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旭丨年浓了,年淡了(散文)
年来了,吐槽也来了。有人说,二、三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也是啊,放眼望去,这年愈发的冷清了。耳朵里没有了爆竹声、眼睛里没有了走街串巷去拜年的红男绿女、鼻子里没有了浓烈的硫磺味儿。连“春晚”也不再是期待,尽管电视机里的气氛烘托得喜庆又热闹,也只是供人们有一搭没一搭的瞅上几眼。要知道,80年代的春晚,人们是可以津津乐道地从第一个节目评论到最后一个节目的。
以前的年谣是这样的:“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尘土;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开始,人们就为这“年”忙活起来。年三十儿的晚上,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窗外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震翻个天,心里最热切的就是盼着看“春晚”了。眼睛里闪闪发亮的热光,恨不能把电视机烧融了。美啊,高兴啊,过年了!
现在可是不一样了。年谣里的那些个事儿,鲜有人做了。年谣,意味着一种程式。现在,谁还能给“年”再编出一套程式?这年,少了的就是小时候的那种仪式感和期待感。还期待什么呢,穿新衣?吃美食?看文艺节目?这些个事儿,平常都做了,过年再做可不就索然寡味了。再看街道上,冷冷清清的,车少人也少。年三十儿晚上,你去北京坐回地铁,绝对“VlP”
待遇,整节车厢里就你一个人。人都去哪儿了?
人都去哪儿了?年根儿一到,中国人的乡愁就浓烈起来。年越近,乡愁也越浓,丝丝缕缕、纠纠结结,缠绕在人们的心头。心中的热望,铺就了回家的路,纵然是山万重、水千条。回家、回家,为白发的父母;回家、回家,为翘首盼望的妻儿。每年这个时节,深深浅浅的儿时的记忆便爬满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袅袅娜娜如一首动听又揪心的歌,萦绕在灵魂深处。“春运”与其说运的是旅客,不如说运的是乡愁。都市再大也盛不下那急切的乡愁、留不住那渴望亲情的心。
这年味儿,这儿淡了,那儿就浓了。城里淡了,乡里就浓了;街头淡了,家里就浓了;社区淡了,景点儿就浓了。想想看,40天里30亿人次在流动,意味着全世界70亿人口中有近一半儿在中国大地上完成了一次位移。有从城市移向农村的,有从北方移向南方的,还有从国内移向国外的。不论怎么移,目的只有一个:和家人在一起。
陪家人去看了大型楼宇灯光秀“锦绣之旅”。在长风商务广场上、在跻汾桥上,汾河两岸的光、滨河东西路的光、汾河里的光将城市装点成了光的锦绣桃源。置身于光与影的激情澎湃中,我看到人们的欢欣和快乐,这是二、三十年前想像不到的快乐。想起刘慈欣说过的一句话:“我童年的世界和现在完全是两个世界”。可不嘛,世界不一样了,年也就不同了。如果小时候的年算是“过年1.0”的话,现在的年可就是“过年2.0”或“过年3.0”了吧。沉浸在低版本的回忆中,确实“Low”了点儿。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强烈的意识到,过年的方式彻底的变了,下一个年怎么过,是要好好规划一下了。是浓,是淡,由你选择。
毕竟,2020年的年就要来了。
作者简介:
李前旭,微信名淡然,男,湖南籍太原人,1967年出生。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供职于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格力-TOSOT杯《美文共享》原创美文大奖赛一等奖;2017年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三等奖。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在岁月长河中捡拾生活的点点滴滴,焙成文字感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