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24):女巫们的盛宴

作者:程鹗

当爱因斯坦在1911年收到新出现的索尔维会议邀请时,他还只是一个32岁的年轻人,刚刚加入被他称为“娼妓行会”的学术界。此前因为多年求职碰壁,他对占据学术高位的精英相当反感,曾怨气横生地称他们是傻瓜、恶棍。索尔维会议的模式正是那些愚蠢的家伙在论资排辈过家家,受邀参会倒是让他哭笑不得。他既为自己能够栖身这个阶层欢欣鼓舞,又不禁用当时的流行语嘲讽那是一个“女巫安息日(witches' sabbath)”举行的盛大宴会。

当洛伦兹筹备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时,爱因斯坦已经48岁。今非昔比,他已经是女巫中无可争议的最大巫婆。

索尔维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在1911和1913年办了两届后因一战影响中断,直到战后的1921年才得以恢复。因为欧洲各国对战争发起者实行封锁,刚恢复的索尔维会议没有邀请德国、奥地利人参加,不过为爱因斯坦开了个特例。爱因斯坦那年却因为去美国访问没有出席。1924年的第四届会议,他干脆拒绝了邀请,以抗议政治因素对学术交流的干扰。

索尔维会议的创办人、比利时实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于1922年去世了。他生前对自己创办的这个新颖学术交流形式非常珍惜,每次都躬逢其盛。他的后代薪火相传,继续资助着三年一度的盛会。

德高望重的洛伦兹依然担任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主席。一年前,他专程拜访作为东道主的比利时国王,恳请解除对德国科学家的限制。柏林、哥廷根、慕尼黑、汉堡等地俨然是物理学中心,如果继续排除他们只会降低会议的份量。比利时国王宽宏大量地恩准了洛伦兹的请求(一战中比利时是中立国,同样遭到德国的野蛮入侵)。

洛伦兹邀请爱因斯坦加入作为“魔法部长办公室”的会议组织委员会。爱因斯坦欣然接受。会议主题本来还是讨论过多次的“辐射与光量子理论”,但在筹备期间,洛伦兹感受到那两年新量子理论正突飞猛进,电子衍射实验又颠覆了既有的观念,于是他将会议主题改为“电子与光子”。爱因斯坦是波粒二象性的始作俑者,理当向会议提交论文。然而,当洛伦兹向他索取论文时,他却在最后关头撤了稿。

那年10月,相聚布鲁塞尔的精英多达29人,比前几届有所扩充。显著变化更在于年龄结构。洛伦兹、普朗克、居里夫人、郎之万属于五朝元老,銀须白发象征着会议的历史传承。德拜、爱因斯坦、玻尔、埃伦菲斯特、玻恩、薛定谔等是中坚一代。在他们身后,德布罗意、海森堡、泡利、狄拉克正激流勇进,开创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纪元。

出席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物理学家合影。1.普朗克、2.居里夫人、3.洛伦兹、4.爱因斯坦、5.郎之万、6.威尔逊、7.德拜、8.布拉格、9.克莱默、10.狄拉克、11.康普顿、12.德布罗意、13.玻恩、14.玻尔、15.埃伦菲斯特、16.薛定谔、17.泡利、18.海森堡、19.福勒.

爱因斯坦曾经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中最年轻的受邀者。这一次的泡利、海森堡和狄拉克却都还未及而立之年。出于人数和代表性的考虑,洛伦兹没有邀请索末菲和约旦。一如既往,居里夫人是唯一的女性。

按照传统,与会者集中在市中心最豪华的一间旅馆住宿、进餐。距此不远是索尔维所资助建立的一系列科学、文化博物馆和研究所。这次的会议室安排在生理研究所大楼。每天早晨,与会者在旅馆共进早餐,然后步行前往研究所开会。

10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点会议正式开幕。当索尔维的儿子致欢迎辞后,洛伦兹没有多言就邀请英国的布拉格上台开始第一个讲座。布拉格25岁时与他父亲一起获得诺贝尔奖。已经人到中年的布拉格综述了通过X射线衍射探测晶体结构的实验,立即引起热烈讨论。随后,结束上午的日程,共享午餐。下午由来自美国的康普顿介绍康普顿效应实验的新进展。同样,又是一番热烈地讨论。

