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打出化肥减量组合拳 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金秋时节,丰收的喜悦溢满乡村田野,家住陈集镇友好村的种植大户董银春这几天喜笑颜开,逢人就夸:“还是新技术好呀,水稻产量又高了!”今年董银春种植的水稻单产均在600kg/亩以上,虽然比不上去年最高单产750kg/亩的记录,但1500亩承包面积上的总产高于去年,实现了连续两年增产,且肥料用量比往年减少了10%以上,真正做到了化肥减量增效。在仪征市内像他这样的农户、合作社还有很多,如新集镇金泉、仪征市壮禾米业专业合作社、马集镇康盛谷物专业合作社等等,他们都得益于仪征市耕地质量管理站打出的“化肥减量组合拳”。

一、集成一批化肥减量技术,应用效果明显

自2017年起,为解决仪征地区农业生产上劳动力缺乏、肥料利用率低、肥料难施等问题,耕地质量管理站一直致力于作物施肥技术模式的研究推广,现今集成了一套一作物一模式的“精准施肥 ”技术。在水稻生产上大力推广“精准施肥 轮作休耕 水稻侧深施肥”和“精准施肥 秸秆还田 水稻侧深施肥 氮肥控释”技术,小麦生产上主推“精准施肥 秸秆还田 小麦种肥同播 氮肥控释”技术,经济作物上则侧重于“精准施肥 有机肥部分替代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宣传。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量和施用次数,更大幅度提高了作物产量,让农户切实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实惠。2019年仪征市稻麦精准施肥49.5万亩,覆盖率超过95%,水稻侧深施肥1.9万亩,小麦种肥同播13.6万亩,稻麦氮肥控释6800亩,经济作物技术模式应用达5000亩。此外,较2018年相比肥料使用量又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做到了促进粮食丰收的同时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二、创新推广模式,完善推广“一公里”的途径

提供统配统供社会化服务。即通过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将肥料经销商与种田大户紧密联系。平台上大户与经销商可以自由交易,签订合同,约定送货上门时间,同时大户凭借付款凭证便可申报补贴,免去了大户运输难、装卸难等一系列担忧。截至目前,平台上肥料交易量达9795.25吨。自侧深施肥技术引进到现在,每年都会在不同土壤类型上开展小区试验,每个乡镇都会设置大区对比区和大面积示范区,单季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以农户看的见的试验效果引导他们主动应用新技术。每年定期召开2-3次新技术新模式现场观摩会,与以往由农技人员单方面介绍新技术的方式不同,改为让种田大户现身说法,在使用过一次新技术后,他们对新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讲出大家更为关注的要点。

三、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化肥减量精准性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行之有效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从采样测土到配方设计,再到变量施肥,在精准施肥的每一环节层层贯穿。采样测土中,精准定位、实时记录、动态监测,仅靠“易采土”和“易存土”两个微程序,便完成了400多个土壤样品信息的采集录入。配方设计中引入专家系统对化验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市内耕地质量状况提出精准施肥方案。变量施肥运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影像呈现土壤养分分布,因地制宜为每个农户制定个性化施肥方案等等,保证了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科学性、可行性。

来源:仪征市耕保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