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253):不靠谱的皇上,掉脑袋的宰相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45)

李治做了半天准备要废掉武则天,她用了一番什么神奇的话,能让李治'羞缩不忍,待之如初’呢?

解决这个疑问,先要搞清楚李治当初为什么起用武则天。

按司马光的讲法,'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说因为武则天当初的表现老实听话,是李治看走了眼。

这个说法没讲到点子上,或者说属于揣着明白装糊涂,真正的理由是两条:

第一因为有功。武则天是李治打掉元老派的'白手套’,史书上记的就是她指挥许敬宗,给了长孙无忌最后一刀。有功就要受赏,分享权力是奖赏的一种。

第二因为李治健康出了问题。经常头昏目眩、看不了文件,影响工作。这种情况下要找帮手,武则天前面和元老派斗,展露出政治才能,顺理成章从生活伴侣升格为工作助手。

另外还有一个隐含的原因: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大臣不可信,长孙无忌他们在李治心里还留着阴影;太子又太小,才十岁出头,一时半会儿也撑不起场面。

上面几条,这时有什么变化吗?没有任何变化。功劳还是功劳,现在帮着处理日常政务,还增加了苦劳;身体方面,李治这种属于高血压之类的慢性病,按古代那个医疗条件,不给他治坏就算不错了。

客观条件不变,仅仅因为主观上的不满而'废后’,这是武则天扳回局面的基础。

我想她要攻破李治的心理防线,无非讲两条,第一动之以情:我做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辛辛苦苦帮皇上去除权臣、打理朝政,今天这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没有功劳总有苦劳。第二晓之以理:皇上身体不好,太子又小,把我赶走,难道事情交给外人更放心?

除了这个合情合理的'说法’,武则天还有另一样特殊的武器——心理优势。

李治对武则天,终身有一种相爱相杀的畏惧和依赖,否则很多事情不好解释。就说眼前这一幕吧:李治处心积虑作出的废后决断,被武则天几句话推翻。而且不废就不废了,竟然把忠心耿耿、替他出力的上官仪推到前面,说我本来没这念头,都是上官仪这家伙出的主意。

哪有这样当领导的!这么搞,以后谁还跟你干?司马光一句'恐后怨怒’,把李治对武则天又爱又怕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后世的政治家,对李治评价普遍较低。毛泽东对李世民本来很推崇,唯独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说他'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原因就是'李恪英物,李治朽物’,说他放着李恪不选,选了个李治这么个废材。《新唐书》更是罕见地直指李治为'昏童’。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对待武则天的问题上,李治缺少一点政治家的决断。

身为帝王,权是第一位的,情是第二位的。爱美人不爱江山,作为爱情故事值得赞美,作为帝王就是失掉职业操守。皇上怕老婆,象隋文帝那样生活上怕怕也就算了,象李治这样拱手让权,那就不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贞观九年,李世民曾和魏征探讨一个问题:北齐后主和北周宣帝,这两个都属于昏君,'重敛百姓,厚自奉养,力竭而亡’,二者比起来,哪个更差劲?

魏征答:“齐后主懦弱,政出多门;周天元(宣帝)骄暴,威福在己。虽同为亡国,齐主尤劣也。”虽然都是把家业折腾没了,但比较起来,那个没拿住权的更恶劣。

李世民当然不会懦弱,他要防备的是'骄暴’,但到了李治手里,魏征口中最糟糕的'政出多门’现象,即将成为现实。

李治与武则天的冲突发生在十月,两个月后,武则天的反击来了。

'仪先为陈王谘议,与王伏胜俱事故太子忠,后于是使许敬宗诬奏议、伏胜与忠谋大逆。十二月,仪下狱,与其子庭芝、王伏胜皆死,籍没其家。戊子,赐忠死于流所。右相刘详道坐与仪善,罢政事,朝士流贬者甚众,皆坐与仪交通故也。

《新唐书-宰相表》

陈王就是李治长子、前太子李忠。他失去太子之位后不久,被废为庶民发配到黔州(重庆彭水)。上官仪和王伏胜都曾经做过李忠的下属。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再次掀起大案。依旧是熟悉的面孔(许敬宗出马)、熟悉的配方(谋反),不但上官仪父子掉了脑袋,连带还把李忠、王伏胜,以及朝廷里跟着上官仪跑(实际就是跟着李治跑)的一批人一网打尽。

别看当初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摊上李治这么个不靠谱的老板,不但一场苦心准备的倒武运动就此烟消云散,还连带一大批人死的死、贬的贬,连李治的亲生儿子,都成了替罪冤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