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黄埔一期生,20岁升中将,49年跟老蒋逃往台湾,孙女家喻户晓
黄埔军校一直我国近现代军事史上的传奇。在这里学成毕业的诸多名将们,都在未来的数十年间为了理想和坚持在华夏大地上纵横驰骋,上演属于自己的悲喜剧。
刘咏尧在1909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15岁时,刘咏尧加入了黄埔军校,作为同期最小的学员,他希望可以投身国民革命,保家卫国,贯彻共和。
刘咏尧在黄埔军校成立当年就入校学习,自然而然就成了后来“黄埔系”将领口中的“黄埔一期大师哥”。
国民党军队之内是非常重视学历和资历的,往往决定一位将领升迁的最重要因素从来都不是战功和战力,而是师从何人,派阀如何?国民党作为大资本家、大买办的利益集团格外崇洋媚外,反映到军队中就是国外军校>黄埔军校>其他军校资历的诡异逻辑。
例如身为黄埔一期的杜聿明。杜聿明在国民党军中军衔并不是最高,但是却可以凭借“黄埔一期”的威望和过人的谋略在国民党中为众人尊敬,以至到了解放战争后期成为在辽沈和淮海战场四处奔波的“救火队员”。
再例如著名的“法师滚筒”廖耀湘。本身廖耀湘只是黄埔六期毕业“小老弟”,但是因为成绩优异被派送到法国圣西尔军校深造。
喝了一肚子洋墨水的廖耀湘在国民党军中地位超然,军衔晋升速度和军队待遇远超过其他学校毕业的将领。
综上,刘咏尧身为“黄埔一期”生,胡宗南和杜聿明等人的同学,在国民党军队内部级别最高,也最受蒋介石器重。
刘咏尧从军校毕业后,立即作为军中骨干参加了对抗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因为刘咏尧统兵有方,作战勇猛,被国民党军晋升为营长,军中仕途一片开阔。
1925年正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蜜月期。作为我党“老大哥”的苏联也对国民党做了不少援助。
刘咏尧就在此时前往苏联莫斯科的中山大学继续深造,回国之后很快就被晋升为上校团长。
与其他沙场骁将不同的是,刘咏尧身上有很强的书卷气。他除了作战勇猛之外,也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学者。
正是因为刘咏尧这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气质,刘咏尧在之后的军旅生涯中并没有过多的在战场上厮杀,更多的是在后方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和政治工作。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刘咏尧一直都在军中担任如南京中央军校政训处政治总教官、第五军总指挥部政训处主任等职务。可是远离战场却没有阻碍刘咏尧升迁的步伐。在1929年9月年仅20岁,军校毕业5年的刘咏尧就被晋升为中将了。
刘咏尧被晋升和重视不是没有原因的,并非仅靠资历。
其一,刘咏尧是黄埔一期,革命早期战功卓著,在军中能压住场子;
其二,刘咏尧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和军队政治工作,在国民党军中“门生故吏”众多。虽然战功略差一些,但是在中低级军官和后辈将领中威望甚高,在军中一呼百应。
其三,刘咏尧一直都是蒋介石嫡系,在军统前身复兴社中担任中央干事,是蒋介石的心腹。
其四,刘咏尧学研能力突出。1934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训处处长兼职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并在后期撰写了《中国国民党党史》、《政治学概论》、《人事行政论丛》、《经济学概论》等多本学术著作。刘咏尧等于一个人身兼了“枪杆子”和“笔杆子”是国民党内不可多得的通晓军政经的全材,也为他赢得了“儒将”的雅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军牺牲巨大,正值用人之际的老蒋也舍不得放刘咏尧下战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刘咏尧一直担任蒋介石的高级军政幕僚,同时兼任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职务。
如1939年任军政部军官总队长,兼中国农民银行常务董事;1942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委员,兼陆军大学教授;1949年任国防部次长等职务。
1949年年底国民党政权山崩地裂,败退台湾,蒋介石也把刘咏尧接到了身边。就这样刘咏尧继续台湾伪政权中担任陆军中将战略顾问兼台大教授等职务。
随着蒋介石的过世,国民党伪政权放弃“反攻大陆”的虚幻目标,刘咏尧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上,出版了回忆录《九十忆往》等著作。
1993年刘咏尧以中国和平统一协进会访问团名誉团长的身份来北京访问。
因为刘咏尧工作的原因,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他与两个儿子刘纬文与刘纬武关系非常一般。
他两位儿子也分别加入了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在战场上分庭抗礼,不得不说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刘咏尧虽然并不出名,但是他的孙女刘若英却是很多两岸三地人心中的“那杯热奶茶”。
在刘若英口中,自己的爷爷刘咏尧是一个一生贯彻军人作息的人,他不仅对子女孙辈严厉,对自己在享受上也十分苛责。
刘咏尧平时没有过多的娱乐,只是喜欢听《黄埔军校校歌》和《绿岛小夜曲》。
虽然刘若英的曲风总是倾向于婉约哀伤,但是刘若英闯荡娱乐圈从来没有动用过家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