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上海岁月丨袁朝凤与“四海春”饭庄

袁朝与“四海春”饭庄

中举

畸形发展的三镇商业带动了饮食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时间,饭庄临街而立,官僚政客、富商巨贾,进进去去,花天酒地。在这众多的饭庄中,论规模名声之大,汉族首推“三合楼”,回族当属“四海春”。

“四海春”主人袁朝凤,1916年生于太和县肖口教门庄,家境贫寒,祖代以租种他人田地为生。1929年,年仅13岁的袁朝凤不忍家庭饥寒交迫的佃户生活。只身来界首投奔以卖馍为生的姐夫张玉林,姐姐给他六七元作本金,购些“哈德门”、“四德飞”香烟,挎个小筐走街串巷流动叫卖。当时的民百姓很穷,一些烟民多以“旱烟袋”、“水烟袋”吸食土制烟丝,吸食香烟者很少。袁朝凤从早到晚只能卖一两元钱的烟。晚上回来把钱交给姐姐,吃点饭稍事休息,然后挎着一筐姐夫蒸做的黄豆糁子馍,沿着河堤,来到河下苦力最集中的地方叫卖,那里有很多来自黄泛地区的逃荒者,这种馍价钱便宜又耐饥,大受穷苦人的欢迎。

1836年袁朝凤之父袁世晨忍受不了家中被剥削的苦难生活,携妻带子来界首教门街租马云生的草房两间作为生活居处和作坊,以炒花生、炸麻花、做大馍和包子为业,勉强维持七口之家的艰难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沿京沪和陇海线上的重镇相继沦陷。偏安一隅的界首三镇一时间商旅云集,豫东、皖北一带黄泛区民亦蜂拥而来,使界首三镇商业和人口急剧发展起来。已长大成人的袁朝凤不甘寂寞,于1940年与其兄袁朝宾筹资20元钱,共同接收了其舅父李洪言在西向义街开设的濒临倒闭的“四海春”饭庄。续租郭汝训门面四间,后院草房六间,设单桌六张,继续经营“四海春”,以卖壮馍和面条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乡下进城的农民,过往的小商小贩及城镇随便就餐解饥的贫民,一碗素面0.025元,一斤大馍0.08元,毎天接待食客100人上下,收入三、四元,也堪称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了。后来袁家兄弟鉴于就餐者络绎不绝,即请来沈庄汉族厨师徐柏炒些豆芽、豆腐及清真荤菜供给来客食用,很受百姓们的欢迎。这时的袁家兄弟十分辛苦,不仅要采买蔬菜、面粉和牛羊肉等佐料、配菜,还要为客人端盘子端碗、涮锅洗碗倒泔水,但他们的钱挣得多,家中的日子也宽裕些,心里也惬意了。此时在界首、皂庙两镇占有门面挂牌经营饭庄的尚有“同乐轩饭馆”、“马仁生饭馆”、“李道正饭馆”,丁毛饭馆和“四海春”五家。在两镇以卖馍、包子、饺子等经营小吃的回族同胞中,有刘书端饺子铺、马仁静馍铺、马元保丸子汤锅、杨明轩馍铺、李庆叉馍铺、李天榜锅盔铺、李道本荤糊辣汤、马同道和老丁的素糊辣汤等十四、五家,且风味独特,在界首三镇形成了回民系列小吃体系。

在饮食业激烈竟争中,大家都在努力增加花色品种和风味特色,年富力强、聪明好学的袁朝凤,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市场竟争,兄弟俩决定再投资100元,修饰扩展了客房,开设雅座至10张桌,并且特地从太和县聘请了名厨杨新掌勺,姓王的专司改刀,招收一名“响堂”(马义才)和两名徒弟。这时的袁朝凤在炒制荤菜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他博采诸家各厨之长,认真地研究了北方人的口味和回族人的饮食特长,创立了“四海春”的独特风味,受到了界首三镇各界群众的欢迎。他们不仅大量地供应过往客人就餐,还向界首三镇各大商行、店铺和机关团体送菜,不仅可以烧制山珍海味,还可随手蒸炒时令熟菜、拼凑凉盘,八大、八小、十六盘子等传统花色全席,预订者应接不暇,用盒子按时送到主人家中。素四菜一汤,九盘六碗的小席也供应,且荤素搭配,冷热适宜,鱼肉皆备,味道可口,色鲜味形道地,价钱公道,童叟无欺,深得界首三镇群众的称道。袁朝凤的拿手名菜有:“糖醋溜鱼”、“红烧牛肉”、“红烧鱼”、“炒鸡爪”、“鸳鸯仔鸡”、“八宝鸡”,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其中“红烧牛肉”、“红烧鱼”凡居住在界首三镇的群众大都吃过。

