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华丨深沉如海的乡愁(散文)

记忆在时光隧道展开,延伸,搜寻。

温厚故事里的人和事,像一台老式的留声机,发出磁性般的声音;像播放的老电影,看见熟悉的面容。意想中的山水,物景,画面如此逼真。那样遥远,却又很近。

雄伟的南昌八一起义英雄纪念碑下,两位老人相互搀扶。

老妪手抚栩栩如生的浮雕感慨地说:多像我的兄弟姐妹,多像我们的孩子。从浙江绍兴逃难来到江西,是他们给了我安稳的家,江西是我的第二故乡。

稍顿,老妪又说:真想看父亲摇乌篷船的背影啊!真怀念母亲给我扎小辫啊!

老汉兴起,双手模仿摇橹的姿态。

他俩泪水模糊,笑得开怀。

老妪先人一步,与老汉而去,夙愿未了。

五年后,老汉与老妪合葬在一起。临终前,老汉说:这辈子给不了老伴,在另一个世界,我一定牵着她的手,魂游故里。

镜头中,奶奶把对乡愁的挚爱给予对方。爷爷把悔痛的思念,在另一国度,灰骨相伴。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一粒种子,不论生死,惟有衷肠。

乡愁是生机希望,山高水长,春绿花香。

乡愁是枕卧故土,天各一方,梦深情长。

乡愁是情怀记忆,代代相传,孝义颂扬。

当我手执冰冷的扳手,拧紧每一个螺帽时,力道犹如紧攥故乡的泥土。

当我行走在荒郊野外,看见白色的芦苇花纷扬,仿佛像炊烟升起,亲情的味道沁入心扉。

我无从选择出生地,祖籍在南昌,却不会一句家乡话。五十年前,父亲像一朵蒲公英,飘飞在距省城二百多公里外,明朝权臣严祟的故乡,分宜。安家立命。

我的乡音随了母亲。

母亲极具感化力。父亲学会吃辣椒,喝母亲亲酿的水酒。五十年后,父亲的乡音未改,分宜的方言说的顺溜。

我的血脉、发肤是父母给的。我的乡愁多了两道坎。英雄城的南昌,分宜县的白芒村。

穿越时光隧道,岁月之声在四十年前回放。

川流不息的小河丁当响,一个二百来户的自然村,“张”“邓”“赵”“李”四大姓氏,淘洗光阴里的喜怒哀乐。

我喜看外婆拿着木槌在溪边打衣,飞溅的水花,治愈石头的忧伤。

我喜看舅舅拿着铁锤在山上开岩,青筋鼓起,道路延伸去远方。

我喜看母亲拿着弯镰在田间挥割,汗湿衣裳,五谷丰仓。

我至今还能揣摩回味,我奔五十的脊背,骨髓中散发麦粒的清香。

乡愁啊!乡愁。

无论天各一方,音容犹在。生命里的所有,在日夜的梦里,安枕。

常梦,花常开。常思,常安眠。

作 者 简 介

熊志华、男、48岁、汉族、江西新余、工人。江西散曲社社员、江西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协会员。散文发表在《江西工人报》《散文选刊》。散文诗发表在《企业家日报》《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冶金财会》。诗歌发表在《诗影响》《长江诗歌》《新农村月刊》《白露文学》。微小说发表在巜白露文学》。散文入选《中国散文精选》。散文诗入选《2018江西散文诗年选》。诗歌入选《2018江西诗歌年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