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社会主义政治家责任和教育家使命
[摘 要]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必须是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政治家角色客观上要求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教育家角色客观上要求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对大学本质的深刻理解。两者有机统一于办学治校的教育实践之中。
[关键词]大学党委书记;大学校长;政治家责任;教育家使命;大学实践
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应该如何定位?《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从根本上界定了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两大职业属性,即社会主义政治属性和知识育人教育属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标准,选好配强高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和校长。” 对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提出作为政治家的要求,是源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提出教育家的定位,是源于高等教育的知识属性。两者统一于伟大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实践中。
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内涵
大学的政治属性决定了理想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应该是一位政治家,必须具有明确的政治担当。当然,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政治担当是一种教育性的政治担当,体现为利用知识教育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以推动社会和国家进步。具体来说,从当前看,要服务民族国家发展,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从长远看,要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学的知识属性决定了理想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应该是一位教育家,必须胸怀服务世界的政治抱负,带领大学致力于知识传承和创新,践行大学的知识教育使命,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和高超的智慧。关于概括的能力,怀特海说:“概括的精神应当统治大学……大学的职能就在于使你能够为原理而摆脱细节”。赫钦斯认为,智慧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正如大学的政治属性和教育属性统一于大学本身,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两种职业属性统一于他们的大学教育实践中。
1.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家的基本要求
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是办学治校的政治家,而不是治国治世的政治家。因此,对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政治要求不同于对一般政治家的要求。
崇高的社会理想。政治理想是政治家的灵魂,没有社会理想的政治人物是成不了政治家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政治家,应同时具备面向本地、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政治视野,领导所在学校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繁荣和国家的文明昌盛;必须旗帜鲜明地把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作为自己的社会理想,并且矢志不渝地按照这样的理想经营大学,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超的政治智慧。由于社会公共事务的高度复杂性,政治家实践其政治理想必须通过高超的政治智慧,具体表现为优秀的战略思维和处理复杂事务的高超领导才能。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不但要有全局观念和历史眼光,还要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和凝聚各方力量,能够高效调配社会各种办学资源,保证教育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对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贡献既可以是理论上的、思想上的,也可以是实践上的。这种贡献可以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也可以表现为对发展过程的实践推动。
恪守政治伦理底线。政治家在其政治实践中总会遇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情境,需要做出取舍,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同样如此。作为教育政治家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在面对这种情境时,要始终坚守政治伦理底线,优先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优先维护学校的公共利益,不断推动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2.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家的基本要求
在论述伟大教育家的特征时,怀特海认为,“凡是在一位伟大教育家出现之后,教育便会发生重大的变革,再也不会是原先的模样了”。依怀特海之见,所谓教育家,就是经过他理论的或实践的努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时代教育状况的那些教育实践家或教育理论家。英国教育史学家罗伯特·R·拉斯克和詹姆斯·斯科特兰更加详细地列举了伟大教育家需要具备的五个条件:第一,每位教育家都为教育的发展贡献了新的理论或对教育进程中的问题作了新的阐释;第二,伟大教育家区别于其他人的一个明显特征,在于他们或多或少都是哲学家,他们的教育理念无一例外的深深扎根在各自明确的哲学基础之中,且基于他们对人类本性及其重要性的理解;第三,这些教育家的特征是他们都具有新颖的教育理念;第四,他们的教育思想被许多教师在许多不同的场合应用过,因此,这些教育家虽然已经故去,但他们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却一代代传了下来;第五,他们的著作一定在某个时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真正伟大的教育家的思想应当对今天的教育有所启迪。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家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应该以古今中外伟大的教育家为榜样,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智慧和教育方法,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
高尚的人格。教育是培养人的文化事业。要想把他人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才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榜样,才能鼓舞教师潜心科研、教书育人,才能激励学生认真求学、刻苦钻研,用所学知识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对大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大学的存在是因为未来,“大学的任务就是创造未来”。大学的理想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大学的精神是求真扬善创美。大学的任务,一是探求真理,创造知识;二是传播知识,探求新知。大学激励每位进入其中的学习者弄清楚知识何以如是,引导其有创意地运用知识,成为热爱真理、践行善良、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崇高的大学理想。理解了大学的本质,方能对大学之于人类及文明的价值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这一理解会自觉转化为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深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最后成为其忠诚于人类教育事业、为人类的理智自由和解放奉献毕生精力的恒久动力。
对大学目标的深邃洞察力。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进步,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优秀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懂得聚集教育的力量,带领大学从两个方面做有个性的努力:一是引导学生“摆脱细节”,去透彻理解普遍的原理并关联地掌握原理的规律;二是引导学生在研究学问的同时练习做事的方法,也即“将平日所得来的公律、原则、经验应用出来到实事上去”。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教育家的优秀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深刻理解大学的精髓和大学教育的根本原理以及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主张或理论,然后将其置于更新的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最终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学生摆脱细节、掌握原理、应用原理的做事能力。
