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by Step,清风地产投策表1.1版使用宝典
图源:网络
增加'住宅高低配比例',更符合使用场景。 删除了部分无用加载项,提高了稳定性。 调整了敏感分析逻辑,按住宅、商业、车位分别自动统计平均值。 物业类型中,“车位”调整到“公建配套”;“车位和精装”改为“精装修”。
下载方式:
公众号回复'清风',获取最新下载链接
下载包为压缩文件,内有两文件
一是空白模板,一为带数据案例
编辑密码666;不建议无密码使用,以免出错
前两天《5分钟搞定地产投资测算+双敏感分析》发出后,收到很多小伙伴留言,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
测算应该怎么做?系统怎么用? 能否加入住宅的高低配? 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测算的框架?
测算将投资思路、结构进行落地、印证,反映了对项目的综合判断。
一个测算模型,要说清楚一个投资事项的:
投入;投多少,怎么投。
收入;来源构成,回款节奏。
利润:静态、动态指标设计。
这里不展开讲理论了,测算思路可以看测算表中的公式和备注。想系列学习,推荐大家到公众号“新芽”或者“牧诗”参加相关测算课;也可以到公众号“地产收并购入门到精通”看彭思圆的系列文章,写得比较细,建议新手跟着她的思路一步一步建模。
测算表结构
一个测算系统应合理规划 “数据输入区域”,“运算区域”(逻辑区域)、“展示区域”。规划好后,无非是细节和技术的细化。
在“清风极速”测算表中,几个子表逻辑如下:
《辅表-大建安》:全国的成本科目都差不多。直接成本的科目如下图:
图源:网络
大家可以将该辅表,按照各自区域的政府指导的成本单方(见后广州发文)或者本公司的内部指导单方成本调整。
没有您公司没有统一指导数据,就找成本部的同事,核实一下。一次更新,长期使用。注意以下几点:
在清风速算系统的主表中,你选择物业后,系统会自动将辅表中该物业的大建安成本匹配到主表中。如果你发现主表选择某一物业后,显示“未设置单方成本”,则需要到该辅表中录入。
每个科目中,单方对应的计算面积不一样,大部分用报规面积(地上+地下建筑面积),部分用的计容面积,个别用的占地面积(景观)。我已经在测算表中,统一折算到计容单方了;车位是单独计算的,不计算到计容。
在公司内部提及单方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定义,不然很容易出鸡同鸭讲。另一个要注意的是科目,大科目一定以财务为准,科目一致了,财务、成本、投资在数据上才有沟通的前提。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辅表-物业类型:暂时写“死”了,会indirect函数的同学可以自己改。
案例说明
案例:
我们用一块较为简单的宗地作为测算案例,这块纯住宅也是成都市今年截止目前最高地价:19500元/㎡成交!新川地铁口24亩纯住宅地拍出!
项目指标如下:
项目名称:新川24亩纯住宅
计算容积率:2.0
建筑密度:不大于20%
净用地面积:约24亩
起拍楼面地价:13000元/㎡
成交楼面价:19500元/㎡+无偿移交4%租赁住房,溢价率50%
竞得者:成都建信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售价:
①市场法:毗邻的龙湖“九里晴川”17年开盘精装准新房,2.5万/㎡。
②成本法:根据面粉价格+配料+作料,类似于赛百味,倒推面包价格。
去化分析
利多:周边多IT、金融民工较多,租金单间600-800元/月;地铁上盖,地块方正。
利少:地块太小,周边高楼林立,低密难以出品质。
定位:有资深设计师分析,返租好,一栋解决走量,其余走洋房走价。笔者倾向于满布小高层。
为了展示测算,我们假设有10%的商业,其中5%自持。
使用说明
主表各部分功能:
2. 经济指标假设
为了避免新手出错,我在'数据验证”中加了录入限制,并加了录入提示。若需录入而未录入,则为黄底;录入内容后,黄色消失;注意录入0不显示仅变色。
说几个注意的地方:
