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广受好评,被誉为新“天花板”,片中却也有3处瑕疵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565期。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不光票房遥遥领先,口碑方面也是广受好评。很多网友称赞:这是继八、九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大决战》之后,八一厂的又一战争力作,在新世纪的拍摄手法和观众审美视角之下,带来的战争片精品,堪称国产战争电影的新“天花板”。
应该说这种评价并不过分,笔者也十分赞赏这部影片,为中国战争电影能够出品这样的佳作感到高兴。不过从军事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一部好作品,多多少少也有几处小瑕疵,在这里简单指出该片3个不尽人意的地方。
第一点就是战争场面和演员人数的问题。由于防疫需要、包括拍摄成本巨大的因素,要找到几千、上万人的群演,甚至现役军人出演,对于剧组而言难度非常大。但是志愿军第九兵团在真实历史上辖20军、26军和27军三个满编军,外加兵团部及后勤人员共约15万人。既然影片中多次出现宋时轮司令员以及他鼓励部队、指挥作战的场景,那么对于这个兵团的建制应该有一些镜头的宏观展现。
15万大军的场面是非常雄壮的,影片当然不可能找这么多的群演,关于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目前的电影科技之下,通过特效来提高一些片段的视觉观感,“增加”人员数量是不难办到的,这在近期的其他影片中有过先例。长镜湖电影当中近景使用得较多,因为涉及到大兵团集结、作战的描绘,人员数量不够多,所以远景切得较少。
从实际观察来看,该剧组动用的群演人数,同一时间出场的场面在小一千人左右,可能已经到了剧组人力的极限。对于战争背景和兵团规模来说,还是显得非常有限,而这一点其实是有办法解决的,这是该电影的一个小瑕疵。不过鉴于影片主线是围绕第7穿插连这一个基层作战单位,所以这一瑕疵对多数剧情没有重大影响。
第二点是个别情节的真实性问题。比如第七穿插连与美军交战时,通过英勇作战缴获了一辆美军坦克,这在真实历史上确实是有可能出现的。包括战士们掀开坦克盖子,直接扔入手榴弹杀敌,这样的画面在志愿军早期作战时也有过先例:第50军就通过这样的打法,击毁了英军皇家重坦克营数十辆坦克。后期敌人加以注意,志愿军的这种打法很难再奏效了。
不过奇怪的是,七连官兵在影片中竟然能够熟练进入刚缴获的坦克并发动机器,尤其是操纵坦克炮与美军进行炮战并获得胜利,而不需要任何提前学习和预热,这个场面恐怕是有些太夸张了。在解放战争期间我军缴获过国民党军的美式坦克,不过国军坦克体型较小、火力弱,跟美军的M26潘兴主战坦克、也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重型坦克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对于坦克接触较少的非装甲兵,要直接上手这样的“大家伙”,实在是太难了。
建国前后我国陆军武器简陋,就第七穿插连这样的基层步兵连队而言,入朝前根本不可能配备坦克,甚至连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都很少。连队中的几个战士能够在激烈的交战中,无缝衔接使用刚缴获的潘兴重型坦克和美军开战,这个情节有些过于写意了。虽是电影拍摄的需要,但是跟真实历史场景有较大的差异,在这里还是有必要指出来。
包括第七穿插连在影片中段执行护送任务时,与美军发生近战格斗,也并非正规战争当中的短兵相接。影片中的画面虽然惨烈,但是却有特种兵作战技巧以及香港武打片的感觉。从这里不难看出导演林超贤的一贯拍摄风格,场面虽然确实很精彩,但与真实历史上的作战又有比较大的差别。我军擅长近战、夜战,在双方持械的情况下,近战根本不会缠斗这么久,也不会有如此多的动作戏。只有在双方没有致命武器,也没有多少外界干扰情况下的单打独斗,才会僵持这么久。这是一点小瑕疵。
最后一点,则是不少观众所反映的“头重脚轻”的问题。电影长达近三个小时,前半段非常精彩,也有指战员不计个人生死、壮烈牺牲的感人情节,十分催泪。不过电影的后半段突出武戏,对于感情的渲染很少,使得结尾显得比较仓促,对于几个主要人物也缺少必要的描绘,有种“忽然就结束了”的感觉,意犹未尽。
虽然我们知道这部电影还有下半部《水门桥》,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大部分都要在下半部当中阵亡,但毕竟这两部电影要相隔几个月的上映时间,作为上半部的结尾,还是应该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小结局,以减少观众的头重脚轻之感,避免使剧情显得突兀。不管怎样,上述3点都只是剧中的一些小瑕疵,《长津湖》仍然是近些年来国产战争电影当中的精品,值得赞扬。衷心希望主创人员能有更多好的作品展示给国人,期待下半部《水门桥》。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