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近日,由吴泓主编,南银妮、曾冠霖编著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乡土中国》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单元的学习书目。本书正是学习《乡土中国》的好帮手:“导读”带领师生“了解中国和中国人”,走近斯土斯人,关注吾国吾民;“基础解读”帮助学生扫除阅读“拦路虎”,为教师提供备课“百宝箱”;“教学设计与研讨”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完整呈现教学过程;“测试与评价”提供从基础到拓展、从篇章到整体、从书内到书外等多元阅读评价。语文特级教师吴泓为本书写了导读,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走近《乡土中国》,读懂《乡土中国》。

★一本“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必读经典★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导读

吴泓

作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学术研究的前后两段,主要集中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到 40 年代末。前段,以农村实地考察为主,主要著述有《花篮瑶社会组织》(1936 年,与前妻王同惠合著)、《江村经济》(1939 年)、《禄村农田》(1943 年)等;后段,转向社会结构分析,主要著述有《生育制度》(1947 年)、《乡土重建》(1948 年)、《乡土中国》(1948 年)等。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从社区实地考察向社会结构分析转型的代表作。它一经发表,便轰动了当时整个中国的社会科学界;结集出版后,更是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将其选入必修上册,作为“整本书阅读”单元,这的确是个创举。对此,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或学生的我们,或许最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选入费孝通这本小书,而且是在高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对高一新生来说,将其作为“整本书阅读”,主要目的是要发展学生怎样的语文能力,接受怎样的精神滋养呢?

下面,从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乡土中国》的语言表达、内容把握,以及作者在书中体现的情怀三个方面,我们来逐一讨论。

我们知道,在通常情况下,学术著作都是写得晦涩难懂的,但费孝通的语言却表达得通俗、畅达。从总体上看,《乡土中国》语言的口语化(含俗语)、故事性、画面感、有趣的事例、浅显生动的比喻等,占全书比例的三分之二以上,而这就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先不妨举出一些语段加以说明。

先看一段极具口语化(含俗语)的例子:

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子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回到家,夫妇间合作顺利,各人好好地按着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没事,也没话;合作得不对劲,闹一场,动手动脚,说不上亲热。(《家族》)

这段文字,平白如话。而这类语段,在书中可谓比比皆是。至于,像“人怕出名猪怕壮”(《再论文字下乡》)、“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差序格局》)、“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男女有别》)、“摇摇摇,摇到外婆家”(《血缘和地缘》)等俗语,也是频频出现。

再看两段故事性强,或极具画面感的例子:

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文字下乡》)

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但不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个事业。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男女有别》)

读着写乡下人躲避汽车这段文字,你不觉得当事人的动作、声音如在眼前?读着作者说“恋爱是一项探险”这一段比较,你不会想到作者对恋人心理的揣摩,对经济实用与恋爱“创造”不同的研究,怎么会如此地深入、透彻?你不会进一步联系到,在这一册教材的末篇,《诗经·静女》描述的不断“发现阻碍”、不断“克服阻碍”的恋爱追逐场景,正是费孝通这段文字所表述的情形?

第三,书中有趣的事例俯拾皆是。例如:

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很少太太会在门外用姓名来回答丈夫的发问。但是我们因为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时候用到了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我有一次,久别家乡回来,在电话里听到了一个无法辨别的“我呀”时,的确闹了一个笑话。(《文字下乡》)

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差序格局》)

第四,书中浅显生动的比喻也是频繁推出。例如:

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乡土本色》)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差序格局》)

在《乡土中国》里,尽管我们可以读到很多明显带有叙述性特征的、通顺畅达的文字,但这毕竟不是一部文学作品,而是一本学术著作。在语言表达上,它还是有不少带着抽象性思维、理性思辨性质和颇具论证色彩的文字。而这类文字,对高一学生来说就比较陌生,甚至会非常隔膜。虽然这与时代变迁、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微小差异有关,但遇上此类论述,学生还是会感到困难重重。为此,我们就要打通“隔膜”。而且,我们还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结束初中阶段学习,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就必须迅速地从“语感”类学习转向“语理”类学习。换言之,就是要从“感悟性思维”上升到“思辨性思维”,再从“思辨性思维”上升到“研究性思维”。如此,方能满足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培育。这里,仍举出两例来说明。