“土地起拍楼面价”:一定要在“辅表-敏感表”中录入土地起拍楼面价,否者敏感分析会出一些莫名的错误。系统会自动使用EXCEL的“照相机”(选项中调出)功能,将敏感分析表复制到主表中。
本案,我们在“辅表-敏感分析”中录入13000的起拍价,此表仅需录入这一个参数,其他都是自动计算。敏感分析表的原理后面本文后面再讲。
“密度”:在目前的版本中,密度没参与计算,放在这里仅做参考。
容积率:最重要的经济指标,直接决定货量上限,一般可以用“容积率/密度”计算平均层高,我也一直在找快速强排表,暂未找到合适的,自己也做了一个,但左看右看都觉得有问题,就不拿出来献丑了。
几年前也有号称12秒出强排的软件,现在也销声匿迹了,看来市场接受度低,也从侧面反应了强排是个技术活,需要综合考虑容积率、土地情况、产品定位、销售去化、货值,实现利益最大化。大家可看一阳生的系列文章《强排设计怎样做》。
本案中,2.0容积率除以20%密度=10,即平均层高为10层。
一般2.0的容积率,可以全部做11层小高层,也可以联排或洋房+小高层。
正常情况下,应按单价最大的物业面积最大化;本案地块偏小,满部11层较为实际(若在长三角2.0全部11层最舒服)。
为展示系统功能需要,我们对计容物业做以下假设:
可售住宅:85%。其中,40% 11层小高层(90%*40%=计容36%),60%联排。 配建房:5%。 商业:10%。其中5%自持。 公建配套:0.15%,修个公厕。
录入容积率后,如选择“自动判定”,则在录入物业界面系统会自动判定,但是目前仅支持简单判定,有些需要手动调整。
如前所述,强排是个技术活,初判期建议都统算,最多高低配。初判过了,再请设计部的小伙伴把强排做了,营销推演了去化,才得到准确的强排。
容积率和物业类型对应关系如下:
图源:网络
成交土地楼面价:可以不录入,不录入敏感分析为双敏感分析,即“售价+-地价-利润率”双敏感;如果录入,系统自动变为“售价-利润率”单敏感了,地价默认为成交价格。
住宅高低配比例:新增加的参数。注意这个比例是可售住宅(不含配建房)的比例,比如小高层+多层 ,你录入40%,则是小高层或多层占整个住宅(不含配建房)的40%,不是整个计容的40%。
精装比例(占总计容): 本案,建议100%精装,以便提高售价,再赚点差价。比如精装成本1500,精装比多卖2000一平。利用定价转移,采取真实业务,降低税负。
有小伙伴问,为啥不能区分住宅和酒店的精装,只能录入一个精装价格,目前版本确实未做区分。
另外建议酒店按清水算资产,因为酒店根据定位不同,4000一平的精装修成本能做,8000一平也不多。
自持资产:开发商往往把持有物业放到最后才开发。要测算经营性物业,需要考虑经营收益,永续价值啥的,现在的测算表以销售为主,并不适用持有型物业计算,所以在这部分做了简化。
注意:系统不支持录入两个及以上的自持物业,系统会报错。
地下室占计容比例:每个城市都有规划设计红皮书,对车位的配比都不一样,有些是按区域按物业,每100平米配多少个车位,有些是100:1,有些是1.2,商业0.8 ,然后按业内标准经验值35㎡一个计算地下室面积。
按经验值,大概地下室占地上计容面积的40%左右,把得细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按当地规范计算后,然后再扣回去算比例。
人防车位:每个地方也不一样,原则上能异地就异地,虽然很难,但是还是可以争取,有些地方要求大于10层,基础埋深3米以上就按基地面积配置。经验值人防车位大概为地上建筑面积的7%-9%。
目前系统中,没针对人防设置比例,人防的产权是政府,开发商只有收益权。鉴于车位销售周期很长,货值也不高,建议把全部车位按70%-80%去化率计算就OK了。另外,人防车位的造价比普通车位略高,精算需要考虑,本系统暂未考虑。
本案,查了成都市红皮书,项目所在区域住宅按100:1.2配置车位,商业部分是按100:0.8配置车位。地下室应该是 =24*666.67*2/100*1.2*35*90%+24*666.67*2/100*0.8*35*10%=12992㎡,约占41%。
公建配套:一般按出让文件设置,本案未找到出让文件(如果面积较大,公开信息会说明),暂按0.15%估计,公厕总要配一个吧。