第二天,上午与会者一齐到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参加招待活动。下午接着开会,才正式进入“电子与光子”的理论探讨。

首当其冲的是法国的德布罗意。已经35岁的德布罗意不再是当年躲在房间里听他哥哥转述会场热闹的少年。三年前他获得博士学位,三年来相当不平凡。他最早提出的所有粒子都具有波动性的假说已经由薛定谔发展成系统的理论,并在年初刚被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两年后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但在这个群星灿烂的盛宴上,他还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巫。更何况他所在的巴黎远离量子力学中心,他自己也疏于交往,过着与学术界近乎隔绝的日子。

出乎意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理论。他要为他三年前的波补上物理意义。德布罗意认为量子的物体同时具备粒子和波动性,各有其责。犹如冲浪运动中的健将,粒子隐藏在波中,随着波的起伏运动。在会上,他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数学推导展示了薛定谔方程所描述的波是如何在引导着粒子。这个所谓的“导航波(pilot wave)”是表象,其中的粒子其实同时具有明确的位置和速度。与经典物理相同,同样遵从着严格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是它们被导航波遮掩,是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隐藏变量。这不违反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

德布罗意的声音有点离经叛道,立即引起争议。秉承玻尔互补原理的泡利、克莱默等人相继发难,一再指出他论据中的漏洞。没有经过大场面的德布罗意招架不住,只得把目光投向席间唯一可希冀的救星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不仅是他当初物质波概念的知音,而且他自己也一直在研究鬼场、隐变量概念。然而德布罗意这次非常失望。爱因斯坦事不关己地端坐着,未吱一声。

第三天上午是会议的重头戏。收到洛伦兹的邀请后,玻恩和海森堡师徒联手谋划,决定进行一场不多见的合作讲座。会上,两人你方唱罢我登场,系统地回顾了新量子理论从矩阵力学到狄拉克和约旦变换理论、从不确定原理到波函数几率诠释的整个历史进程。最后,他们骄傲地宣布量子力学业已完备,其物理和数学的基本假设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剩下的只是需要重新纳入狭义相对论效应,而那也有了实质性进展,最终的完成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玻恩和海森堡所阐述的无疑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日益成熟的“主流”思想。听众席中的爱因斯坦依然微笑不语,只有狄拉克和玻尔发言做了一些补充。也许,刚刚横空出世的新量子力学还让人摸不着头脑,玻恩和海森堡的“双簧”讲座成为会议上唯一没有引起广泛讨论而近乎冷场的一次。

那天下午是洛伦兹事先邀请的最后一个讲座,由薛定谔担纲。在与海森堡争执了两年之后,薛定谔听了上午的讲座竟惊讶地发现他的波动方程已经被哥本哈根那帮人接纳吸收,取代矩阵力学成为他们新学说的一部分,不过波函数被强加了一个几率波的诠释。自从拒绝玻尔的“劝降”,薛定谔与爱因斯坦、德布罗意一样,成为哥本哈根之外的边缘人。这一次与会,他是在刚到柏林大学就职后匆匆赶来的,还没有什么新成果。因此,他的演讲依然顽固地坚持着他的物质波概念,试图在理论上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理所当然,他的论调与主旋律不和谐,自然未能引起共鸣。在玻尔、海森堡等人的连环抨击下,他与德布罗意一样也很快铩羽而归。

1927年除了是牛顿逝世200周年、伏特逝世100周年,也是法国工程师菲涅耳(Augustin-Jean Fresnel)逝世100周年。菲涅尔是托马斯·杨的朋友和战友,他们曾一起埋葬牛顿的微粒说,建立起经典的波动光学。索尔维会议的那个星期四,法国科学院在巴黎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为此休会一天,方便大家前往参加。

作为“女巫安息日”的盛宴,索尔维会议的日程安排悠闲轻松。洛伦兹匠心独运,力求减少正式的讲座,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发挥。为了让这些精怪的大脑无拘无束,会场外的自由讨论不做记录,任其信马由缰。现在想要获得会议期间的精彩花絮,只能从与会者的一些片断回忆中攫取。

在埃伦菲斯特、海森堡等人的记忆中,他们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来自会上,而是在装修得富丽堂皇的旅馆餐厅里。

