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又至,你知道这首最经典的惊蛰诗,能传唱千古的原因吗?
快到惊蛰节气了,各种关于惊蛰的话题层出不穷。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一雷惊蛰始”,却不知道出自何处,有何寓意。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意思是上天打雷,用轰隆隆的雷声,来惊醒蛰居动物,即冬眠动物的日子。
惊蛰最早称为“启蛰”,由于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名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蛰”改为意思相近的“惊蛰”。
到了唐代,已经没有必要忌讳“启”字,就将“惊蛰”改回了“启蛰”。
可是,这时的人们,已经叫习惯了“惊蛰”,反而对“启蛰”这个最初的名称,不习惯了。
所以,在唐玄宗开元十七年间编撰的《大衍历》中,“惊蛰”这一名称又被重新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古代,惊蛰既然是雷声叫醒冬眠动物的日子,也被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所以人们对惊蛰这个节气很是重视。
民间繁衍了许多关于惊蛰的民俗。
如祭雷神来显示九天之神雷公地位的崇高,祭白虎来化解是非,蒙鼓皮来让新鼓使雷声更响亮,打小人来驱赶霉运,吃梨来寓意离家创业光宗耀祖......
更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写下无数有关惊蛰的诗词,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如宋代萧汉杰的“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舒岳祥的“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唐代贾岛的“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在这些惊蛰诗词中,最经典的当属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其中“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成为传颂千古的经典名句,而“一雷惊蛰始”,更是成为惊蛰节气的代名词。
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里评价:“韦诗至处,每在淡然无意,所谓天籁也”。
《观田家》写于784年,是诗人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于惊蛰期间,看到田家辛勤劳作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的一首田园诗。
全诗用清丽闲淡的语句,于和平无意之中,露出幽愤之情,堪称惊蛰诗的典范之作,印证了沈德潜对他的诗作“所谓天籁也”的评价。
当然,这首最经典的惊蛰诗,能传唱千古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写作语言的独特、对民间疾苦的反映和入神的讽讥。
而是因为诗中深藏着三方面的深意。
一是惊蛰到了,该为自己既定的目标去奋斗了。就像农夫的目标是耕地种田,尽可能多地收获粮食。他们从从惊蛰开始就忙碌起来,到田野耕地,把场院改成菜地整理出来,太阳落山以后从田中归来,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这些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是树立了目标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诗中的农夫为了实现自己尽可能多地收获粮食的目标,让自己种出的粮食除了交官粮外,还有更多的余粮,所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办法去实现目标,除了把田地种好,还想办法增加田地,将家里的院子也整理除了种上,以便过上更好的生活。
三是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就像诗中的农夫,虽然一年辛苦到头也没有剩下多少粮食,但他们依然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从不叫苦叫累,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然后激情澎湃地投入到耕作当中。
惊蛰到了,如果我们都能像被春雷惊醒一样,找一个目标去努力,激情澎湃地投入到自己既定的目标中,并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那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