我们先看第一例: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这是《乡土本色》开篇的文字。第一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便开门见山,无比畅快。但接下来一句就显得突兀,让人猝不及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在此插入这一长句?原来,“我”所说的“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并不是“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与这“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即“一种很特殊的社会”。那这样的“社会”,它的“不完全相同”“很特殊”又在哪里呢?作者却按下不表,“暂时不提”,等“将来再说”。他笔锋一转,又回过头来,“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并且说“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你看,对高一学生,是不是很不熟悉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

再看第二例。《家族》开篇的文字分层:

全段分为四层,层层递进,逻辑缜密。第一层,指出一些新的概念或名词,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误会”。第二层,举出“我”与读者对“团体”这一名词理解的分歧。第三层,对“社群”这一名词做区别界定,指出“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不同于“差序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后者称作'社会圈子’”。第四层,进一步指出,无论是乡土社会,还是西洋社会,“一切社群都属于社会圈子性质”,“不过各有偏胜罢了”。

从学生初读《乡土中国》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不好懂”“难”“不喜欢读”的主要原因就集中在这类“艰涩”的文段。为此,我建议,初读时,学生可将这些通俗的文字标示出来,先搁置一旁;然后,将理解起来困难的文段一一画出,作为重点“攻克”对象,或长句缩短,或列表分层,通过分类、聚焦、比较、辨别等,逐一“萃取”。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老师说“年轻时有意识读些'深’一点的书”1,或许就在提醒我们:假如高中学生不细读、深究这类文段,又怎么能够培育出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1 温儒敏 . 年轻时有意识读些“深”一点的书——《乡土中国》导读[J]. 名作欣赏,2019(34):90— 93.

既是整本书阅读,那就得先从“整”字入手,教会学生读整本书的方法。《乡土中国》虽然由看似分散独立的十四篇文章组成,但它却是一个整体。为此,在阅读完“后记”,大致了解本书的学术源流,明确其目标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是“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之后,我们就应该迅速回过头来,梳理全书的论证顺序并概括各篇的主要议题。也就是说,首先,我们要对全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读《乡土中国》,很像是回望故乡时,看见那棵立在原野之上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参天大树。第一篇《乡土本色》之“土”,是它的环境和土壤;“本”,是它的根本和根基;“色”,是它的面貌和特色。这是一个“熟悉”“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无怪乎人们读这一篇,都会以之为全书的总论或概述。接下来,为了进一步说明乡土社会的面貌和特色,作者竟以两个篇章,从“语言文字”切入,按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论述了乡土社会因其是熟人社会而“无需文字”的特色。

然而,乡土这样“聚村而居”“无需文字”的熟人社会又具有怎样的“结构格局”?这样的“结构格局”又会引发怎样“不同”的人际关系、道德、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秩序)形式,以及社会发展、变迁的形势呢?

进入第四篇,仅看标题,便知道作者的结论“扑面而来”,这就是一种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完全不同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这一核心概念的提出,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牢牢锁住;而费孝通对乡土社会本质特性的这一独到发现,日后也成为社会学界关于中国研究的经典命名。可以说,《乡土中国》所有的概念或命名都围绕着这一核心概念展开。抓住了这一核心概念,便抓住了整本书所有概念或命名的“纲要”。总之,作者开头三篇,娓娓道来,逐层演绎;第四篇一语立定“纲要”;然后再从“纲要”出发,深入研究,层层推演。正可谓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承前启后,纲举目张,最后水到渠成,完成全书一系列的论述。

这里,不妨按顺序将这十四篇的概念、命名做一番系统梳理。对概念或命名的诠释,费孝通主要采用的是比较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第一可发现差异;第二可解释差异。差异的发现有赖于比较,而差异的解释也只能通过比较。从《乡土中国》的概念或命名我们可以看出,不仅核心概念的得出是通过比较,其他不同的子概念也是在这一核心概念统领下通过比较、辨别而得以诠释的。

