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作者:凯紫

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

诗词中有有一种特殊的题材,名为“怀古”。

就像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都是脍炙人口的怀古佳作。

而唐朝最擅“怀古”的应该是刘禹锡了,他的怀古诗作,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十分大气壮阔,发人深省。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的《西塞山怀古》,此诗被誉为“唐人怀古绝唱”,境界之高,常人难以企及。

全诗如下: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在湖北黄石的长江边上,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

当时刘禹锡因为一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得罪权贵,被贬连州(广东),后来又迁至夔州(四川)。

这首诗是他在调任和州(安徽),途中经过湖北的西塞山时,有感而发所作的。

诗歌的前两联说的是西晋灭亡吴国的历史,表明了国家的统一是必然的趋势。

“王濬”是西晋的名将,在灭吴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金陵”便是代指吴国,当年吴国曾在此建都。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兵20多万,分六路进攻吴国,第二年便攻入建康(金陵),吴国被灭。

虽然表面上西晋攻打吴国是从279年开始,但实际上,为这一场战役,晋武帝已筹备了多年。

早在西晋灭亡蜀国时,司马炎便听从羊祜的建议,命王濬镇守益州,并训练水军,建造战船,为攻打吴国做准备。

所以刘禹锡才会在诗中说当王濬的战船离开益州东下江陵时,吴国的气数也就到头了。

事实也是如此,当时的吴国君主以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用千年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万无一失,高枕无忧。

不料王濬以巨筏带走江中的铁锥,又以大火熔毁铁链,攻占丹阳,最后又在几路大军的协助下,率先进入金陵,吴主孙皓投降,吴国被灭,自此三国统一。

本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诗人只用了短短四句,便写出了晋军的势如破竹、吴军的仓皇溃败。

面对晋军的来势汹汹,吴军不是没做准备,“千寻铁锁”,只是再怎么准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

诗人这样写吴军的失败,主要是为了突出“国家统一”是必然趋势。

而他之所以会一直强调这一点,也是因为唐朝当时藩镇割据,破坏国家的统一,他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接着的颔联是最受好评的两句,纪晓岚曾评价“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

东吴灭亡后,陆陆续续,又有几个王朝建都金陵,但最后都灭亡了,物是人非,只有长江边上的西塞山依然如故。

物是人非”是怀古诗中很常见的一种情感,就像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繁华落幕,盛世兴亡,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即使豪放如刘禹锡也不免感慨。

这两句其实和《三国演义》卷首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颇有几分相似,背景都是三国,情感上也很能引起共鸣。

接下来的最后一联写的是唐朝当时的状况,追昔后以抚今结尾,发人深省。

如今四海统一,昔时的壁垒早已成为一堆废墟,只有芦荻迎着萧瑟的秋风,飒飒飘摇。

秋风萧瑟,芦荻飘摇,这样苍凉的意境,一种沉郁顿挫之感油然而生。

全诗大开大合,酣畅淋漓,诗人看似是在客观地叙述史实,但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惊醒当时的统治者。

西晋曾经在对吴的战争中,是胜利者的姿态,可是不久就分裂了。

后来的南北朝也是何等的繁华,最后也不过是过眼烟云。

而当时唐朝看似一统,却早已风雨飘摇。

诗人渴望统治者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可惜的是唐王朝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

虽然刘禹锡的愿望落空,但是他的这首诗却是永垂不朽。

后人评价:“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元稹、白居易算是中唐文坛宗主,后人如此评价刘禹锡这首诗,可见其影响力了。

也许是境遇不同,元稹、白居易确实写不出“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这样的诗。

从怀古诗来看,刘禹锡绝对能压倒元、白。

不知你怎么看呢?

作者:凯紫,低沉磁性的治愈男声,全网音频超10亿点击,每晚10点为你读诗。他的公众号: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新浪微博:@凯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