增值税率:每个行业不同,增值税率不同,房地产销售适用税率9%,前期费用、营销费用、管理费费用一般为6%,建安为9%。这里我统一为9%计算。
其他费率:大家根据各自的情况设定吧,有些是全国通用的,比如所得税预征15%,增值税预征3%。
而 营销费,管理费,各公司,各项目间有一定差异,本地,外地,生地,熟地,快销、品质,费率是不一样的,大家各自调整吧,我建议管理费2%,营销3%。
土增税预征率:一般普通标准住宅按销售收入2%预征,别墅为4%,其他类型房产为3%。
普通住宅划分标准:案例所在地成都市是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则为普通住宅,否则为非普通住宅:
本案肯定是非普通住宅,所以按3%预征土增税。
综合楼面价(加配建房):不用填,系统会自动算。配建房不过是变相的抬高地价,系统会自动把配建房对应的地价和建造成本,分摊到可售计容建面中,形成一个综合土地价格,供大家参考。
融资成本:大家也按自己的情况录入吧,前两天听几个小伙伴说各自的成本是 4%,4.6%,5.6%, 只能羡慕嫉妒恨。土地前融一般是14-18%,用半年到1年;开发贷是基准贷款利率上浮30%,大概是在6.2%。
周边主力竞品售价:周围尽可能找距离近的,物业类型一致的售价做参考,有新盘找在售新盘,没有就找品质较高的二手房。
昨天本公众号的一片文章分析:浪不浪?成都楼面价破2万,隔壁龙湖二手房2.5万。其实在破两万的地块旁边,根据贝壳找房显示,旁边的多层老旧小区,二手房才1万五、六,房源还很多,典型的面粉贵过面包价格。
有些TOP10的房企,曾要求售价按周边在售价格,成本按集团统一指导价(估计该区域公司在集团没人脉,:)),在目前的土地市场火爆的情况下,不知道会怎么样调整重点区域的策略,还是作为战略拿地来特批?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录入:
3. 测算假设
物业类型:有两个选项 “自动判断”、“手动录入”,如果你选择“自动判断”,如前所述,系统会根据容积率,自动判断第一个你录入物业的类型。物业类型确定后,后面的单方造价会自动到”辅表-大建安”中取对应的单方。录入后继物业,你可以调回“手动录入”模式。
商业/住宅价格系数:仅作参考。商业的各种子类里面,除了同一区域的公寓价格大概是住宅的60-70%外,其他与住宅定价没有太大联系。
价格参数:可选 “按预计销售比” ,这个选项也适用于大多数测算。
你也可以选择“按销售价格递减”。价格越高,货值肯定越高,但是去化肯定也会相应降低,所以设计了这个选项。不过注意,选中这个参数,双敏感会失效,原因是底层逻辑有冲突,该BUG暂未解决。
“售价调整”:这个按钮,控制下方的红色数字比例,表示实际售价是基准售价的百分比倍数。
4. 物业录入(价格、面积、成本表)
为了节约空间,我把面积、价格、成本放到一张表上 了。
“物业类型”、“性质”、”物业类型”、“基准售价”、“预计销售比例”需要手动录入或下拉,系统仍会提示没录入的呈现黄底。系统会根据前述参数和你选择的可售、非可售,自动计算面积、实际售价、货值。以面积为例,大家感受下引用参数:
黄圈中数据需要手动录入或选择。录入后,如下:
车位,配建房,公建配套的“基准售价”无需录入,录入也不会参与计算。
物业录入:视频如下,注意看左下角,有个容积率提示,如果超容或者损容,会有相应提示。另外,车位,精装是不参与计容计算的。
实际售价:=基准售价* 售价调整百分比。
精装修:录入后,不会参与计容建筑面积,建筑面积的计算,只是会自动计算建安成本。精装修的价格是含在可售物业中的,不会重复计算货值。
配建房:配建房录入后,对应货值为0 但如果在增值税计算界面选择配建房视同销售后,货值则会计算,不再为0。
销售价格:同一项目,可简单匡算为,若高层价格为1,公寓为0.6-0.7,多层为1.2,叠拼为1.5。大家可以录入高层后,在其他物业售价自己列一个公式计算。
“计容共建配套比例”下那几个空格,即使在锁定下,也是可以使用的,大家可以用来做辅助计算,不用去敲计算器。
政府批准售价:如上一篇文章分析,成都市批准精装房预售价格公式如下,预计2021年本案面市的时候,最高限价为上调(不然谁去买高价面粉呢?)
