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手艺人(六)
乡村手艺人
□薛正雷
杨德明
杨德明我们都会称他杨先生。
盱眙这里叫人家先生,不是指老师,是医生。
杨德明在我们那是一个赤脚医生。
我不懂赤脚医生这个称呼,为什么叫做赤脚?是不是说他,不那么正规。
其实杨德明,在家坐诊。每天都会穿着一件白大褂,带着一个白色的没有帽檐的帽子,脖子上还会挂着听诊器。这都是一副正规医院医生的做派。
我认识杨先生的时候,他那时大概是人到中年了,四十多岁,慈眉善目的。肤色白净,显得好像很会保养似的。
他会一些中医。家里的墙壁上挂着几幅人体经脉穴位的图画,还有很多锦旗,什么“妙手回春”“华佗在世”等敬贺之语。杨先生给人看病时,也会遵循中医望闻问切之法,号脉时尤为专注,三指压在人家的手腕上,凝神屏息地,一会是左手,一会还要右手。末了,再给人家量量血压,听听胸腔。之后,便在询问过程里,诊断出病人的病情。
那时候,对于头疼脑热伤风感冒这些小病,人们一般就是去他那拿个药,吃吃便好了。实在是难以医治的,杨德明也就先帮忙看看,重了,他还是会建议人家到大医院去看。
杨德明对于治疗跌打损伤有自己的妙方。大概是他看医书研究所得。他平时在家没事就捣鼓几种中药混合的药膏。谁哪里碰到了,一时不能动了,贴上那个膏药,一星期也就好差不多了。所以我们经常看见,有外村人来寻他救治。
杨德明还会针灸。我母亲有段时间,犯了风湿病,不时地就要到他那里针灸。那一根根细针,每次下去,都让人心惊胆战,都不知道中医是什么一个治疗方法。杨先生,倒是一派自然宁和,专注地一个穴位一个穴位地上针。
人们都说医者仁心。杨先生大抵也是这样。
他治病救人,温润宽厚。
如今,杨先生老了。却没有人来继承他的衣钵。来他这里看病的依旧有很多的乡民。
儿子在外地安家置业,一直让他过去。
杨先生说,干了一辈子,最后说不干就不干了,可惜了。
我知道,杨先生,他不舍的是,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和那些一起老去的村民朋友们。
王家华
王家华做的事说来好笑。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基本上是属于断子绝孙的性质。
王家华,他是做什么的呢?
王家华在乡下是专门给人家劁猪的。
盱眙乡下人家每到春天里,就喜爱在逢集的时候,到市场买几个小猪秧子回去圈养。这些猪一般都会被养到秋天里卖了。有时会留下一头,等着过年杀。
小猪秧子刚买回来,就要请人来给劁劁。这个劁是指什么呢?我也是成年后才知道。所谓劁猪,也就是去掉猪的生殖器官。不论是公猪还是母猪,都要劁。不然成年后,它们就长不好,猪肉会有臊味。对于这个说法,我是听一邻居大婶说的。
对于真正的劁猪现场,我也是有亲见的。小时候,母亲也会买猪秧子回来。然后过不了多少时日,王家华就会来了。其实他们可能都是头天晚上就联系好了。因为第二天一早晨,猪是不能先喂吃东西的。王家华一般都在天刚亮的时候,就会来到。
他到人家,先在人家门口闲聊几句,然后就到猪圈前看看。再说会儿人家买的猪秧子怎样怎样,是多少钱一斤买的,是贵了还是贱了。一支烟的功夫后,他就和主人进入猪圈里,一把薅到小猪秧子。然后他拿出自己的小手术刀,在小猪的腹部,刺了一下,或者割掉了什么;再用针线缝好,最后再撒点土霉素的药面子。这一小的外科手术就算是完成了。放开那只已经鬼喊了多时的小猪,只见它没走几步,就疼得睡在那哼哼叽叽的,不明白这人间怎么这样的凶残?
小猪被劁过后,没过几日便跟无事人一般,依旧吃过睡,睡过吃,长得飞快。
王家华,就这样在春天的清晨里,行走在乡人们的门户上。他蒙蒙亮里来,清亮亮里回去。在我少时的眼里,他像是一位行走江湖侠客。如今想来,又觉得他更像是一位悬壶济世的仁者。
王家华,现在不知道在做什么?
如今,乡下已经很少人家养猪了。
相遇
,
那也是一种缘分
茫茫人海
,
滚滚红尘中
作者:薛正雷(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