德,而中年早亡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原因即在于修心与修身的不同步。修心与修身的关键在于平衡,只有平衡才会产生心身双畅。按常理讲,八大山人的沉郁不可谓不深。他之所以能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令“苟延残喘”的时光更长久些,除了活下去的强烈信念支撑外,哪能少得了自己对酸甜苦辣的主观淡化?优秀的艺术能达到传神进而传情,八大的鱼鸟便是极好的范例。我曾见过他笔下那树下的梅花鹿(影印),也曾临摹过。山人得似颇吃力吗?我觉得自己在临摹时很吃力——仅那梅花鹿颈的自然弧度就会难倒不少人!

意境之美是衡量艺术之为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无意境谈什么艺术!?文辞之美与形象之美有共性也有不同。共性在于它们都能时赏者的思绪翩翩,不同在于后者更易调动人们内心的愉悦——或许如此吧!“无中生有”是人类根据现有的理解能力来解释事物发展的最佳诠释。无从何来?从有中来吗?事物的有限循环和无限循环不是一个好说清楚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有无可以做为“阴阳对立”的现象来看的。中国优秀的绘画似乎都在对中国的哲学(易经)在做着不同程度的说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画种”中为了气韵贯通而采取的“S”形、“C”形……在素纸上写数尾鱼儿,周围没有一丝的水纹。以动衬静,以无传有。高明的大艺术家无不擅长此道,他们应该感谢中国那潜隐的“易学”——有限通向了无限,时空在幻化中自如伸缩。

“咫尺千里”既适用于认识也适用于感官,芥子中一样允许存在须弥。“势”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弥漫萦绕,它已经不在囿于丹青的尺幅中。中国的书法有“笔断意连”一说,中国绘画也同样。偌小的物象因为有了“势”的存在,它恍然变成了偌大的天地!

作为大哲学家的王夫之,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这不过是阴阳共在的另类表达而已!“势”可以作为“气”的重要组成来看待。失去了“气”,“势”将是强弩之末。王朝闻先生的“任何不成功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意境”,我不能苟同。当然任何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特有的味道和气息,若一概以“意境”则着实有些武断和唐突——“丑”的意境似乎,这样的说法理应说不过去。

对艺术家的划分不宜用排座次的方式,但层面之分是需要的。石涛和八大都是中国美术史上大艺术家,他们都可纳入伟大的范畴。九天居士觉得他们对艺术的感悟是可以对话的,大同小异。按佛家的南宗顿悟(近似于易学的“一”<无分别>)、北宗渐修近似于佛家的“一”(近似于易学的“一”<有分别>),二者在晚年的艺术创作上都达到了“一”<无分别>的境界。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上的创新与艺术工作者对事物表达的“形式”有关系,而重中之重仍在内涵。通常情况下,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互为制约的。内容可以大致看作“物体”的真实虚空,形式可以大致看作“物体”的真实躯壳。躯壳如果能够美到极致,虚空便有了增加筹码的可能,同时也会削弱虚空存在的意义;虚空如果能够最大限度被你我所感受,躯壳的价值可能会增大,同时也会削弱虚躯壳在的意义。

附:

王朝闻:《我爱八大》之“咫尺千里” 

  史料研究者认为,活了80岁的八大山人(1626-1705),既对明王朝的覆灭痛心疾首,愤懑之情曲折以致露骨地浸透在作品之中,同时,他又是一位热爱艺术、造诣很深、绘画和书法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卓越画家⑧。我对八大山人绘画的兴趣,不在于他那画翻白眼以抒愤懑之情的鱼和鸟,更不欣赏他那画得似颇吃力的梅花鹿,而是多次谈到的《鱼乐图》那种画鱼不画水意境却很广阔的取材与构图。 

 

  这些作品所流露的诗意,和《庄子》中的庄子与惠子有关鱼乐的争论所流露的诗意显然不同。相同处在于:八大画中形态洗练而意境并不单调,越看越觉得可能给人造成无中生有的幻觉,游鱼似也能引起我对它们的羡慕之情。不像有些力求形似与造型工整却显得越看越假的作品那么乏味。和某些繁琐和空洞抽象的画风也不一样,它那空灵而不闷塞的画面、疏宕而不空泛的结构的美、它的魅力既在画中也在画外,即从有限的画面空间里,显示出富有广阔意味的虚幻空间。  

