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的代价:断舍离

美国人乔舒亚贝克尔曾经是个牧师,不知怎的整了个叫《成为极简主义者》的电子杂志,一跃成了全球倡导“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领军人物。这位前牧师出过两本书,一本叫《极简主义之家:简洁房间指南》,另一本叫《极简: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贝克尔把极简主义定义为:“有意识地提升我们最重视的一切,摆脱妨碍它的任何东西。”简单来说,这位前牧师主张通过舍弃物质实体的东西,来得到丰富的生活。其实贝克尔的所谓“极简主义”生活,无非是反对消费主义,降低物质欲望,尽可能少的物质生活,把注意力集中在家人、朋友及真正“充满关爱的人际关系”上,享受闲暇和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公益事业。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贝克尔在书里用了大篇幅来教人们怎么扔东西,怎么克服物质欲望,怎么拒绝消费欲。但是本质上除了成功学色彩的渲染和鼓动,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其观点也逻辑不通——难道只要把东西扔的一干二净,变成穷光蛋,就自然而然会追求心灵满足、慷慨大方、充满希望和精神高尚的生活吗?这种想像出来的因果关系,让这本没多少实际内容的小册子,怎么看都像是形式主义包装出来的鸡汤文和传销广告。

还有一位很著名——山下英子,这位鼎鼎大名的女士可是比贝克尔还有影响力,就连“断舍离”这三个字也来源于她。2009年山下英子出版了她的作品《断舍离》,并在2011年造成相当的影响,随后又火遍了全世界。山下英子也就终日跑来跑去,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扔东西。

“断舍离”的概念很简单,“断”——断绝购买实际上并不需要东西的欲望。“舍”——舍弃家里的那些多余而无用的东西(作者所给的标准是,一件东西你拿起来会不会怦然心动)。“离”——脱离对拥有物品的执念,用空旷创造自在空间。作者强调“断舍离”的主角是人而不是物品,核心是让人思考“物品和自己的关系”,而行动时间永远是现在。通过不断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最终获得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重新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进而改善精神世界。

显然,山下英子所持有的其实也就是类似于“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她也认为只有拥有更少物品,只有扔掉所有不必要的物品,人才能自我解放。换言之,山下英子的观点与贝克尔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虽然《断舍离》的内容比贝克尔的精致。可即便如此也更像一本整理房间指南,而山下英子本人也据说是唯一的一个“杂物管理咨询师”。

对于人类囿于物质欲望的警告古已有之。两千多年前伊壁鸠鲁就说过:凡不能满足于少量物质的人,再多的物质也不会使他们满足。而爱因斯坦则直接将物质欲望称为“猪栏的理想”。学者大咖普遍的观点是,畸形的财富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现象,是人不自由的表现。物质从来就不应该是生活的目标,那只是人类贫乏大脑的误解。所以不管是古代学术经典,还是古今中外的宗教典籍,都推崇简单质朴的生活,而将过于沉溺物质财富视为一种罪过。只是,没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抛弃了肉体的和物质性的欲望,就必然能够得到满足和救赎。

对人类来说,私有制出现后,拥有物品的欲望就不曾变过。物品既是生活所需,也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对每一个人来说,他所拥有的东西,都不仅仅只是物质本身。因为人类从来就生活在群体之中——“脱离城邦的人,非神即兽”。所以每一件旧物都是一个回忆,每一件物品都可能代表另一个人。即使是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旧物,也都是触发曾经记忆的开关。即便是物品本身没有价值,它也可能因为我们的点滴记忆拥有了纪念的属性。旧物总是关乎旧情的,丢掉旧物与舍去旧情,割舍旧物与抛弃过去多半同在,于是,扔东西也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就像代表曾经美好爱情的信物,如果选择丢弃,也基本代表了对旧情的割舍。