公式:精装住宅核准价格= (1)土地综合单价+(2)土地以外综合成本价+(3)精装修价格。
预计销售比例:大家注意,配建房、精装修、公建配套,不用录入销售比例,录入了也不会参与计算。录入“地下车位”注意要选择“可售”,否则也不参与计算。
车位预计销售比例:一般车位销售周期很长,到土增税清算的时候不一定卖得完,也无法做二次清算。加之人防车位不可售,所以可以根据项目情况直接写个比例。
本案的物业录入视频如下,供大家参考(有配乐):
5. 动态图
货值一览表:这个表最大的问题是会将非可售物业也加进去,显得很乱。目前暂时未找到自动解决的办法,难点在表格是动态生成的。目前可以手动解决,在饼图上点右键,选择“选择数据”,然后勾选数据。
项目成本图,利润瀑布图一看便知,不再赘述。
6. 利润表
没有锁公式,大家可以根据备注和公式看看计算逻辑。
如果有红线外配套,可以折算成成本录入到这里,比如红线外的市政道路,学校(无偿给政府)等成本。
咨询费/品牌使用费:有时候会碰到二手房交易时,居间费用处理问题,通常是由卖家处理。
收购溢价:二手地常见,老股东的溢价,这个是进不了项目公司成本的。这种情况下要注意税筹。有人算过,溢价会导致至少溢价为基数,58.45%的重复纳税。比较没技术含量的就是采取转移定价。本文不展开讨论。
预缴税费多缴不退:房地产开发要预缴三大税,最后再来清算或整体算。按实操经验,多缴的很难退回。如果要退回,税务机关会要求整体税务稽查,主体下面多个项目还要把其他项目一期稽查了。
所以设置了一个选项,投资测算一般多缴的就按实缴计算了,如果选中,对应的税金按预缴、实缴两者孰大来自动统计,还可以选择成本是否可以税前扣除,丰俭由人。
股东层融资利息:前期除资本金外的股东投入资金,会以股东借款形式,投入项目公司。但偶尔有些情况会出现,股东层面的资金成本无法进入项目公司的情况,而股东又需要在股东层面进行整体收益计算,所以设置了这个参数。
二级开发财务费用:按土地成本50%融资1年计算;或者按照大建安(土地)的80%计算。开发贷融资额一般是大建安的70%,但实操中可适当做大,所以公式按实际80%计算。
7. 敏感分析表
敏感分析,实际上是以要分析的对象为因变量,然后设置1-2个自变量,通过模拟分析,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日常实务中,我们经常通过敏感性分析来找出一系列因素中,哪些因素的变动能影响结果,并分析其影响程度。因敏感因素的数量不同,模拟运算表又分为单变量模拟运算表及双变量模拟运算表。
单因素变量:单变量模拟运算表模拟的是单个因素对多个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双因素变量:双变量模拟运算表模拟的是两个因素对一个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多因素变量:实际是设置一个百分比,通过百分比去联动不同的物业价格。
关于敏感分析,推荐两篇文章给大家,大家可以动手自己建模做一下:
课程推荐
1. EXCEL学习:
有同学给我说,感觉系统的公式都复杂得快飞起来。听得我老脸一红,我对它说,同学,这恰恰是EXCEL刚入门的表现,真正的高手的公式都是简单的,一看便知,优雅、简单、清晰。
现在系统里面的公式,有些复杂到我自己改的时候,都要想一下,一些计算公式还要慢慢简化,提高运算效率。
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案例1:IF函数。新手会把很多if嵌套在一起;稍微有经验的会把判断条件考虑周到,然后采用if判断用+(数字)或者&(文本)连接;熟手会加一个辅助表,用lookup去判断,也方便维护。
案例2:再举个例子:
统计动态表中某一个关键字出现的次数
新手写法=COUNTIF($C$13:$C$20,C13)-COUNTIF(C13:$C$20,C13);
高手写法:=COUNTIF($C$24:C24,C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