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说符篇】道家思想做人做事之道,讲了什么

我们来聊聊列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为什么谦虚是做人做事的前提,列子是如何论述的。

列子跟壶丘子林学习道,壶丘子林是战国时期的郑国人,是一位隐士,壶丘子林对列子说:你首先要保持谦虚,接下来才是如何做事。

列子问,如何才能有谦虚的心态呢?

壶丘子林说,你只需要朝你的影子看一下就知道了。

自己的身子弯曲,影子也会跟着弯曲,身子挺直,影子也会跟着挺直。影子的变化是跟随身子的变化而变化的。

壶丘子林说,为人处世也是这样,我们和别人相处,身处环境中,是环境决定了自己到底是窘迫还是顺达。我们就像影子一样,而身体就像环境和他人。

影子是无法改变身体的,只是身子的一种反应,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持谦虚的原因,因为身处环境中,会被环境影响。

而另外一位周朝的思想家关尹,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述了影子和我们的关系,关尹对列子说:说得好,就会得到好的回声;说得不好,就会得到不好的回声;身子挺拔,影子就挺拔;身子矮小,影子就矮小。

人的声誉,就如同回声;所得的回报,就如同影子。

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因为会招来相同的回声;做事要光明磊落,因为有影子相伴。

所以,关尹认为,做好自身才是关键,影子只是自身行为的反应。

关尹说,自己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别人才能进行检验,也就是说,自己很难看到自身行为的好坏,我们需要从别人的反馈中,才能觉察自己的行为的,相反别人也是这样的。

我受到尊敬,肯定也会尊敬对方;我受到厌恶,肯定也会厌恶对方。

成汤、周武爱戴众生,因此受到尊敬;夏桀、商纣王憎恶百姓,因此遭到国灭身亡,这些都源于客观检验的结果。

客观检验与自身行为的关系是很明确的,不尊重这样的规则,就像出门不经过大门,走路时不走正路一样。

这里壶丘子林和关尹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谈论了我们和环境的关系,总之与人相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关于做人做事的态度,这一篇还讲了一个列子的故事,说列子生活贫困,面黄肌瘦,有门客告诉郑国宰相子阳说,列子是一个有道之人,现在在你的国度里面过得却如此窘迫。

子阳听了之后,马上派人送去了粮食。

列子接见了前来送礼的人之后,表示了感谢,但并没有接受粮食。等来的人走了之后,列子的妻子对他埋怨说,我们生活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不接受子阳的粮食呢?

列子笑着说,国相自己本来不欣赏我,仅仅是听了别人的话,就赠给我粮食。

那以后,也有可能听别人的话,给我施加罪行,这就是我不接受的原因。

不久,子阳真的被郑国的百姓取了性命。

就像之前关尹说,成汤、周武爱戴众生,因此受到尊敬;夏桀、商纣王憎恶众生,因此国灭身亡。

外物是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同时也会产生相同的回应。

列子说,如果学道的人,以富有为目的,拿到金钱就算富有了,那道德还有什么作用呢?

夏桀,商汤就是仅仅看到了金钱,却把道抛在一边,因此被毁灭了。

如果人连道义都不知道,那和只知道吃喝的鸡狗有什么区别呢?

争强好胜抢夺食物,靠打架成为王者,这是禽兽的行为。鸡狗和禽兽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是不可能的,而失去了被人的尊重,就是灭亡之时。

列子这一篇讲了很多类似的故事,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影响是相互的,人是人的镜子,我们通过别人才能看清楚自己。

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而是一种内在于事物之中的道。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意思是说,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存在。

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众人的后面,谦虚和无争的状态,反而能赢得众人的拥护;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所以反而成就了他吗?

老子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列子说: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一个人甘于谦卑无私,成就他人,反而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这也是一种自我成就。

一 End 一

(0)

相关推荐

  • 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也空,关键在“照”见五蕴皆空

    任何事情在基本功阶段都是重复又重复,让人感觉相当乏味的,却是最必要的,以后的一切华丽都将出自这个乏味里,把乏味做足才能脱离低级趣味,这是水满自溢的质变,否则底盘空洞终有托不住的一天. 有没有这种感觉, ...

  • 列子主张“贵虚”

    列子(约前450年-前375年),名御寇,又名寇,亦作国寇,字云.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 ...

  • 何谓“没身不殆”

    "没身不殆"这个词在<道德经>中两次出现.一次在第十六章,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没身不殆."第二次在第五十二章,曰:&quo ...

  • 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核心:“道”字包括两个内涵,你读懂了吗?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说到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很多人都能说上几句,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 道家思想如何影响了《黄帝内经》?这篇深度文章值得一读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道家学派是以<老子>之"道""德"为核心范畴形成的学术派别,起始于春秋时期,并在汉代.魏晋等时期 ...

  • 道家思想中提倡的“无为而治”,很容易让人...

    道家思想中提倡的"无为而治",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无所作为,其实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去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做事. 冯友兰先生说:"社会形势变化了,新的制度和道德就自生了.任它 ...

  • 古琴美学思想中的道家思想

    道家对古琴美学思想影响深远.<老子>崇尚自然为美,排斥人为之乐.有声之乐,推崇"淡兮其无味"的音乐风格,倡导自然.无为.体现道之精神的"大音希声". ...

  • 法国汉学 || 蒋向艳:从《查第格》看伏尔泰与道家思想之关联

    从<查第格>看伏尔泰与道家思想之关联 蒋向艳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伏尔泰哲理小说<查第格>对明代拟话本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借鉴, 探讨伏尔泰与道家思想之关联, ...

  • 概括道家思想

    两句话,八个字. 一  道法自然       (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二  以和为贵 没有外力去推动,道就那样周而复始的运行着,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囊括在道的里边. 因此,生也不必欢,死也无须 ...

  •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黄庭坚诗词中的道家思想

    我们印象中说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总觉得他们是两代人,苏轼是宋诗宋词的巅峰人物,而黄庭坚已是北宋末期的代表诗人了.其实不然,黄庭坚其实才小苏轼八岁. 苏轼与黄庭坚,亦师亦友.在频繁的诗文唱和中,两人相互 ...

  • 《道德经》全文及解读《老子》|道家|道家思想

    老子<道德经> 作者:老子 <道德经>或称<老子>或称<五千言>,后尊称<道德真经>,相传是老子避祸出函谷关时,应当地总兵尹喜之邀,留下的五 ...

  •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庄子(约前369-前286),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战国中期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