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林中高调让贤陈东彪的真实意图,结合旭辉组织架构一目了然

艳姐说

房企职业经理人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在哪里?
正荣和中南给到了黄仙枝和陈凯董事长的职位,已经是职业经理人的天花板。
如今,旭辉也用这个方式表达了对老臣的表彰。
01
职业经理人陈东彪上位董事长
9月9日,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董事长变动的公告。公告称,近日董事会选举陈东彪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行使法定代表人职权,任期三年。此外,旭辉创始人林中仍是董事会的重要成员。
企查查信息显示,旭辉集团和旭辉控股(00884.HK)是两个不同的平台。旭辉集团是旭辉的境内主体,其控股股东是香港上市的“旭辉控股”。
本次变动不涉及旭辉控股,林中仍为旭辉控股董事会主席。然而,业内对此次陈的升任还是颇为意外。旭辉是出名的老板强势,林氏兄弟对工作都有很强的投入和主导。业内人称旭辉是“铁打的林氏兄弟,流水的经理人”。那为何此次陈得以升任集团董事长呢?
目前旭辉控股的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林中、林伟、林峰、陈东彪、杨欣。林氏三兄弟仍牢牢把握实际控制权,林中担任董事会主席,林伟为董事会副主席,林峰担任旭辉控股行政总裁。
02
旭辉高调让贤
背后的三点启示
陈东彪先后于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取得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曾担任上海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并担任上海闵行区政协委员。
在加入旭辉集团之前,陈东彪曾就职于万科,担任过万科工程总监、上海万科总经理、董事长。
2013年8月,陈东彪加入旭辉集团。一直做到旭辉集团执行副总裁,负责管理整体运营、工程、采购和成本及长三角区域的业务发展。2017年12月获委任为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2013年加入旭辉的陈东彪是林氏兄弟在旭辉体系内重量级的职业经理人,而陈东彪也投桃报李,在旭辉6年一手帮助旭辉建立了集团研发中心,后期搭建集团千亿架构的运营管控体系,为旭辉引进了大量的万科、龙湖等标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一手帮助旭辉跨进千亿,帮助林氏打下半壁江山。
近几年从龙湖、万科等企业出走了一大批高管,作为职业经理人能做到一个千亿地产集团的董事长,陈东彪必有过人之处,6年的时间,陈用过硬的业绩向老板证明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忠诚、能力与素养;老板让出董事长职位也可以看出在未来千亿之路,职业经理人的作用越来越大,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引领市场。
根据旭辉对外公开表示,本次变动旨在赋予公司职业经理人更多、更大的责任;未来林中的工作则将更聚焦于集团战略层面,推动集团中长期战略和重大项目。
参考正荣和中南,黄仙枝和陈凯两位董事长对两家企业也堪称居功至伟。旭辉的这一做法,也是对老臣的巨大信赖和表彰。
同时,这个高调让贤的举动,对其他老板是个好的表率。这样一来,打破了职业经理人在公司内的上升天花板,对所有有志有才的人都是巨大鼓舞。
毕竟终有放手那一天,提早放下,平稳过渡,反而是让公司能飞的更高。
旭辉老板高调让贤的做法,也给了行业内三点重要启示:
启示一:未来地产行业将是职业经理人管理,老板在幕后。用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
启示二:职位经理人跟对老板,选对平台很重要。遇到肯放权又肯给钱的老板对于职位发展来讲很重要,往往两者之间的默契是通过共事来知道。
启示三:时代在变,老板思维也要变,管理企业也要跟进时代,老板的用人格局往往决定了对经理经理人的命运。
03
猜想:老板让贤,
暗藏旭辉未来人事变动?
最精明的永远是老板,在放权的同时也要学会制衡,千亿的旭辉老板越来越走到幕后,通过战略制定等一些策略性的措施来管理企业,陈东彪上任董事长可能就是老板的用人策略之一。
而这个举措似乎也暗示了潜在的人事变动:一方面可能是给引入新血留出组织空间;长期看,也有二代逐步接班的考虑。
在前一段时间,市场一直传言有明星经理人入职旭辉担任总裁级别高管,如果传言属实,老板可能希望陈东彪与新任职业经理人总裁AB角。

毕竟明星高管的加入对于旭辉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制衡的作用;如果两个职业经理人的优势互补,班子搭配的好,对于老板来说就更赚了,怎么算都是一个划得来的买卖。

旭辉近年来一直被当做组织能力变革的样本来研究。
林中把旭辉“集团平台-区域小集团-项目集群”三级管理体系,解释为“除了投资的经营决策放在集团外,其他权限全部给了区域集团”。
让前台听得见炮火的一线作战组织高效决策(引导精准打击);让中台组织负责标准建设、解决方案全方位赋能(提供充足弹药);让后台组织精英治理、判断形势、把舵战略方向(保障组织不偏航)。
这是旭辉这样的企业规模扩大之后在组织变革方向上的选择。

在旭辉林中看来,未来旭辉更像是一个协会,各个区域是一个俱乐部,而各个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内部的游戏规则,比如集团会做一个项目总协会,对每一个项目总进行评级和培训,来实现项目的正常运营。

目前,旭辉的组织架构图大致如下:

未来,集团将通过“横向做宽、纵向做深”建立动态的组织管控机制有利于适配企业的组织和业务发展。

其中,“横向做宽”是指企业进行外扩式发展,以原所处区域为核心向周边区域发展;

“纵向做深”是指在企业原所处区域内通过成立片区或事业部的形式,最小化业务单元,实现区域的精耕细作,持续增强在本地区域市场的竞争力。

主编:张艳

责编:耿牧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