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家的主要职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必须要实现的历史使命。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家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要自觉肩负起政治使命,从如下方面把握办学方向、协调对外关系、融通中西文化,实现大学的价值。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纵观历史,各国的发展兴盛无不与人才兴旺密切相关。放眼世界,一流人才已然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对民族复兴具有强大的战略支撑作用。可以说,大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得到重视,就在于它能够为社会培养杰出人才。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大学教育的灵魂人物,应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改革管理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导向,切实引领大学为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领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当今时代,大学早已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舞台的中心地带。首先,大学成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各领域发展提供直接的人力资源支持;其次,大学成为知识生产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为社会各领域发展提供知识生产、决策咨询和技术转化等方面的智力支持和服务。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应当超越局部思维,用全局视野审视现代大学在社会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功能,积极引领大学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其作为智库和技术引擎的作用。
以参与社会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大学与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不断拓展大学发展空间。大学组织的根本特性在于学术活动。和其他很多人类生产活动一样,学术活动的进行必然需要相关的资源和条件保障。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大学对外联系的代言人,应该以政治活动家的热忱和经营者的思维,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经济发展的规划、慈善公益事业的宣传等社会活动中,表达大学的相关立场、观点和愿望,展示大学的资源、价值和优势,加强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链接和互动,促成并不断深化合作,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源,实现大学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互利共赢。
以落实办学自主权为己任,最大程度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大学办学规律及学术发展规律的理解和尊重,确保大学发展具有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空间。大学作为一个政治性、思想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复杂组织,其治理和发展需要具有相应的自主权。唯有如此,大学才能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大学自主权的守卫者和主要践行者,应当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政治家的智慧,与政府相关决策机构以及社会各界主动沟通、积极协调,引领学校各主体加强自觉自律,接受相关利益方合理限度内的监督和问责,最大程度争取外界各方对大学运行以及学术发展规律的理解和尊重,必要时也要敢于通过法律途径抵制外界对办学自主权的不当干预,最终确保大学发展具有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空间。
以国际合作为突破口,积极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促进全球共同利益的实现。用知识关怀和改善人类命运,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抱负。当今人类世界已经充分地意识到,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否对话、理解和相互包容。作为政治家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有服务世界的高远抱负,带领大学致力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自觉推进人类文化和价值的讨论和对话,积极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家的主要使命
人才聚,则大学兴。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教育家,其主要使命和职责是做好凝聚人心、稳定人心、鼓舞人心和温暖人心的工作。
以美好的教育愿景凝聚人心。发展愿景是对组织发展战略目标达成后的全面景象的描绘,对组织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大学从诞生到现在,始终带有多行会松散联合的组织特征,学者对其所在学科的忠诚度往往会超过对大学的忠诚度。因此,大学比其他社会组织更加依赖发展愿景对成员的凝聚和引领作用。作为教育家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首要职责,就是提出适合本校的发展愿景,凝聚全校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的力量,使之为愿景共同奋斗。要真正发挥愿景凝聚人心的作用,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还必须在办学实践中大力宣传办学理念,争取全体教职员工的高度理解和认同。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带领全校教师走向这个大学15年后应该在的地方,要用辩论和演讲的方法,使愿意跟其走的人越来越多”。
以完善的大学制度稳定人心。大学发展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作保障。第一,现代大学制度有利于保障大学独立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的落实;第二,现代大学制度有利于明确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为后者不受侵犯地有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第三,现代大学制度有利于实现大学内部治理的民主性,从而为师生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途径。显然,现代大学制度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都在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建立和完善对于调动大学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稳定大学成员对学校长远发展的信心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基于对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作为教育家的当代中国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应当把推动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而当前履行这一职责最主要的抓手就是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完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有责任不断改革和完善制度环境,着力培养和汇聚优秀学者和学生,并为其潜心治学和探索真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以进取的学术精神鼓舞人心。大学管理的真谛是激活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其基本手段是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倡导进取的学术精神。首先要引导全校师生崇尚学术,对学问有敬畏之心、对学者有敬重之情、对学术活动有投入之望。只有崇尚学者,才能产生学者;人人争当学者,真正的学者才会辈出。其次要引导学者坚守“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等基本原则。这六大原则构成了学术精神的完整内涵。再次,在学术方向选择上,要激励教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将强烈的好奇心聚焦于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激励教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用持续的进取心解决那些“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激励教师面向人民群众生活的强烈需求,坚持和大力弘扬勇于拼搏、求实创新、批判继承等学术精神,为大学乃至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以真诚的教育大爱温暖人心。教育是用爱培育爱的文化事业。作为教育家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把对大学本质的理解化作爱的行动,如春风般涤荡每一颗心灵。深沉的教育大爱源于对文化为公的体认,文化为公的坚守必然转化为教育的大爱。只要世界上还有贫穷和落后、疾病和苦难、隔阂和冲突、战争和悲剧,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就有责任点亮爱和文化之光,照亮世界。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应该经常深入师生之中,与其广泛交流,不仅鼓励他们的工作和学业,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情感,让他们体验到大学的人文关怀。同时要用教育大爱感化每一位教职员工,引导其投身教育事业,并把教育事业不断向外扩展延伸至更广大的世界。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大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IA200176)的研究成果]
【作者汪明义: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原载2020年第2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汪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