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头昏≠眩晕!经常眩晕,恐是疾病前兆,别小看!三种应对法别错过
“晕”的具体分类
眩晕
眩晕是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多为病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自身和视物旋转、摇晃,发作时患者常常站立不稳、不敢睁眼,可伴恶心、呕吐、心慌、出汗、血压波动等不适。
头昏
头昏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由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降低所致,与头颈和躯干的活动无关。主要表现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但不包括思维迟钝、混乱等障碍。
劳累和紧张时加重,休息和心情轻松时减轻。这种晕没有旋转感,与眩晕是不同的。
昏厥前状态
昏厥前状态是发生在晕厥前的胸闷、心悸、头部昏沉、眼前发黑、乏力等征兆。
特发性或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心率失常、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都可能会出现昏厥前状态。
平衡不稳
平衡不稳会出现四肢姿势异常、运动迟缓、胸闷、胸痛、卧立血压压差大的症状。
周围神经病、副肿瘤综合征、帕金森病等会出现平衡不稳症状。
眩晕恐是疾病的信号
在头晕中,眩晕是最为多见的,比例在50%以上,而且多暗示着疾病的发生,因此需引起重视!但眩晕又可分为周围性、中枢性、一般性3类:
周围型眩晕
耳石症
由于内耳平衡石错位引起,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眩晕与头位有关,如起床、转头、抬头等动作可诱发,但通常10秒以内会自行好转,之后会复发。
治疗时主要采用耳石手法复位。
美尼尔病
由于过度劳累、熬夜等引起内耳功能失调,导致内耳积水。主要表现为眩晕(时间通常在十几分钟至数小时)、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
治疗时主要是服用镇静类药物和扩血管类药物,情况严重的也可进行手术。
中枢性的眩晕
中枢性眩晕也叫做后循环缺血,发生部位在脑干,包括桥脑、延髓以及小脑,常见病因有以下两种:
前庭性偏头痛
女性患者较多,且多发生在月经前后,眩晕发作时常伴有畏光、畏声、视野缺损、恶心、呕吐、身体不平衡等症状。
治疗原则是对症止痛或配合镇静药物,并适当休息。
喜欢含有咖啡因(茶、咖啡等)、肽胺酸(奶酪、巧克力、西红柿等)等食物;再加上长期睡眠不足、有血糖和血压问题等的人更易发生偏头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此类情况病因复杂,老年患者多与动脉硬化有关;年轻的多与颈椎病变有关。
动脉硬化患者常会伴有站立不稳、行走不便、肢体麻木、口齿不清、记忆力下降、胸闷胸痛、失眠多梦的现象;
而颈椎病变最突出的特点为体位性眩晕,即当改变体位尤以扭转头部时眩晕加重,并可伴随脖子僵硬、头皮手指发麻现象,严重者可发生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
另外,像听神经瘤、脑干胶质瘤、神经纤维瘤等也属于中枢性眩晕的病因。
一般性性眩晕
①肺部因素:肺不好的人无法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和氧合,进而易出现缺氧症状,表现出胸闷、气短、心跳加快、眩晕等。
②心脏因素:心率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的时候,血液循环受阻,供血不足就易出现眩晕,并伴随胸痛、憋气、乏力、无法平躺等现象。
③血压因素:像高血压或低血压病人,血压波动或控制不稳定时,易出现血管痉挛,导致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④眼部病因:如屈光不正、青光眼、屏幕性眩晕等。这些患者往往已经存在眼睛相关病史或者用眼不当的情况。
⑤甲状腺疾病:当出现甲状腺肿大,压迫到了颈部血管或者神经,有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的表现,造成眩晕;若甲状腺功能亢进,造成心率加快、烦躁不安时,也会造成头晕。
三招帮你对付眩晕
1
2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情志不舒、长期郁怒、气郁化火,使得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窍,发生眩晕。因此若伴随耳鸣、头目胀痛、面红耳赤、急躁易怒、腰膝酸软的眩晕,重在补肝阴;
而肾精亏损,髓海空虚,则也会发生眩晕,并伴随神疲健忘、昼尿频多等现象。
3
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也会引起眩晕,此类人群还常面色苍白、浑身无力、胸闷气短。
【配料】:黄芪20克——益气;大枣4枚——补血;麦芽糖6克——和胃益气。三种料加水共同熬煮,气血两虚的人可作为日常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