注:数字指《乡土中国》中的篇章,无概念的篇章不列入。

作者在“重刊序言”中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这种“特具的体系”便在告知我们,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我们不仅要从整体、宏观上了解作者是“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即举例论证;而且,还应该看出作者是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即比较论证。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学习作者的逻辑论证,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当然,阅读学术著作,不仅要对全书内容做宏观的把握,还要对每一篇或每一篇的某一部分做中观的处理,即分级、分类、梳理与探究。以《乡土中国》最长的篇章《差序格局》为例。为了厘清乡土社会“差序格局”这一特性,作者将这一核心概念与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进行比较。在认定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之后,再追溯历史、文献,分析受其影响而产生或具有的伸缩性及差序层次等特性,形成三级分类。

一级分类:不同社会形态结构特性

二级分类:“差序格局”结构特性的思想源头

三级分类:儒家思想等材料的出处、原文、译注及引用(含化用)目的

注:三级分类表格中要求填写的内容多达十几条,在此省略。

针对分级或分类,法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种分类都比混乱优越,甚至在感官属性水平上的分类也是通向理性秩序的第一步。”而且,在他看来,“分类”还有两个基本的意义,即扩展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加强记忆,“因为即使是一种不规则的和任意性的分类,也能使人类掌握丰富而又多种多样的事项品目;一旦决定要使每件事都加以考虑,就能更容易形成人的'记忆’”。2可见,在分级、分类时,我们并无必要过多纠结内容的“繁复”或“纷乱”。因为,任何一个优秀的作者在举证一个或多个事理时,不可能不具有一定的理路,只不过我们阅读时,自己做得还不够细致,或对文章的思路还不够清晰而已。那么,这里,我们就得再说说微观的阅读方法了。

2[法]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M]. 李幼蒸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1— 22.

微观阅读法是指在阅读文本时,要看出作者行文结构的“起承转合”,特别是那些“递进”“转折”之处。以《乡土中国》的首篇《乡土本色》为例,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梳理作业:

通过这样细致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第1至3段,围绕“土”“土气”“土地”等关键词逐层递进,指出了“土地”之于“乡下人”所具有的重要地位;第4段转折,至第10段,围绕着“不流动”等关键词,指出了乡土社会“聚村而居”的形态并说明其“聚居”的“原因”;第11至16段承上“不流动”“聚居”等转入“熟悉”社会这一议题,围绕着人际交往方式等逐层展开;最后一段绾结全篇,指明了乡土社会无法应付现代社会的变迁。

总之,对像《乡土中国》这样一本我们很不熟悉的经典学术著作,在刚开始阅读时,一定是一个“细工慢活”。我们必须懂得并牢记“慢即是快”这样的道理:先“慢”才能后“快”。惟其如此,才能够在读这些“'深’一点的书”的时候,无论是对其整体还是局部,都能了然于心,而不是“水过鸭背”囫囵带过;才能够真正“读懂”这本书实践理性的迷人所在;才能够达到学以致用,即运用到我们现在乃至今后的阅读、思考和写作当中去。

然而,对《乡土中国》这样的经典学术著作,仅“读懂”语言、内容,应该说还是远远不够。古人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应读出费孝通文字“背后”的情怀,那就是,对斯土斯人殷殷回望的深切关怀,对吾国吾民舍我其谁的责任与担当。

那么,书里书外,我们又看到一个学者怎样的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呢?

01

先说“书里”

把学术著作写得如此平和、静穆、亲切、自然,一如长辈一般娓娓道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性和伦理道德观念,可以说,这是费孝通主张“学者要用老百姓明白的话告诉他们还不明白的道理”3的一种文化自觉。但你还得再往深处想:这难道不是他对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人们的深情凝视?我们仅看《乡土本色》一篇,就有很多这样的语句:“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我记得我的老师……”“我初次出国时……”“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并不是说……”“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在云南,我看见过……”“我想我们很可以说……”“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我想说明的是……”“我读《论语》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等。这种看似“小我”,实则关乎家国、民族“大我”的亲闻、亲见、亲历和亲悟的语句,我们在其他学人的论著中很难发现。而这样的表述句式,在《乡土中国》中随处可遇,数不胜数。

3  谢言俊. 费孝通和他的江村经济之路[N]. 新京报,2005-04-26.

