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男人湮没在炮火硝烟中
这个国庆,当然要去看《长津湖》,因为从去年等到今年,因为这是投资最大的国产影片,还因为从导演到主演一大串响亮的名字。
但是,这并不能保证《长津湖》就一定是一部好片。果然,长长三个小时下来,证明投资和名气并不和影片质量成正比。
《长津湖》当然好看,好看在宏大的场面,好看在震撼的音效。从八一厂的鸿篇巨制《大决战》三部曲之后,中国影坛再也没有这样大手笔的巨作了。据说耗资13亿元,仅拍摄团队就有7000多人,累计动用群众演员7万人次,片尾字幕密密麻麻让人眼晕。
但是,作为主角,战争中的男人,却遗憾地湮没在炮火硝烟中。这不是第一次了,从《金刚川》到《八百壮士》到《长津湖》,我们一如既往地看到,炫目惊人、震天动地的战争场面之下,影片中的人物却单薄得惊人,难以支撑起影片主题的宏大分量。
毋庸置疑,经过这些年商业大片的磨练,中国电影人的电脑特效、烟火爆炸、环绕音效等技术制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们在《长津湖》中看到了不亚于好莱坞大片的战争场面,但也仅限于此。影片中的人物塑造依旧让人失望。
首先我们从伍千里、伍万里这对兄弟说起。这两兄弟是《长津湖》的绝对主角,是影片的灵魂所在。可我们很难感受到两兄弟在战争中的成长。
眼面前就有一个参照物可以比较。也是刚刚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中的第一个故事《乘风》,讲述了抗战时期冀中骑兵团的一对父子马仁兴和马乘风的故事。为了掩护群众过河,马仁兴不惜打出信号弹,让分兵探路的儿子发出电台信号吸引日军,用儿子和战友的生命换回了群众的生命。故事结束时,那个在过河船上生下孩子的妇女告诉马仁兴,他怀中的孩子名叫乘风时,我的泪水涌出了眼眶。
《长津湖》中7连指导员梅生说的一句话被很多人引用:“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吧。”伍家三兄弟前赴后继的故事,本应该是这部影片的主题,是这段话的最好注解。父子情和兄弟情都是战争题材文学艺术作品非常喜欢讲述的故事,但讲好故事需要有细节。同样是吴京演的,《乘风》中的父子情和《长津湖》中的兄弟情相比,后者显然就要逊色一些。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7连的战士群像。虽然影片给7连战士设计了各自的性格,但却缺少和长津湖战役的有机联系。
比如,很多人说到长津湖战役,都会提到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都会提到数以百计的志愿军战士被冻死冻僵在埋伏地上。所以,当《长津湖》的镜头拍到7连战士埋伏在冰天雪地里时,我以为会展示战士们用顽强的意志对付彻骨严寒的细节,结果镜头只是一扫而过。对炮火连天的战场则恋恋不舍,连绵不断。几乎可以掀翻影厅的烟火爆炸,终于遮盖了战场上的主角人物。
再比如,我刚在澎湃新闻上看到一篇对长津湖战役老兵的采访,讲到和美军对高地的拉锯式攻防,讲到残酷战争下双方的战损比,讲到司务长和支部委员为朝鲜老乡家里的一袋土豆差点动起了枪,讲到营长杀了自己的战马给战士们吃。这些细节远比电影《长津湖》生动。这时,我再一次想起了那句名言:“真实永远比虚构精彩。”
在评论《长津湖》时,很多文章写到了“血肉长城”这个词,但影片在展现“血肉长城”形象时却极为薄弱。刚刚穿着单薄的秋装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士,用热血之躯对抗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用步枪、机枪、手榴弹去冲击敌人的坦克、装甲车,这些形象在影片中没有得到充分展示,显然是令人遗憾的。“血肉长城”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70年前无数个7连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胜利。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初期的一场大胜,但却是具有悲壮意义的胜利。影片《长津湖》显然还比较肤浅。什么时候我们的战争片能塑造出炮火硝烟中的伟大的男人形象了,什么时候才能说中国电影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