品享咖啡和法式羊角面包,在大会上一言不发的爱因斯坦却是每天早餐时的大明星。

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那时还是刚面世的新生事物,尤其是他那个基于显微镜的假想试验,对思想活跃、不轻易服气的物理学家是一个智力游戏般的挑战。无论是否已经在逻辑上接受这个结论,他们也都会情不自禁地去寻找那假想试验中的漏洞,或者挖空心思地构造另外的假想试验试图同时测量位置和速度,一举击溃这个原理的蛮横。爱因斯坦也乐在其中。

在早晨的餐桌上,爱因斯坦会饶有兴趣地提出一个新的设计,似乎能够挫败不确定原理的限制。玻尔坐在对面,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他们的谈话会延续到去开会的路上,两人亲密地边走边聊。在他俩的身后,跟随着兴致专注旁听的海森堡、泡利和埃伦菲斯特等年青一代。

这是玻尔第一次参加索尔维会议。在以原子模型一举成名后,他在1921年就荣获邀请,却因为大病一场未能赴会。1924年他声援爱因斯坦,为促进学术交流的自由抵制了那年的会议。当他终于在这个会场现身时,他的声望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在会议主题的“光子与电子”领域,其地位与爱因斯坦相比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爱因斯坦不同,玻尔不是单枪匹马的新巫婆。他率领着一个实力越来越强大、以哥本哈根为号召的“女巫团伙”。在与导师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之后,海森堡业已浪子回头,皈依了他其实依然不那么理解的玻尔思想。作为不确定原理的始作佣者,海森堡对爱因斯坦的挑战尤为关注。无论是午餐还是会议休息的间隙,他都会与泡利凑在一起,反复推敲、试探爱因斯坦的逻辑。等到大家又回到旅馆共进晚餐时,玻尔已经胸有成竹,以他不紧不慢的语调向爱因斯坦转述手下小巫的发现,维护魔法的正统。

爱因斯坦毕竟是爱因斯坦,他锲而不舍,次日一早又会在餐桌上拿出一个新的假想试验。于是,海森堡、泡利、玻尔等又开始他们有针对性分析推敲的新一天。如此反复几日,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你攻我守。几天下来,玻尔的团伙占了上风,成功地阻击了爱因斯坦多方位的挑战。

与在餐桌上的表现形成鲜明对照,爱因斯坦在连续三天的会议中保持着笑而不语的超然姿态。他其实也没闲着,只是经常像小学生那样与朋友在下面传递纸条聊天。当玻恩和海森堡宣布量子力学已经建成时,埃伦菲斯特看着爱因斯坦的表情,递条子说:“别乐!炼狱里已经为量子教授保留了特别位置,他们会被罚在那里每天听10小时的经典物理讲座。”爱因斯坦神情愉悦地写条子回应:“我只是在笑他们的天真。鬼知道几年后谁能笑到最后?”

参加菲涅尔纪念活动回来后,会议在星期五下午恢复举行。日程上已经不再有事先安排的讲座,剩下的一天半完全是自由讨论时间。洛伦兹简要地回顾了前几天已经涉及的量子世界因果关系、不确定性、随机性等问题,邀请玻尔做个总结。玻尔当仁不让,借机会陈述了量子力学的真谛:互补原理。

他解释说,其实并没有一个客观的量子世界,存在的只是我们实验观测结果的集合。光子或电子只是在我们观察时或者像波或者像粒子,或者有位置或者有速度。这些看起来虽然自相矛盾,但它们其实正是互相补充,一起构成抽象的量子力学描述。我们没在观察的时候,光子、电子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更不具备位置、速度等性质——它们并不存在。

按照经典的统计理论,我们只是因为无法同时掌握微观世界所有原子、分子的位置和速度,才运用统计分布来理解宏观性质。那是人类认识层面(epistemic)的局限。而量子的世界并非如此。诸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等不是认识的局限,而是本体(ontological)性质。通过不同的观测手段获取那些貌似矛盾的信息,将它们互补式地综合,才能够、也的确可以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