继续读《乡土中国》,你还可以看到:作者总是将两种社会形态,即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或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两两相对。而这样的相互比较,固然有对乡土社会“流弊”的深刻批判,如“'私’的毛病”“贪污无能”等。但你是否还可以感受到:对这片土地,他还有着非同常人的眷恋和至死不渝的痴心,特别是行文至后半部分,如“血缘和地缘”等社会变迁的那些文字——“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等。不信,我们还可以统计一下“生于斯、死于斯”或“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这样语句出现的次数,至少不下于五次。他确实是企盼自己的文字能给这片地少人多、诸病丛生的土地带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只不过作为学术著作所必需的逻辑与理性,他把这份炽热的情感流露得极其隐忍、克制罢了。难怪有学者说:“除了'农村’'民族’,他一生还书写了'情怀’两个字。”4 而这一点,需要我们在细细阅读中去慢慢地品味和领悟。

4  岳永逸. 导读——费孝通和他的《乡土中国》[A]. 费孝通. 乡土中国:注解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20:10.

02

再说“书外”

在职业选择上,费孝通的经历与鲁迅颇为相似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他们都“弃医从文”。不同的是,鲁迅弃医从事的是文学创作,想以此来唤醒民众,改造国民精神;而他弃医从事的是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想以此来改变千百年来旧中国因土地分配不均,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下的社会问题。他在后来解释自己放弃东吴大学学医,转入燕京大学学社会学时说:

我对国家的关心又复活了。我不再满足于仅仅帮助个人,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这个目标。人们的病痛不仅来自身体,来自社会的病痛更加重要。所以我决心不再学医为一个一个人治病,而要学社会科学去治疗社会的疾病。5

5  张冠生. 乡土足音——费孝通足迹·笔迹·心迹[M].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6:75.

而这之后,终其一生,他都一直默默行走在中国的乡间小路上。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学家能像他那样实地走过那么多中国农村的乡间小路。正如他自己说:

我认定我这一生的目标是了解中国的社会。这个目标固然具体,但中国之大,历史之久,如何下手呢?我相信科学研究必须有可靠的资料为根据,最可靠的资料是出自自己的观察,所以一开始就着重实地调查。研究社会,就得观察人的生活。到哪里去观察呢?我认为应当从基层入手。在中国就是到由许多家庭组成的农村里去全面观察农民的生活。要正确地认识中国,必须首先认识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6

6  张冠生. 乡土足音——费孝通足迹·笔迹·心迹[M].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6:22.

那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让费孝通对“乡土中国”的研究,终其一生甚至九死未悔的呢?我们还可以从他说的从事社会人类学的动机和一生中首尾的两件“大事”来做说明。

关于“动机”

1980 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

首先可以提到的是我学习社会人类学的动机。我在《乡土中国》(1944)一书的导言中有过一段自白。当时作为一个三十年代的中国青年,处于民族和国家存亡绝续的关头,很容易意识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密切关系,而觉悟到不解决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问题,也就谈不到个人的出路,要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大变动的时代里心安理得地做一个自认为是有意义的人,当时像我一样的那些青年人,开始认识到必须对我们所生存在其中的中国社会有清楚的理解,因而要求摸索出一条科学地研究中国社会的道路。7

7  费孝通. 迈向人民的人类学[J]. 社会科学战线,1980(3).

关于首尾两件“大事”

1935 年,风华正茂的他,从清华硕士毕业后,便与前妻王同惠一道进入广西的大瑶山进行考察。在苍莽的大森林里,费孝通误入捕捉野兽的陷阱,一时间,木头、石头落下,把费孝通压住,他脚部骨折,动弹不得。危急之中,是王同惠这位娇小的女性奋不顾身将石块、木头逐一搬开,将他转移到安全之处。为了救费孝通,王同惠又心急赶路,失足悬崖,24 岁的她永别人间。这之后,随着自己伤情的好转,费孝通开始整理他和王同惠在瑶山调查中搜集的资料,并出版了《花篮瑶社会组织》一书……

1979 年改革开放后,年近 70 的他,为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做出了系统的设计并确立了实证的风格。为了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他一如既往地关注乡村经济。据不完全统计,他“三访赤峰,四访贵州,五下沧州,六上瑶山,六访河南,八访甘肃,北上内蒙古,足涉东北,像个'行者’奔走于大江南北”8。他研究中国的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他关注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的增收问题。他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  孙郁. 费孝通:乡土情怀[A]. 百年苦梦——20 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9.

