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吕不韦列传
“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吕不韦列传
[导读]
本传记选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册四2203-2210)。
说到吕不韦,多数人会想到他的《吕氏春秋》,并带着这个感觉来读他的传记。其实不然。本传记固然记了吕不韦集门客著《吕氏春秋》一事,且有“一字千金”的成语流传,但它主要记录的是吕不韦如何“奇货可居”,由商人而从政,因为“钓奇”而成为秦之“仲父”,以及最后因为种种牵连与怀疑而被迫服毒自杀。
吕不韦凭其商业眼光,成功的由从商而从政。战国时期,商人虽然“富”但不“贵”,所谓“士农工商”,它排在最后。吕不韦是个成功的商人,他不满足于“富”,他还要“贵”,于是用做生意的手法相中了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公子子楚。子楚为秦太子安国君二十几个儿子中排行居中的,母亲夏姬又不受宠,所以继承王位的可能性极小;且在赵国为质,生活困窘,日常开支都左支右绌。然而吕不韦用商人发展的眼光发现了子楚的价值——安国君宠爱的妃子华阳夫人无子,子楚如认华阳夫人为母,就有可能成为太子。为此他作了一番经营:首先给予子楚千金,让他结交宾客,传播名声;其次用五百金购买奢侈品,进献华阳夫人。他接近华阳夫人颇有步骤,先是接近华阳夫人的姐姐,在夸说子楚贤明有智慧、结交宾客遍天下的同时,突出他“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的深厚情感;同时借姐姐之警示华阳夫人“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并告知以子楚为子,可令自己在“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后……终不失势”。认子楚为子,不仅利子楚,且于己有利。于是枕边风一吹,子楚的运就不一样了:既为太子,又赏赐不断,吕不韦正式为太傅,于是“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
依《史记》所载,秦始皇倒还真是吕不韦的儿子。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了安国君的太子,身份的变化让他看到吕不韦的姬妾也开始垂涎;而这赵姬归子楚时已有身孕,表面是子楚的孩子,实则是吕不韦的儿子。吕不韦被始皇尊为“仲父”,其实不是干爹,是亲爹;秦始皇逼死吕不韦,其实是逼死自己的亲爹。吕不韦弃商从政,不仅舍得钱,也舍得女人,终于换来了子楚为庄襄王后“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的风光——投资完胜。
对于始皇母亲在庄襄王死后仍有旧情,“时时窃私通吕不韦”,我能理解;对于吕不韦献大阴人嫪毐以及嫪毐的强大本领,却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贫则奸邪生,富更生奸邪?富贵能移,饱暖思淫,色荒禽荒,玩人玩物,皆富者贵者所能为乐为惯为!而嫪毐最终三族被夷,也当是情理之中的事。
吕不韦被逼自杀,源于权势太盛。始皇责难说:“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他从“功”“亲”两角度对吕不韦进行否定。嫪毐之事牵涉到吕不韦时,“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前曰“欲诛”后曰“不忍”,其实始皇是想杀吕不韦的;但许多“宾客辩士”为吕不韦游说,摆出了“其奉先王功大”的原因,此时的秦始皇只能忍;但吕不韦回到河南封地后,“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不是丞相了,吕不韦的权势仍如日中天,此时威慑到始皇的地位,终于忍不下去了。始皇虽然作出的决定是吕不韦“与家属徙处蜀”,盼望的结果也许是吕不韦自杀。让百姓诸侯知有吕丞相而不知有秦王,光环盖过主人,这是吕不韦死的最根本的原因。
《吕不韦列传》一文,政治权术大揭露,宫廷秘事大曝光,读之令人战栗而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