玻尔的哲学论断顿时引起激烈反应。屋子里德语、法语、英语此起彼伏,连熟稔这三种语言、几天来纵横其间得心应手的洛伦兹也应接不暇。在一片混乱中,埃伦菲斯特独自走到台前,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圣经中的谶语:“上帝在那里打乱了人类的语言(…让人们不能明白彼此的意思,[也就无法建造巴比伦塔(Tower of Babel)])。”

在大家都会心的哄笑中,洛伦兹瞥见爱因斯坦举起了手,像看到了救星。全场随之寂静无声,全部目光聚焦到缓缓走上讲台的爱因斯坦。

还是第一次在会上开口的爱因斯坦谦逊地表示他要发言实属冒昧,因为他还没能对量子力学的本质有过深刻的思考。但他对玻尔等人认为量子力学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理论颇有怀疑,有点想法要提醒大家注意。

接着,他在黑板上描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爱因斯坦在索尔维会议上描画的假想实验示意图。电子或光子束从下方通过一个非常小的缝隙,最终落在半圆形的成像屏的某处.

无论是电子还是光子,它们经过一个非常小的孔洞时都会因为其波动性发生衍射,在洞的另一边形成球面波继续前进。设想远处有一个半球形的屏幕,它们到达屏幕时会体现出粒子性,只能“击中”屏幕上某一个点。假想这个实验中只有一颗光子或电子,按照波函数的几率解释,在它击中屏幕之前,那整个屏幕上每个点被击中的几率都是一样的。然而就在它击中屏幕的那一刹那,整个系统的物理性质却会发生剧烈的变异:粒子在被击中的那个点以百分之百的几率出现,而其它所有点出现粒子的几率全变成了零。

如果用数学语言描述,在粒子抵达屏幕之前,它的波函数是一个均匀分布的球形,而在击中屏幕的一瞬间,这个波函数却变成了狄拉克的δ函数:只在一个点上有数值,其它地方处处为零。

爱因斯坦指出,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只描述了波函数随时间的平稳演变,其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骤然变异。这个波函数从大范围的均匀分布到只存在于一个点的“坍缩(collapse)”,其过程既没有相应的物理机制也不具备严格的数学推演。因此,现有的量子力学不可能已经完备。

即使假设量子力学中的确存在这样一种未知的机制,能够协调空间各个点波函数数值的突然变化,爱因斯坦也认为那样的结果必然违背狭义相对论。因为这个协调过程不需要时间,各个点之间的任何信息交流都会是在瞬时完成,不受光速的限制。

这其实就是爱因斯坦八年前就已经提出过的“泡泡悖论”。这些年来,他以鬼场、隐变量等方式反复尝试,一直无法摆脱这个怪圈而自圆其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玻恩那大同小异的几率波概念得到广泛接受。出于理解“老家伙”的渴求,他不得不站出来大呼一声:且慢。

显然,爱因斯坦的这番质论与几天来的主旋律大相径庭。海森堡、泡利等年轻一代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一个悖论,不禁瞠目。尤其是量子力学如果与已经被完全接受的狭义相对论相违,更会是一场灾难。于是,他们立即辩解波函数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并不是可测量的物理量。其坍缩也许不涉及真实信息的传播,不会违反相对论。

在混乱中,玻尔再度站起来回应。他同样谦逊致歉,表示并没听明白爱因斯坦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只是想让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无论有意与否,玻尔大概并非过于自谦。他似乎的确没有明白爱因斯坦的主张,只是把这个悖论也当作是那几天他已经习惯了的餐桌上的挑战。他论证的是爱因斯坦的假想试验不会违反不确定原理。

出乎意料,爱因斯坦没有坚持初衷,他倒是兴趣盎然地与玻尔你来我往,仔细研究起假想试验的各个技术细节。他们逐步将黑板上的试验“仪器”推广得越来越精巧复杂,直至争得风生水起,莫衷一是。

作为爱因斯坦挚友的埃伦菲斯特看了觉得忍无可忍,当众指责爱因斯坦固执,说他给量子力学挑刺的行为与十几年前萊纳德、斯塔克那些人攻击他的相对论如出一辙,只是一意孤行的胡搅蛮缠。泡利听闻此言喜出望外,感叹总算有人说出了他们小字辈想说而不敢说的大实话。

成功地主持了1927年的索尔维会议后,洛伦兹在三个月后去世。他晚年对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量子新生代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支持,但他自己没能在这个新的前沿做出实质性贡献。洛伦兹的去世,标志着最后一代经典物理大师退场了。