割舍过去根本就不可能是简单的“断舍离”。“断舍离”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总是要追求些什么,可人从出生起就与身边的一切结下不解之缘——包括物品——就像大海中的小船。小船既承载我们,也把我们困顿在方寸之间,向往大海也意味着要舍弃小船。“断舍离”就是要我们学会割舍已然存在的牵绊与联系,追求更广阔的天地,实现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意味着你为了某种追求割舍身边的拥有。换句话说,你希望的生活必须以某种失去为代价。这个过程将在你的心上留下诸多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所谓“断舍离”,就是斩断牵绊、抛弃过去、冷酷无情和毅然决然。

“断舍离”是穿着天使衣裳的恶魔。那不仅仅只是把物品丢进垃圾袋,轻轻松松眼不见为净那么简单。因为每样物品背后都有过往和人,丢掉物品也就同时割舍掉了那些过往和那些人的牵绊。所以“断舍离”从来不仅仅只是自己的事,因为每一个牵绊都是人的牵绊,每一个过去都是情感的过去。于是,你多半只能咬紧牙关以残忍态度来处理那些美丽温情的记忆。你必须伤害和摧毁,必须像刽子手一样杀掉它们,必须用众叛亲离换取孑然一身,必须像恶魔一样负上背叛的诅咒,并永远承受这诅咒的啃噬。

没有人能跟过去友好告别。指望着用道歉、真诚和坦白求取对方的释然是虚幻的,因为抛弃必然带来的伤害是无法由施害者抹除的。就像刽子手的怜悯怎么可能让断头台上的死刑犯安心呢?不仅如此,道歉甚至还透着虚伪的气味,就好像只要道过谦就不用负责了一样,被道歉者被迫原谅,如果不原谅就成了被道歉者自己的问题。于是道歉者就能轻轻松松卸掉负担,仿佛把所有罪恶感加诸在被道歉者的身上,然后了无牵挂的一走了之。

所以当你准备抛弃,你就不可能与被抛弃者友好告别。可遗憾的是,人都渴望心无芥蒂和了无牵挂,于是抱着希望,带着真诚,希望着完美的收尾。只可惜,这种希望多半只会再次与往日纠缠在一起,于是既不能断,又无法舍,也不能离,把事情越搞越复杂。

有的人选择“断舍离”,但抛弃的并不彻底,例如与分手的恋人做朋友。这也是不可行的。这就像种疫苗,没有哪一种疫苗保证自己百分百没有风险,只是因为生病风险更大,所以才会选择风险小得多的疫苗。但是有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你周围的人全部接种了疫苗,那么这种疫苗所防范的疾病就无法在你周围存活,所以你即使不接种疫苗也是安全的。就像那种不彻底的“断舍离”,你抛弃了过往的牵绊,拥有了你的新生活,可同时又能够从被你抛弃的对象身上获得过往的满足,这是一种事实上的不道德。

“断舍离”是一种手段,那是做出对自己最好选择的手段,而这种手段是以被你抛弃的他人的无助与痛苦为代价的,它不可能用道歉、真诚、坦白和善意哪怕消解一点点伤害,没有任何办法缓解这种痛苦和无助,你也不可能得到安心和愉快。“断舍离”是追求自我的代价,是背负罪恶的宿命——如果你立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话。

“断舍离”永远与内疚、失落和罪恶感相伴,没有例外。

但即便如此,任何事,如果要做就只能做的彻底,包括“断舍离”。当断不断,即便只是心存善念,最终多半给对方带来更大伤害。

所以,如果你选择“断舍离”,如果你真诚在乎对方,那么就只能选择自私,然后用一辈子去承受你伤害了他人的罪恶感。如果你选择“断舍离”,那么就要同样懂得承认自己的自私,也要懂得背负上罪恶感,而这是你继续过自己人生必须支付得代价。

这才是真正的“断舍离”。

《时光机》是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执导的第七部电影长片,坦荣瓜塔纳利电影的内核一般都离不开对当下泰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关注,《时光机》也是如此。故事以“断舍离”的六步法则为章节,描写了瑞典深造归来的Jean回到泰国,立志将北欧的极简主义哲学贯彻于生活中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