一个学者,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坎坷和磨难。但毕其一生他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志在富民”。这就践行了他说的“我一生的目标,唯一的目标,就是了解中国和中国人”9这句话。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将其选入,也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朱于国老师所解释,那是因为“作为社会学经典著作……承载着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和思考,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10,以及教材“导言”所说,出于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郑重考虑。

9  李昇明.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

10  吴泓.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整本书阅读”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建议[J]. 语文教学通讯,2021(1).

其实,对什么是“社会人类学”,为什么要学习“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之于我们——究竟该如何生活,应怎样看待“他者”和面向未来,以及要怎样建设“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当然,我们还应该想想费孝通在晚年多次提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1的十六字箴言。因为,毕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地球。

11  张冠生记录整理. 费孝通晚年谈话录(1981— 2000)[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595.

让我们走进乡村,去看望那棵立在原野之上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参天大树,去触摸那片“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土地吧!请诸位打开《乡土中国》。

图书信息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吴    泓    主编

南银妮    曾冠霖    编著

目   录

▲向上滑动

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已获得作者授权。

《语文学习》订购详情:
(0)

相关推荐

  • 王建民:以《乡土中国》为例的文本解读

    找回"社会"的自然和神圣维度 --以<乡土中国>为例的文本解读 王建民 一.引言 时至今日,费孝通先生的早期作品<乡土中国>已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经典之作 ...

  • 《乡土中国》:读懂农村,才能读懂中国

    为什么中国人死后要叶落归根? 为什么总说中国是人情社会? 为什么"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私德观念根深蒂固? 这些问题或许会从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得到解疑释惑. ...

  • 乡土中国读书小记

    乡土中国读书小记 一.问题意识及背景 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他的工作中心是: "认识中国社会,首先是农村社会.--世界各国都迈向现代化,我们也不能例外,但要设计我们自己的路.这就先得要求我们认识 ...

  • 铁塔关注 | 赵志伟:整本书阅读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整本书阅读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文/赵志伟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学习任务群中"整本书阅读"活动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如何来应对.亦即如何处理"整本书阅读"与其他几 ...

  • “整本书阅读”就是个伪概念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新概念,几年前横空出世,到如今沸沸扬扬.中小学教材中,也煞有其事的收编了一些经典作品,做为学生的必读书目.既然是必读书目,当然就要有检测."老大哥在看 ...

  • 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以《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例,介绍7个基本方法

    整本书阅读是小学1.2年级孩子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学习内容,它并不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但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必须从小重视对孩子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指 ...

  • 李竹平:整本书阅读的重点、难点及其他

    注:应<未来教育家>编辑张文佳老师的邀请,参与了他们策划的整本书阅读笔谈.下面是我对其中8个问题的粗浅看法.其他几位同仁的观点,请阅读<未来教育家>杂志相关文章<回归&q ...

  • 2021年第59篇:读文随笔∣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性指导”

    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性指导"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建设>2021年第2期"关注"栏目的主题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指导,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胡根 ...

  • 整本书阅读,从内容走向策略

    整本书阅读,从内容走向策略 文 | 青荷 一 关于整本书阅读和指导,随着思考和实践的增多,在解决一些困惑的同时,又产生了不少新的困惑.比如: 1.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三个学段阅读字数的规定,关于每分钟理想 ...

  • 关于统编教材文体单元整本书阅读设计的思考

    本文字数:1904字 阅读时间:6分钟 关注整体,系统推进 --关于统编教材文体单元整本书阅读设计的思考 一.从单元整体入手,思考阅读古典名著的具体方法 古今小说的语言差异,为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带来了巨 ...

  • 老师怎样引导孩子读书?整本书阅读怎么教?语文名师这样说

    "让孩子多读书远比做阅读理解重要."这是很多老师的共识.但是,不少老师在教学中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课上不管怎么努力,学生还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无法走进阅读深处,感受到阅读的美好. 作 ...

  • 朱煜|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偏与正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离不开教材和课外阅读.在日常的语文课中,教师利用教材创设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中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进而将其内化,逐步获得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 与此同时,如果能辅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