这时的“四海春”,已不再供应面食,专事菜肴制作,并且价格公道,盘丰碗满。平席(十菜八盘)5元,海参席(十二菜十二盘)8元,鱼翅席(十六菜十六盘外加二套点心)16元。客人如果见席面丰盛有意多付给些钱,余额不论多少全部给锅上师傅和店中学徒,作为小费由他们自行分配。因此“四海春”饭庄的主仆团结,上下一条心,使生意持续兴盛不衰。他们的席往西送到张庄,往东送到蔡庄与顺河街之间,十八、十九条街的商居平民和商会、镇公所等机关。不论谁家有了红白喜事,或来了高朋贵宾,或宴请挚友,“四海春”一贯遵循客人预约时间,按时把席送到府上,受到官府、商贾和平民百姓的欢迎。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大批商旅相继出走他乡,界首三镇的人口剧减,商业凋零,一些饭庄相继倒闭,至1946年界首三镇的回民饭馆只有“四海春”和“沙广福饭馆”两家了。此后“四海春”也逐渐衰落下来,袁朝凤辞去了所有雇员,“四海春”和“沙广福”饭馆,相继关闭,袁朝凤改以宰牛为业。1948年袁朝凤顺应广大市民的需求,支锅垒灶,重操旧业,在解放大街南首重开“四海春”饭馆,租赁门面楼上楼下两间,设三张单桌,以蒸炒菜为主,还聘请了张守禄专司面条和锅盔,招待往来客人。消息传开,三镇人们纷纷前往尝鲜,有些特地把他的“红烧牛肉”买回家中侍奉父母,就近人家来了客人顺便到“四海春”点几个菜,他们会马上送到家中,十分方便。

“四海春”之所以保持常盛不衰,在于他自觉遵循了经商之道。1953年袁朝凤应马义保之邀到合作饭馆工作,1956年走上了合作化道路,1979年由“新农村饭馆”退休。现年81岁的袁朝凤,依然身宽体壮,长须飘胸,神采奕奕,安度着幸福的晚年。

资料来源:《小上海岁月》

(0)

相关推荐

  • 淳安百源:界首东亭溪

    界首东亭溪 民国县志记载:东亭溪,自二都燕源,合一都璇溪,经东亭至溪口入武强溪. 光绪十九年浙江舆图记载,武强溪枝流东亭溪自合公岭发源,至便行桥.项家村.东亭镇,又流至岩村北入武强溪,约30里. 今燕 ...

  • 西来顺—兼具中西餐风味的饭馆

    著名回族学者王孟扬 遗稿 (王老长子王力德先生授权刊载) 在三十年代,在西城新兴的商业区-西单,崛起一家新型饭庄-西来顺. 顾名思义,西来顺是与东来顺相对立的,含有旧俗所谓"打对仗" ...

  • 华州时鹏:读书的那段日子

    那天上午,我到华州区柳枝镇下乡,从镇政府对面一个名叫"四海春"的饭馆经过,心头微微一惊,不免触景生情,勾起了我年少时求学期间的关于这个饭馆的一段回忆,不禁感慨万千. 那是二十年前的 ...

  • 天津社会大哥最爱的餐馆里,装着好几部监狱风云

    跳海大院 狠认真的做不靠谱的事(原创短视频和图文)6小时前 天津市红桥区南大寺一片,是市内较为有名的回民区.有一群人从小生在这.长在这.吃在这,死在这.他们讨厌变通,比起外出闯荡,更愿意将此生的一切聚 ...

  • 小上海岁月丨老界首: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张士友 曹挺   纺纱织布是农村妇女的一项主要劳动,也是农户经济收人.界首四周广大农村的女孩从七八岁起就要学纺花(纱),到了十五六岁就要学织布,从而形成了农村妇女个个会纺花,户户都 ...

  • 小上海岁月丨旻轻:界首琐记(上)

    界首琐记 旻轻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豫皖边界.颍河中游的界首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民党豫皖苏鲁边区政治经济的活动中心,是从敌占区到大后方的通商要道. 为了弄清界首的发展历史,我们曾作过专门调查,通过查阅档 ...

  • 小上海岁月丨抗战前后界首的商业发展状况

    抗战前后界首的商业发展状况 张士友 田耀武 一.抗战前后界首三镇的商业分布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界首镇商业的主要布局:一是沿河沿的海晏街和大义街的盐粮.杂货行业,它是界首的主要商业区和主要的行业:二是南 ...

  • 小上海岁月丨马建忠在界首

    马建忠在界首 魏继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各派势力都把界首当作一块肥肉,企图捞点油水,发国难财,中统.军统特务也插足其间为非作歹.一时间,界首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被国民党反动派搅得乌烟瘴气.同时界首 ...

  • 小上海岁月丨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下)

    图源:<界首市的诞生> 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下) 卢保东 南新街  北起西卫民街丁字路口,南至小南门,现改为南新兴街,南新街仅有零星商店门面,多为居民住户,有几家屠夫,做杀猪.宰牛. ...

  • 小上海岁月丨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上)

    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上) 卢保东   一.刘兴镇的兴起 刘兴镇位于界首城颍河南岸,抗日战争初期,这里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以农业为主,是一个地道的偏僻村落,仅在每年的正月二十九日古庙会上,显得有点 ...

  • 小上海岁月丨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李建军   界首的商业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各方面的变化而萌生发展起来的.仅从界首几易其名来看,除政治原因外,与商业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溯本求源,界首古名"界沟&qu ...

  • 小上海岁月丨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续完)

    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续) 李建军 经营的主要商品和商品来路.去路: 当时经营的主要品种有:京广杂货.纸张.文具.五金.颜料.中西药材.栗炭焦炭.竹木山窑.棉纱布疋,烟草纸烟.食盐.食糖.大豆.麻油.牲 ...

  • 小上海岁月丨南来北往话轮渡

    南来北往话轮渡 张士友 曹挺 颍河穿越界首三镇中部,南岸为刘兴镇,北岸为界首镇,皂庙镇,民国26年(1937年)颍河上渡口有四个,位于东门外.信义门.大义门.向义门西侧,当时驳渡业不很发达,只有向义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