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中西医诊治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诊断策略】
1.病史 发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持续性还是阵发性,是否反复发作;有无发热;与劳动、情绪激动、睡眠不好有无关系;有无多饮、怕热、易出汗、消瘦等;发作时有无头晕、抽搐;发作时有无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发作时是否伴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心绞痛;有无诱因;以往治疗经过。
2.辅助检查要点
(1)查血常规、尿常规。
(2)查血清钾、钠、氯、钙、镁。
(3)必要时检查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腺素Ⅱ及醛固酮,血T3、T4、TSH及γ-T3。
(4)做体表心电图、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护系统(TTM)、动态心电图(Holter),必要时做心肌电生理检查。
(5)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X线检查。
(6)必要时做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检查。
(7)必要时做心肌酶谱检查、抗“O”、C反应蛋白、病毒抗体检测。
3.中医辨证要点 分清虚实,辨明惊悸怔忡,详辨舌脉症状变化,结合辨病辨证。
【鉴别诊断】
1.心律失常
(1)心律不齐:最常见的是过早搏动,患者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繁的过早搏动应与心房颤动相鉴别,后者听诊时心率常较快,心音强弱不等,节律完全不规则,心电图可确诊。
(2)心动过速:各种心动过速均可导致心悸,确诊有赖于心电图检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突然发作,突然中止,发作时心率快而齐,160~220/min,部分病人经压迫颈动脉窦可使发作终止,但有反复发作趋向。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可能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导致血压下降、心功能出现障碍,甚至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应予以重视。
(3)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由于心率过慢、每次心排血量增大,可产生心悸。心电图可确诊。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由于代谢亢进,心率增快,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以及心搏动有力,患者常感心悸。此外,患者有甲亢症状,如怕热、多汗、消瘦、易激动等。应注意老年患者可无明显甲亢症状,即所谓淡漠型甲亢。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吸碘率增高,峰值前移。血清T3、T4及FT3、FT4含量均增高,可协助诊断。
3.贫血 显著贫血者由于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各组织器官由于供氧不足,代偿性心率加快。患者皮肤、黏膜苍白,呈贫血状,心脏可扩大伴收缩期杂音,血液检验可发现贫血。
4.发热 任何原因引起的发热,由于基础代谢率增加,心率、心排血量增加,可有心悸症状。最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风湿热者常有发热、心悸、关节痛,关节可出现红、肿、热,血液检验抗“O”升高、血沉常增快。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生于瓣膜性心脏病、先心病及换瓣术后,患者出现心脏杂音,二维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腔内赘生物,血培养阳性,均为确诊依据。
5.嗜铬细胞瘤 由于瘤细胞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患者可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心动过速、出汗,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24h尿儿茶酚胺与香草扁桃酸的排泄量增加,血中儿茶酚胺浓度明显增高,对诊断有帮助。静脉肾盂造影、腹膜后空气造影及CT检查,可显示肾上腺肿瘤的位置。
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多见于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也可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等。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大量从主动脉反流的血液使左心室负荷加重,导致左心室肥厚和扩张而引起心悸。体检可发现主动脉瓣舒张期杂音,脉压增大。二维超声多普勒检查可确诊。
7.二尖瓣关闭不全 多为风湿性瓣膜病变所引起,亦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乳头肌功能不全、重度二尖瓣脱垂等引起。由于二尖瓣关闭不全造成反流,导致左心房、左心室负荷过重而引起肥厚和扩张,患者常有心悸。体检可闻及心尖部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协助诊断。
8.心脏神经症 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表现除心悸外尚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隐痛,以及疲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且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详细检查缺乏心脏疾病的客观依据及甲亢存在,有些患者需经实验室检查、X线片、心电图及运动试验等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方可诊断为本病。但需注意本病有时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存在。
【治疗措施】
1.治疗原则 ①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②有心律失常者,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做相应的处理;③无心律失常者对症治疗,镇静、吸氧、休息等。
2.西医治疗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院前急救措施:①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②深吸气后屏气,用力作呼气动作(Valsalva法),深呼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吸气动作(Muller法);③颈动脉窦按摩,先按摩右侧5~10s,再按左侧,不可同时两侧按摩;④压迫眼球,视网膜脱离、青光眼、高度近视禁用此法。