  古人论山水画那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咫尺有千里之势”的论点,可以借来概括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他的这些水墨画所显示的这些优点,是可能区别于明代也很流行的工笔花鸟画的重要特征。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引用上述那句画论论诗之后,接着指出:“一‘势’字最宜着眼。”为什么王夫之这么重视“千里之势”中这一“势”字?看来和他一向强调艺术境界的论点相联系。任何不成功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意境,问题在于意境是深是浅、是广是狭、是美是丑。画上的“咫尺”空间虽小,它所蕴含的“势”可能有延伸性的幻觉特征,有限的形象显得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给观赏者提供的意象创造,可能使有限的空间转化为无限空间。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也像他的朋友石涛的山水画那样,能使观画者在感觉中产生把有限的画面延伸到无限的画外的幻觉。上引王夫之借画论来论证诗美时说的“一‘势’字最宜着眼”,和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的联系,有待于观画者在接受画面的诱导而起的感悟。有些画家既不讲求中国画用笔的书法功力,又不讲求画面布置的空灵,以用笔油滑冒充流畅,以为布局的迫塞就是画面的充实和饱满,以为人物画得像呆木头就是别出心裁的创新。倘若这些画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研究八大山人的特长,更能认识的不足,大有改进旧作风的好处。

(0)

相关推荐

  • 八大山人:放下,便是自己

    1954年江西奉新县奉先寺发现的<个山小像>是现存唯一的八大生前的画像 但凡我们谈中国画,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给后人留下了那么多话题,引起了那么多艺术家的共鸣,这不 ...

  • 写菊|苦瓜与八大

    转自:字画藏家 ID:zihuacj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个性倔强,一出笔就迥不犹人,奇崛冷隽,生面别开. 他在画史上一直是以强烈的个性.隐晦的暗喻.简怪的造型和凝练的笔墨而著称,以花鸟画而名世. 他的 ...

  • 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夫画从于心者也

    八大和石涛同为"遗民"处世方式不同 一.遗民画家 1.身份特殊 八大花鸟画创作中有着极其强烈的遗民精神,他的传奇人生更为后世所称道.八大出身皇族,父辈皆擅诗文书画.八大自幼聪慧好学 ...

  • 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后序)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后序) 刘晓林 王朝闻先生是1900年至2000年间中国美术史上极其重要的评论家,更是100年中国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美学家.当代许多所谓的著名评论家.美学家大多出自先 ...

  • 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8)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8) --<不得不高>篇 刘晓林 师贤达之迹莫如师贤达之神.那些在艺术史上流芳百代的巨子们最终都要走"师造化"的路,最终要形成自己的 ...

  • 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7)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7) ――<质朴也美>篇 刘晓林 绘画,尤其是中国绘画在造型上怎能绕得过线?数学上讲物体由点线面构成,无数的点形成了线.物体的确离不开点,但有价值的东西 ...

  • 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6)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6) --<有待自悟>篇 刘晓林 东西方大艺术家相互间的相通远大于相悖.他们虽然生活于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经历,其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大同小异--尤其是 ...

  • 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5)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5) --<并不同调>篇 刘晓林 六朝无名氏有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艺术,八大山人有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艺术.二者哪能相同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万物处于混沌 ...

  • 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4)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4) --<柳得春风>篇 刘晓林 艺术得以传世离不开作品本身的传神和抒情."传神"揭示了存在事物的核心特征,"抒情&quo ...

  • 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3)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3) --<一低一昂>篇 刘晓林 "说不是人的松树也像人在舞蹈"有何不可?在本文中王朝闻先生用前面的"既然"来做 ...

  • 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2)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2) --<松在舞蹈>篇 刘晓林 "舞蹈的人"与"人的舞蹈",它们的"落脚点"自然不同.前者 ...

  • 刘晓林: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0)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0) --<非暴发户>篇 刘晓林 有关编著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不在我的讨论之内.原作之与印刷品定然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无论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对于优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