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不如食补,药食同源调养健康
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吃是最重要的事。
不吃不喝,怎么存活于世?遇到节食减肥的妹子,我们常常会打趣一句:又不吃饭?这是想要成仙咩?
吃饭,是最最重要的最基础大事!吃药,在人类需求榜上,排在后面了,远远不能与吃饭的重要性比肩。
因此,食补,重过药补。
在中医来看呢,很多食物,就是药物。药物本来就是食物。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绝对的分界线。
比如,粳米是我们的主食,也是中药之一。是中医名方“附子粳米汤”的主药。这个方子专门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这些个症状。
我们的另一样主食,就是小麦啦,磨成面粉,做成面条,饼子,糕点,等等,好多食物都是由小麦制造成的。它是“甘草小麦大枣汤”这个方子的主药。也是一味中药。
这个方子:养心安神,补脾益气。专门治疗心阴不足的各种症状。
有人说“是药三分毒”,所以,不肯服中药,那么,那粳米小麦都是中药啊,米饭面条都不吃了?那吃啥个度日?面包也是小麦做的啊!
自古就有那句话:“药食同源”。
中药有“四性”、“五味”。这个理念呢,如果用于食物,也可以发现,每种食材都具有“四性”、“五味”。所以,真正的高手,是可以用食疗来治病的。
比如:中华厨祖-伊尹。这是商朝初年时期的圣人,他被后代尊称为“商元圣”。这位,除了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还有丰富的做厨师的经验。
捎带着,写了一本最牛叉的医书《汤液经法》。对后世几千年的中医影响巨大无比!那是医圣一流的人物,才能撰写得出来的。
所以,食疗治病的这个难度,可能,远高于大夫了。这个太难,但是,也不是不能掌握啊。传闻,客家人巨会做饮食调养的工作,代代相传的煲汤技艺,超级补养人。
那么,我们也可以多多少少地学习着掌握一些,一家人的健康,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日常的饮食方面,做一些趋避。适合的食物吃起来,不适合的食物,就戒除了吧。
咱们“回复健康美丽QQ群94363365”,就专门讲述这些个: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用自己日常和食材。有这些需要的,来咱们群一起学习实践着,调养自己啊。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以补精益”,这就是对于养生上面的食补,与药补的区别。
也对药材和食材,在性味上的利用,有些区别。
药材,利用的是药物的偏性是用来攻邪的。
食材,利用的是食物的平和之性,是用来补益精气的。
神医扁鹊说了啊:“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这就是定位了,药物治病,食物养身。
请移步点击:饮食有节--饮食。
请移步点击:有关“气虚”与相关引致的问题以及食疗。
请移步点击:阴虚了怎么办?超养肌肤的药膳吃起来。
就是针对已经出现的,明显的,气、血、阴、阳等等方面的各种不足。在依靠食补,已经不能补益这些亏损的时候,就要找中医大夫了。
在中医大夫面诊,把脉,开方,这样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对症的补益的药材药汤,得以调和阴阳,祛病健身。
食补,就是利用食物的性味、营养的功效,结合自己身体情况,通过进补膳食,来达到增强抵抗力,拥有健康的体魄,从而延年益寿、强健体魄。
通过食物来达到疗养身体,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食疗。
就是通过调整平时的食材药膳、饮食种类、进食方法,等等,来维护健康或治疗疾病。
这是很有道理的一种做法。因为吧,大夫管开方治病,但是一般不管病家吃什么食物的。过去,有家学渊源传承的人家,是很有讲究的。
比如,《红楼梦》里,林妹妹看到烤鹿肉,自觉就不吃了。在螃蟹宴上,也不怎么吃。因为这两样,一者不好消化,一者太过寒凉。
现在的人呢,逮啥吃啥,不管不顾自己的胃消化不了,吃了之后,本来有胃病的,可能,就出现了胃绞痛。但是呢,一般人就吃了,吃完了再大骂:胃药不管用!吃了还是痛!
《黄帝内经》里面讲述了中医治疗用药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中医认为,凡是有寒症的病家,不宜服用寒性凉性的药物。已有热症的病家,不宜再服热性的药物,以免火上烧油,热症发展得更为严重。
同样的道理,凡是寒性体质的人,不宜再吃寒性凉性的食物,而是应该针对自己的体质,吃热性,或者温性,或者平性的食物。热性体质的人,则是刚好相反。
这“对症下药”是中医的原则。其实,生活中,也是要对症下吃的。
部分食物属性节选,加入回复健康美丽QQ群94363365查看更多
如果大夫开方处药疗病,病家回家逮着致病的食物,一气儿猛吃。一碗子汤药,估计打不过半只冰西瓜。药就白喝了,这病也难好。
所以,针对体质调整饮食,食补起来,对于养生来,是极为重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