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和别人解释你自己,读曾国转有感
“曾国藩反复强调,湘军打仗,不能浪战,先不要急于进攻,而是先站稳脚步,等着敌人露出破绽,你再出手。”打仗的目标是获得你的结果,是结果在前,过程再后,你要的是敌败,那么你就不要着急,你应该先观察你的敌人最擅长什么、最薄弱的地方是什么,先动手戳第一下者为客,后动手的为主,主气常静,客气常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想起了读过的《三国演义》, 在经历4次失败的北伐之后,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在公元234年开始生前的最后一次北伐,首次采用流马运粮,不想这次又碰见一生的劲敌司马懿,司马懿守兵不出,僵持百日生生将诸葛亮逼退逼死。 在这场重要的北伐当中为逼司马懿出战,诸葛亮特意送司马懿一件女人的衣服以示羞辱逼此出兵,虽然魏军纷纷以此为辱,司马懿却依然坚守不出,熬到诸葛亮死了。
“主气常静,客气常动”八个字一直盘旋在清晨醒来的脑海中,曾国藩“结硬仗,打呆战”是建立在心里“审势度力”之上的,他一辈子都践行着把所有的准备全部做好之后再出发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能够理解你的人并不多,当你认为你的人生应该有多种活法时,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认同你的追求,甚至会曲解你。
《道德经》里讲:“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份不争,就是你尊重别人,尊重别人与你的认知差异,当你站在山峰之巅看见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你告诉她当下你的感受,她可能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满目的荒凉,这就是你们之间都没错,如果非要解释和争辩,那就是一场一种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无谓的消耗。庄子在《秋水》篇里讲过这样一句话: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要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冰,因为这纯属浪费时间。孔子也曾劝戒弟子,不要和春生秋死的蚂蚱谈论四季。
记住你的余生很贵,这是我一直和自己说的一句话,只有当你认为你自己人生很贵的时候,你对于鸡毛蒜皮的事情就会逃而避之,对于那些时刻充满情绪和幽怨的人事物处于自动弹开的过程,对于那些既没有营养又没有让你学习成长的事物,你会很快的从中分辨出来,迅速的做出决定,然后明确边界。
读到张宏杰《曾国藩转》的这一章节时,我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失去自我,你不需要满世界的和人解释你为什么如此,我始终相信内心丰盈的人,从不活在别人眼里,从不活在别人嘴里,你只需要做好你认为的对的事情就好。
我也是突然意识到其实这份静,也是为人坦荡的一种表现,更是一件特别痛快的事情,这份坦荡可以让你深夜睡得安宁,这份坦荡也可以让你从容面对得失心,这份坦荡也同样在无形中滋养你的灵魂和胸怀,你会因为坦荡而获益,你也会因为坦荡而付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