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如何才能做到以静胜动?

老子曰: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大国者下流”,这里的“下流”不是现代人所说的那种“下三烂”,而是指包容、谦逊之德。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下的河流一路向下最终都会交汇到大海,所以这里老子告诉我们大国的德行就如同大海一样,能够承载和包容一切。

而“天下之牝”,“牝”代表雌性。

《周易》讲雄性为乾,为天,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动力。而雌性则为坤,为地,代表厚德载物的品行。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无论多么猛烈的狂风暴雨、洪水猛兽,或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纷争战乱,只要在大地坤德的承载之下,最终总会化为虚无,这就是静的伟大,也就是“牝常以静胜牡”的道理。

根据这个道理老子引申出了大国与小国相处的外交哲学,他说: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如果大国能够展现出承载天下的谦逊之德,那么小国一定会依附于大国。

我们国家自古一直是地大物博的大国,故而在各个朝代各方小国常有称臣依附。

比如东南亚地区的琉球、爪哇、安南等;朝鲜半岛一代的例如高丽、高句丽,乃至后来的朝鲜;西北部的龟兹、姑墨、温宿、大月氏等等。

而同样如果小国能够效法坤德,也同样能够成为大国。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文王,商代末期周文王的封地不过一百里,一百里的土地现在看来甚至都没有一个小县城大。

但文王父子能够勤于政事、教化安民,以至于各方百姓都慕德而来,最终成就了周朝八百年天下。

不过我们研究历史就会发现,小国与大国的关系虽然很单纯,但却是非常不稳定的。

就比如东汉时期,西域五十多国与大汉的关系便错综复杂。

当时班超第一次出使西域,达到鄯善国的时候便感受到了这种关系的复杂。

刚见面的时候鄯善国王对班超一行人非常友善,可很快又变得冷淡,后来班超才意识到北匈奴的使者也来到了鄯善。

好在班超当机立断火烧了北匈奴使者,这才真正震慑了鄯善国王,最终鄯善国归顺大汉。

后来班超又去的例如于阗、疏勒等国也是如此,这些小国夹在大汉与匈奴之间,始终在左右摇摆,不知该如何取舍。

正如老子总结的一样: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二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其实大国对待小国,就是想让其臣服,定期进贡朝见。而小国归顺大国,也无非是希望能够得到庇护,以求生存。

所以再看班超,他深懂老子的这些外交原理,一方面杀伐果断,在西域各国树立大汉威望,另一方面始终在对西域各国阐明利害关系。

并且他始终与西域的百姓在一起,帮助他们抵抗匈奴,甚至皇帝调他回去他都拒绝。

所以三十多年的时间,班超成功招抚西域五十多个小国,收复被北匈奴控制的大片西域土地。

也因此西域各民族与汉朝有了深入的文化思想交流,西域那些未开化的百姓接收到了来自汉文化的洗礼。

可以说正是因为班超的作为,新疆一代正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这千秋之功的成就,不离老子的这个外交原则。

而后来班超年迈回归故乡,接任他的任尚不听班超临走时的劝诫,不深入了解西域风土人情,时常以大国之态强压各西域小国。

结果不到四年的时间,各小国纷纷叛变,班超多年经营换来的民族友情和西域地区的和平稳定毁于一旦。

这正应了老子此章结尾“夫二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大国应牢记“下流”之道,如此方能各得所欲,互利共赢。

这些历史的经验,无不验证着老子的思想,不得不感慨老子思想的伟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