院内急救措施:①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拉帕米2.5~10mg加50%GS40ml,静脉缓慢注射、普罗帕酮(心律平)1~2mg/kg体重静注、普萘络尔(心得安)0.05~0.2mg/kg体重静注、胺碘酮5~10mg/kg体重缓慢静注(>20min);②升压药(高血压病人不宜使用):肾上腺素0.5~1mg稀释后静注、甲氧明10~20mg稀释后静注;③新斯的明,兴奋迷走神经,心脏病及哮喘忌用;④电复律:食管调搏复律、经静脉临时起搏复律、直流电复律、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者不宜使用;⑤射频消融术。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院前急救措施:吸氧、平卧。
院内急救措施:①直流电复律: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肌缺血、心衰,应迅速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100~200J;②药物:若生命体征尚稳定者可选择药物,利多卡因1~4mg/kg体重静注、普鲁卡因胺100mg静注,每5min1次,最大剂量1000mg、胺碘酮5~10mg/kg体重15~30min静注完;③经静脉临时起搏器起搏心室,终止室速;④射频消融术;⑤预防再发,可服用Ⅰa类,Ⅰc类,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
(3)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Q-T间期延长),①对因治疗;②补充镁盐;③除去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诱因;④试用异丙肾上腺素;⑤临时心室起搏抑制室速。
(4)由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率缓慢所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①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②心室起搏纠正。
(5)心房纤颤
院前急救措施:吸氧。
院内急救措施:①寻找病因,对因治疗;②减慢心室率:洋地黄、钙离子拮抗药、Ic类(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药;③复律:电复律,临床症状严重者电复律,能量为200J,预激合并房颤、心室率快者首选电复律;④药物奎尼丁、胺碘;⑤射频消融术。
(6)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院前急救措施:吸氧、平卧。
院内急救措施:①对因抗感染,停用有关药物,洋地黄、奎尼丁、β-受体阻滞药等,纠正高血钾;②药物: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控制心室率在60~70/min,但过量会导致室速、室颤。阿托品口服0.3mgq4h或1mgimq4h。糖皮质激素,用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梗等。③克分子乳酸钠,静滴或静推,适用于高血钾或酸中毒者。安置心脏起搏器,Ⅱ度Ⅱ型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症状者,或曾有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均需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3.中医治疗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龙齿、琥珀、磁石、朱砂、茯苓、石菖蒲、远志、人参等。
(2)心脾两虚: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当归、龙眼肉、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炙)、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等。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黄连阿胶汤加减,黄连、黄芩、阿胶、芍药、鸡子黄。临证时一般加酸枣仁、珍珠母、牡蛎等品以加强安神定悸之功。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甘草(炙)、龙齿、牡蛎等。
(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桂枝、甘草(炙)、白术等。
(6)心血淤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桃仁红花煎加减,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黄、当归等。
(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半夏、陈皮、生姜、竹茹、枳实、甘草等。
【常见误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心悸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并非完全一致,心悸为阵发性症状,患者常以此为主诉就诊,而查体又往往缺乏特异性体征,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内冲动的形成和传导的异常,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的病变,多数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炎等,也可以由非器质性心脏病引发。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简便又相当准确的方法,绝大多数的心律失常可通过体表心电图在短时间内作出诊断,但心律失常心电图常易发生错误。诊断容易发生的错误分析:①未养成有步骤地分析心电图的习惯,因而漏诊一些重要改变;②对一些类似的心电图改变缺乏鉴别诊断能力,因而发生误诊;③心电图学知识不够,对一些有诊断价值的心电图改变视而不见;④不阅读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单凭心电图下诊断。故应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利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观察P波的激动性、观察心室激动的情况、观察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测定P-R间期;②辅助检查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辅助检查的假阳性、假阴性以及检查的失误均可造成误诊。心电图是常用的辅助检查,其正确分析有赖于高质量的波形记录,即基线平稳、波形无干扰。而实际工作中有多种因素导致干扰波形出现,形成伪差,造成心电图误诊,影响临床诊疗。因此,心电工作者必须正确识别伪差,找出并排除产生干扰的原因。焦虑症可引起类似器质性疾病的心电图改变,临床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应予以重视。(安冬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