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案例研讨 | 应对孩子抢玩具的3步法,你做到了几步?

如果做一个关于班级里的哪些事让幼儿老师特别头疼的一个调查,孩子抢玩具、告状一定是能进入前三的。中小班的老师们,有木有?

您每天一定会听到至少10次类似这样的告状或争吵:

“老师,他抢我的积木”

“走开,这是我的”

“我要站第一个”

“老师,他不分享”

…..

OMG,老师真的太难了😭😭

何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直接影响着老师的应对方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孩子这个行为背后到底有什么?动机是什么,需求又是什么?

/

“抢”其实是“想玩”

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抢是非常不好的一种行为,这个行为常常意味着自私,小气,不懂分享、不懂事,不听话….事实上,这是我们成人的标准,对于孩子,还在发展中的孩子而言,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是非常冤枉他们的。

孩子起初出现所谓抢的行为时,是压根不知道“抢”是什么意思,很多时候就是“拿来玩”“我想玩”,常常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意图。

因为大部分孩子在家里的习惯是东西都是TA的,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不管是爸爸妈妈的,还是爷爷奶奶的,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喜欢的就是自己的,玩过的就是自己的,甚至妈妈都是自己的。

如果没有及时帮助孩子建立“我的”“他的”等这些概念,孩子到了幼儿园看到想玩的就会自然地拿来玩,这是他们的已有经验。

而这种行为却被成人贴上了“爱抢玩具,不懂事、自私“等标签,这种方式恰恰会让孩子逐渐形成”爱抢”的行为模式:要想玩到玩具就要抢,这样孩子想玩的时候脑子都是“抢”。

/

“抢”背后体现的是

孩子从“我”向“我们”的发展需求

孩子抢玩具背后的需求其实是社交发展的需求,因为抢是在至少两个孩子的互动中才会发生,孩子独自玩是不会出现这类情况,而孩子并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合作。抢玩具是孩子调用已有经验应对新问题的方式,所以是孩子学习合作的契机,体现的是从“我”向“我们”的社交发展需求,是孩子“去自我化”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所以,当出现抢玩具的行为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去纠正或直接告知孩子怎么做,而是支持他们具体感知和体验如何理解他人,和他人沟通,一起解决问题。

/

应对孩子抢玩具

用这三步就对了

结合一个具体抢玩具案例,一起来分析到底如何应对才是对孩子的发展有帮助的。

游戏时间,辰辰和佳佳抓着一辆小汽车,辰辰说:“是我的,是我先拿到的”,佳佳说:“是我先看到的。” 然后佳佳用力的拽辰辰的胳膊,辰辰哇的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第1步:先认同情绪,再解决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常常会脱口而出这样一些话:“怎么了?”“你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回家呀?”或者“不许抢!”“你们两个好朋友,怎么啦?”…

而对于情绪中的孩子而言,这些话往往会激化他们的情绪,因为在激烈情绪中的孩子,不管是询问、要求或事实道理,他们都无法感受到被理解。

孩子出现情绪,无论行为是什么,第一时间先回应情绪,再回应问题。比如可以说走过去,蹲下来,轻抚孩子(孩子愿意的情况下):“好难过呀,你现在特别特别难过。你被拽疼了。”“难过的时候就很想哭,想哭就哭一会吧。”

而且冲突双方的情绪都要给予无条件地认同,即便是打人的孩子,情绪也要认同。将情绪和行为分开,不允许的行为要明确告诉孩子。比如:“生气是可以的,但动手打人,拽人的行为是不允许的,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如果你特别特别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大声叫老师或跺跺脚或者…”

第2步:客观中立地了解事实经过

当孩子的情绪有所平复之后,就可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环节,在这个环节老师常常会习惯性地判定事实。比如,“抢东西是不对的,好朋友要一起玩……”从结果来看,冲突好像是平息了,但在此过程中,孩子并没有从中习得解决冲突的经验,孩子甚至不理解老师让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在冲突孩子冲突的过程中,老师要作为中立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客观中立地去了解事实经过。有时候我们看到不一定是事实,只有支持孩子在他们的水平范围内充分地表达出来,我们才能客观地了解到事实榛真相。

老师可以用“传话筒”的方式。比如:(对佳佳说)“辰辰说他特别特别想玩这辆小汽车,他的停车场里需要一些汽车。”;(对辰辰说)“佳佳说他想用这辆小汽车给娃娃玩。”

在“传话”时,需要把一个孩子的需求意图传达给另外一个孩子,让他们看到行为背后的需求,这就是在支持他们学习表达自己,倾听他人,这其实就是老师在帮助孩子具体地感知和体验什么是“沟通”。

第3步:提炼关键问题,支持协商解决

事实澄清了,接下来就是梳理出真正的问题所在,引导孩子们自己解决冲突了。在这个环节,很多老师会把问题界定为:“谁抢了谁的““谁先拿到的”“谁把谁打了“等行为层面,而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或共同需求——“你们两个都想玩这辆小汽车。”

这个问题的界定,就是在引导孩子从“我们”(也就是合作)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双方共同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从“我“的角度去思考,这就是在帮助孩子“去自我化”。

当然,对于水平较低的孩子,当问题界定之后,孩子提不出解决方案,老师可以给予两个解决方案供孩子二选一。参与了,思考了,体验了,经验就逐渐习得了。

==================

来源:读懂儿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