岁月沧桑。虽然爱因斯坦在事业、个人生活中正春风得意,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却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索尔维会议期间,他在忙着与玻尔辩论量子问题的同时,在旅馆里他还邂逅一位协助接待工作的当地志愿者。那是一位牧师,名叫勒梅特(Georges Lemaitre)。在爱因斯坦独傲群雄的广义相对论领域,勒梅特对他在宇宙模型中人为地引入宇宙常数提出了质疑。勒梅特认为宇宙其实应该在膨胀中。已经读过勒梅特论文的爱因斯坦颇为不屑,当面指斥勒梅特“你的数学没问题,但你的物理直觉糟糕透顶。”

勒梅也是年轻人,只是比泡利、海森堡大几岁。爱因斯坦也许还没能意识到,在他的下一代人眼里,他已经或正在蜕变成他自己年轻时看不起的“恶棍、傻瓜”型学术权威,一个不通情理的老巫婆。

(0)

相关推荐

  • 【科学大唠嗑】量子的奥秘(12)20世纪最聪明的大脑的聚会

    科学大唠嗑 张 喆 天津市天文学会会员 天津科技馆科普辅导员 读书会共读老师 这期节目咱们来说说索尔维会议. 1911年,物理学的第一届索尔维会议召开.会议由普朗克和能斯特发起,洛伦兹主持,讨论与辐射 ...

  • 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辩论

    序言 在人类科学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重大的学术论战,但论及双方的地位.论战的深入和影响,相对论大师爱因斯坦与量子力学大师玻尔因量子力学而爆发长达近三十多年的论战最有资格被称为巅峰对决,尤其是这两大旷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5):贝尔的不等式

    作者:程鹗 双胞胎难分彼此的容貌.举止和相互间的默契总是让人由衷感叹.更令人惊奇的是双胞胎的相似并不都是因为有着一起长大的经历.有些双胞胎出生后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下各自成长,多年后他们相遇时也赫然发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4):席夫的《量子力学》

    作者:程鹗 玻尔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和自信认定他早已在与爱因斯坦的辩论中大获全胜.在他去世前的那些年里,他亲眼看到量子力学在物理学各领域开花结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1940年代后期,贝尔实验室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3):维格纳的朋友

    作者:程鹗 1962年,正值不惑之年的库恩(Thomas Kuhn)写作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因为提出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2):吴健雄的实验

    作者:程鹗 杨振宁和李政道1956年提出宇称不守恒,随即赢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被誉为获诺奖速度上的奇迹.其实,诺贝尔当初设立一年一度的奖项,他在遗嘱中说的是奖励"过去一年中"最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1):鬼魅般的特异功能

    作者:程鹗 1930年,美国著名左翼作家辛克莱(Upton Sinclair)自费出版了一本题为<精神无线电>(Mental Radio)的新书,记叙他妻子表现出的读心术.心灵感应等多种特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40):艾弗雷特的世界

    作者:程鹗 爱因斯坦去世半年后,玻尔迎来了他的70大寿.即使是爱因斯坦在世,玻尔在物理学界内部的声望也早已超越了爱因斯坦.从哥本哈根研究所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精英,如同当初伯克利的奥本海默和这时普林斯顿的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39):玻姆的隐变量

    作者:程鹗 1926年初,爱因斯坦在他的柏林公寓里接待25岁的海森堡时,他提醒刚发明矩阵力学的海森堡留意电子在云室中留下的轨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年后,海森堡揭示出矩阵乘法不对易背后所深藏的量子奥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37):物理世界的重整

    作者:程鹗 惠勒和费曼在象牙塔中指点量子江山没多久,两人分别被征召参与与战争有关的研究项目.出征前,惠勒预感即将来临的风暴,催促费曼立即申请学位....,他和维格纳没有拘泥形式,无保留地授予费曼博士学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36):费曼的路径积分

    作者:程鹗 当惠勒被玻尔临时抓差去研究原子核裂变时,他正和自己的学生在钻研一个有意思的课题:超距作用. 惠勒出生于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父母都是图书馆职员,家里富有的就是藏书.15岁中学毕业时,惠勒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