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打卡罚款200元,逼走优秀员工后才明白:管理的最高境界,就4个字!

有个朋友,在一家公司做市场总监,脾气暴躁,为人严苛。

他是个工作狂,如果员工达不到他的预期,就会被骂得体无完肤,不管你是男员工还是女员工。

正是凭着这种管理风格,几年来公司业务蒸蒸日上,部门也发展到了一百多人,老板更是日常嘉奖。

这也让他对自己的管理哲学深信不疑,对员工更加严厉,一切按制度办事,任何人都没有例外。

只能说物极必反吧,最近终于出事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他的坚持下,公司一直实行严格的考勤打卡制度,他甚至给人事部门下达扣罚指标,一年的扣罚额度不低于5万元。

小许是老员工,踏实又勤奋。最近经常加班,有一天因忘记打卡被罚了200元,当他去找我的朋友申请豁免时,不出意外地被臭骂了一顿。

小许心里愤愤不平,反驳道:按公司制度,我确实忘记打卡,罚款我心服口服。但公司也该赏罚分明吧?这段时间为了公司的业务,我天天加班,周六日都没有休息,每次都是打车回家,这又该怎么算?

朋友怎么也没想到,平时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的小许会顶撞自己,又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一通。

没想到第二天小许就辞职了。

本来一个人辞职,他也没当回事,但紧接着的半个月内,陆陆续续离职二十多人,大都是骨干。

这下他慌了,赶紧找HR商量对策,却不曾想反而被HR大倒苦水,说最近很多员工投诉公司的管理制度,人事部正忙得焦头烂额。

他只能哑口无言。

01

企业究竟能不能罚款?

很多人上班都应该被罚款过。

那么,公司到底有没有权力进行罚款呢?

首先要确定罚款这一行为的性质。从法律上而言,罚款是剥夺公民财产权的行为,属于财产处罚范畴,其实质上是一方对另一方经济资源的单方剥夺,这种剥夺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就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罚款处罚实行罚款机关与收缴罚款机构分离的制度。除按规定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因此,只有行政机关才有罚款的权力,私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本身于法无据,无权做出罚款的决定。

至于企业有权罚款的法律渊源——1982年《企业职工奖惩管理条例》法律依据早已于2008年废止。

如果公司一定要罚款,也只能扣除当月奖金,而且最终的工资不得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02

管理到底要不要严苛?

现在很多销售型的公司都崇尚狼性文化或者军事管理文化。

这种管理模式,在管理学上还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称,叫鲨鱼法则,听起来霸气,其实只会造成企业混乱。

什么是鲨鱼法则?

管理者对员工缺乏同情心,傲慢、严厉,无视下属的要求,只罚不赏,不接受批评,强调和要求员工忠诚,对员工过于苛刻,压抑员工的技能,对员工的新见解不感兴趣,疏远员工,与下属保持距离,只关心业绩,任务成果至上。

它讲究的是君主式管理,管理层次等级分明,自上而下惟我独尊,追求权力,极少授权,甚至滥用职权,独享工作计划和目标,在整个组织中,居高临下。

这是一种过激的管理方式,一不小心就会玩火自焚。

前公司有个同事连续加了七天班,中间有几天干完活忘了下班打卡。等到发工资的时候,才知道因为漏打卡被扣了1000元。

他去找HR,HR回复他:当月的补签次数已达上限3次了,剩下的只能按照缺卡旷工一天处理,并扣除三倍工资。

这完全没道理啊,辛苦加班不给加班费,偶尔忘记打卡却被扣那么多钱。

于是,他去找老板理论。老板更加振振有词:公司制度明文规定,多次缺卡就是要扣钱。有制度不执行,这公司还能继续开下去吗?

加班不给加班费,考勤却严格执行,稍不注意就会被扣钱,相信很多职场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作为员工确实应该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但如果公司如此不近人情,也不能员工辞职走人。

所以,公司管理不是不能严格,也不是不要规矩,而是不要把“严格”作为工作的管理重点,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更不要只罚不奖,失了民心。

03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任务不是管理人而是领导人,是发现每位员工的长处,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予以培养,激发、释放员工的潜能。

每天盯着员工,催逼他们,是很难将员工的潜能释放出来的。只有当员工有清晰的目标认同、组织认同,甚至是对老板的认同,才愿意自动自发,全力以赴的去工作。当员工超越你的要求时,那么员工的潜能就释放了。

老一套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不适用于今天了。

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不是不管理,而是转变员工的思维,从被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是一套让员工们自觉自愿,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主动协助同事,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机制。

想要实现无为而治,领导者就要懂得职权分离。既能为下属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又能为自己减压,这样管理者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企业的未来和经营的方向。

企业只有做好以下3个方面,才有无为而治的前提。

一、运行良好的企业制度

好的管理都是靠制度,而制度的背后体现的是智慧和思想。

如今华为的伟大众人皆知,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在任正非眼里,华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顺畅的管理运作体系,不仅是管理者管理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前提,也是为管理行为进入无为境界做好铺垫。

二、健全公平的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HR们的重点工作之一。

让员工从被动做事到主动做事,激励是最主要的因素,企业制定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

企业可以通过短期、中期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长效激励员工的目的。

三、健康包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由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次构成,具体包括了企业的文化理念、企业精神的建设情况、企业的历史、企业的制度以及企业所涉及的文化环境等内容。

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使员工与企业保持同频,让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逐步将自己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统一。

健康包容的企业文化是引导管理行为从“有为”到“无为”的重要桥梁,是登顶管理巅峰的必备路径。

04

写在最后

无为而治是道家最核心的思想。

领导者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是所谓的道德自然,办事顺应民心,不横加干涉自己的主观意志,做到量力而行,使之最后出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局面。

无为而无不为是指领导者自己并不做什么事,但所有的事情都在领导者的计划之中运行着。

这意味着领导者是无为,具体负责实施计划的下属应该是有为的。

也就是说最好的领导人是当你在领导别人的时候,别人却不认为你在干预他。不争善胜表示,从表面上看,自己不去争什么,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好的。

领导者清净不争,少私寡欲,尊重竞争者及下属,才可能实现领导的长久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