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01

作者: 钱文忠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字数:350K

类别:古典、国学、工具、文学……

关键词:三字经、历史、启蒙教育

豆瓣评分:8.3分;1000人评(实际上这本书有好几个版本,我看的是2015版的,最早的是2009年出版的,分上下两册,加起来1000人评价,评分还是比较高的)

02

笨蛋书评:

《三字经》虽然流传至今,尤其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几乎人人会背。但是遗憾的是,已经没有多少人去重视它了。

这是从宋代一直传到现在的一部经典启蒙读物,到现在大约一千年左右的时间,依然还有强大的生命力,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朗朗上口”的原因。

不说《三字经》本身,就说我读的这本书,我觉得做父母的都应该读一读。

我们当代人不重视《三字经》,不重视文言文,不重视国学经典,并不是因为这些东西不好,而是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太过庞大,已经失去了筛选的能力,只凭几秒钟的初步印象,去评价一个事物的好坏,然后做出决定,这其实很可怕。

因为好东西,往往是需要细品的,所以你看似选择很多,实际上却失去了更多。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其实都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身边太多的家庭,为了孩子的成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他创造良好的环境。勒紧裤腰带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找各种关系让孩子去一个好学校。

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家长本身不学习,连明辨好坏的能力都没有。现在的资源太丰富了,你想找任何东西,都有一大堆选择等着你,这些选择必然有好有坏,而你很可能完全不明白该如何选择。

比如说,这本几十块钱的《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大家都视而不见,其实我觉得,用好这本书,尤其是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这本书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有什么好处呢?

1,里面有许许多多历史故事,读给孩子们听,很适合当睡前故事,而且传递着一些很重要的价值观。

“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汉代一个叫黄香的人,9岁时就懂得给父亲用体温暖席的故事,这里讲的是孝;

“曰仁义、礼智信”,这一段钱文忠先生讲了一个“情同朱张”的典故。东汉的时候河南有一个人叫朱晖,有一个人叫张堪,他们相交并不深,但是张堪死前曾把自己的妻儿托付给朱晖。而朱晖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张堪死后,朱晖不但照顾资助张堪的妻子和孩子,并且还在适当的时候,把推荐做官的机会,给了张堪的孩子而没有只想着自己的孩子。这里讲的是信;

“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都是讲的古代先哲勤奋好学的故事。

……这些都很适合读给小孩子听——当然我说的不少这几个字,而是这其中的故事,这本书里讲的很完整。

另外,“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这一段钱文忠先生讲了一个“二子乘舟”的故事,令人动容。讲东周时代有一对皇室的同父异母的兄弟,感情很好,其中一位有生命危险,另外一位以身代之,最后双双赴死。这样的故事,即使是大人,也是很受教育的。

2,对中国历史,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整篇《三字经》,有大半的篇幅,就是把中国历史从夏商周开始,到秦汉,到隋唐,宋元,一直到明代结束,全部简要介绍了一遍,而钱文忠先生对里面的许多历史事件进行了补充和解读。

唐太宗曾经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站在统治者的高度来讲的,而我们普通人,似乎不需要知道朝代更替,我们也影响不到了中国历史,那么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够了:我们所有人,爹生妈养,从小受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而家庭教育怎么来的呢?是我们的父母,根据他们的经验,或者他们从别处得到的别人的经验来的。所以无论我们怎样重视家庭教育,它都是天然的受到父母本身的见识和经验的局限的。

而历史,是这个国家的经验。它不是干巴巴的大道理,它真实存在,蕴藏着无数道理。

历史不仅仅有国家兴亡,也有太多的悲欢离合,有太多的人情冷暖,因为国家的历史,其实也是人的历史,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经验和知识。

并且,知道历史,还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知道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承,知道我们中国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伟大民族。

熟读历史有许多好处,这里不再多提,读完这本书,某种程度算是把中学课本中的历史课预习了一遍。

3,深刻地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方法。

这是我们父母最希望给孩子的吧,我想。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里讲的是学习的重要性,人不学习,动物都不如,非常有道理,不需要过多解释。

这里又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说的是汉代有个叫韦贤的人,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最后当了丞相,干了五年之后,以老迈为由,主动请辞,皇帝赏给他100斤黄金。然而这些东西他没有留给他的儿子,只是用来教育子孙,创造比较好的读书条件,最后他的四个儿子都非常成才。

这个故事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里。做父母的,拼命想要给孩子留下一个房子,攒下一笔积蓄,将来娶妻生子;而为人子女的,需要什么东西,都想着问父母要,如果在房子车子这些方面父母没有足够的支持,就容易心生怨怼,大家想想这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可是这是对的吗?

越是那些不读书的人,不学习的人,越被物质条件所局限,并且越不重视精神追求,然后下一代也同样如此,越难以走出这个困境。

我不记得是在哪里听到一个说法,说我们当代人的科技,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人,但是我们的智慧,其实并不如古人。很多人嗤之以鼻。

不管这种说法究竟是否合理,我们了解一点古代的经典著作,很容易发现,我们当代弘扬的许多人文精神,许多核心价值观,其实古代早已有之,本来就是我们的传承,现在之所以要弘扬,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因为我们丢失了许多东西而已。

03

笨蛋笔记:

这本书其实很适合做一个思维导图,用时间轴的方式就很好,不过我是读到最后才想起这回事儿,所以也是一个教训。

可以做笔记的地方太多了,等我做好了思维导图,再跟大家分享吧。

读这本书我花了两个星期,三十多万字,其实用不了这么久,但是我建议大家读的时候,不要只是走马观花,尽量记住一些东西,很有好处的。

说回我们的书法,不用再重申书法史的重要性,当你去读书法史的时候,如果你提前知道了许多历史知识,显然会有帮助,会加深我们的理解记忆,事半功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