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孔、揉鼻子,宝宝这些小动作,透露“肺”的大问题
你有没有一个经常把小手指伸进鼻孔里挖挖挖,或者动不动就来回揉搓鼻子的“邋遢”宝宝?
为了纠正宝宝挖鼻孔、揉鼻子的“坏习惯”,家长们花了多少心思?
有苦口婆心劝阻的:“把鼻孔撑大就不好看了!”
有耐着性子讲道理的:“手上细菌多,挖鼻子容易感染生病!”
有变着花样编故事的:“挖鼻孔会长出第3个鼻孔哦!”
还有见一次打一次手的……
一会儿没注意,可能宝宝就流鼻血了。
更有家长担心:宝宝总是挖鼻子、揉鼻子,是不是鼻炎的前兆呢?
在确定宝宝没有慢性鼻炎,不会动不动就打喷嚏、流鼻涕的情况下,那些和鼻子相关的小动作,多半是因为宝宝鼻子干、鼻子痒。
这种情况下,家长除了替宝宝“润鼻”之外,更要注意帮宝宝“润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宝宝挖鼻孔的真正原因
鼻子干,肺有关
宝宝鼻子干、鼻子痒,许多家长第一时间会找寻外部原因。
比如,是不是外界环境太干燥了?空气质量不太好?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
家长对付宝宝鼻子干、鼻子痒,通常的方法,是用凡士林、橄榄油涂抹鼻子,定期清洗鼻孔,保持鼻孔湿润、通畅。
不过,宝宝的鼻子十分娇弱,润鼻的手法粗暴了,会对鼻黏膜造成损伤不说,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也会让宝宝抵触哭闹。
这些方法只是帮助缓解鼻部症状,但无法一劳永逸。
我能够理解家长常心急于“快、准、狠”地解决问题,却往往忽略表证背后最根本、也是最浅显的原因:
宝宝常挖鼻孔,是因为鼻子干、鼻子痒,更是因为鼻子里的“存货”太多!
要知道,鼻屎的前身——鼻涕,是鼻黏膜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分泌物。
它能够抵御外界的病菌和灰尘通过鼻腔进入人体,是宝宝防御机制的一大防线。
所以,宝宝偶尔打几个喷嚏、擤擤鼻涕,其实是一种将裹挟着脏东西的分泌物排出体外的方法。不一定是宝宝感冒了。
可以这样理解:当宝宝体内津液匮乏,鼻子就好比是拧不出水的水龙头,寥寥几滴鼻水,就成为“鼻屎”,附着在鼻腔。
宝宝觉察到有异物感,肯定会下意识地伸手挖。
我常说,宝宝的五脏六腑彼此牵连。其中,“肺开窍于鼻”,鼻子和肺息息相关。
鼻子干,鼻屎多,意味着肺津其实是不足的。
有家长会发现,自家宝宝好像格外“省心”:别的宝宝要哄着才肯喝水,自己家的宝宝总是吵着主动喝水。
其实,这种情况,家长也要留个心眼,看看宝宝是否会有这些小症状:
嗓子干,时不时两声咳,但几乎咳不出痰
口干舌燥,常要喝水
睡醒常有眼屎,耳垢也比平时要多
大便干结
……
如果伴有这些症状,就说明宝宝的肺津匮乏,连带着上焦一起“旱”了。家长就要给宝宝补津液,治根本。
总而言之,家长要能看懂宝宝挖鼻子背后的信号,做到:
▶ 宝宝频繁挖鼻子、揉鼻子,肯定是不对的,家长一定要纠正这个坏习惯。
▶ 宝宝鼻子干、鼻子痒,除了日常生活要多注意,更要重点润肺,补津液。
许教授小课堂
挖鼻子、揉鼻子,会导致鼻炎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挖鼻子和揉鼻子,一般不会是鼻炎的直接原因。
宝宝手上藏有大量病菌。用手碰鼻子,病菌就等于坐上了直通鼻窍、入侵人体的“特快列车”。
即使鼻黏膜没有破损,病菌都会给宝宝的免疫力带来巨大的考验:免疫力差的宝宝,更容易因此而患上感冒。
据《欧洲呼吸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称,肺炎中潜藏的病菌,甚至可以通过挖鼻子进行传播。
一旦呼吸系统的疾病没有好全,总是反复发作,鼻子疾病不断,长此以往,确实有患上慢性鼻炎的风险。
冬春交际,天气回暖
更应润肺、补津液
在乍暖还寒、时冷时热的冬春季节交替时期,很多宝宝都容易体内津液不足。
冬天原本是一个适合养藏的季节。反常气候带来的“温邪”“燥邪”,容易从口鼻入侵人体,使身体出现内热,更加损耗津液。
《温热论》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多关注宝宝的肺部。
在宝宝消化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给宝宝润肺健脾、补津液。
1. 润肺健脾怎么做?
原理是这样:当肺津充足、肺气宣畅的时候,鼻窍就有足够的营养和动力,鼻子痒、鼻子干的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脾土生肺金,宝宝调理肺部的时候,别忘了脾土也要跟着一起健运。
▶ 注意:
津液亏损原因有很多。
如果宝宝脾胃积食、运化失利,是无法将水液转化为津液的。
这种情况下,补再多的水,也只能在体内积淤成“垃圾废水”,形成“湿滞”“痰饮”。
所以,一切补宜的前提,都是消化功能正常、不积食。
许尤佳教授 推荐
润肺健脾食疗方
杏仁百合粥
材料:南杏仁10g,鲜百合30g,粳米50g。
做法:材料下锅,加水约5碗,大火后转文火煲约1小时。每次吃小半碗,1周1次。
功效:润肺安神,适用于津液亏损、略有干咳的宝宝。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可服,1~3岁喝粥水不吃渣。蚕豆病可服。
无花果莲子水
材料:无花果1个,莲子6g,冰糖适量。
做法:材料下锅,加水约3碗,文火慢炖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为1人份,当日分次服用,1周1~2次。
功效:清心润肺,宁心安神。
适用年龄:1岁以上宝宝辨证服用。
2. 补津液怎么做?
给宝宝补津液,需要家长做到“开源节流”:
一方面“开发水源”,通过饮食的调理,增加脾胃对水液的转化。
另一方面“节制水流”,减少津液的消耗。
“节流”方面,要做到减少津液的消耗,主要不熬夜、早睡早起,形成健康的作息习惯。
“开源”方面,应适量食用滋阴生津的食物:
比如,可以用莲藕、银耳、百合、马蹄等熬汤或煲糖水;或麦冬、藿斛煮水喝,都是可以的。
许尤佳教授 推荐
滋阴生津食疗方
莲藕排骨黑豆汤
材料:莲藕200g,排骨200g,黑豆50g。
做法:排骨过水;材料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10分钟后转文火煲约1小时即可。约3人量,1周1次。
功效:健脾生津。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服用。蚕豆病可服。
所以,如果再发现孩子总是挖鼻孔、揉鼻子,别再骂孩子了,从润肺健脾做起吧!
注意好消化,不让宝宝积食,才是根本!
本期推送就到这儿啦!
看完本期推文,关于宝宝鼻子干、鼻子痒
您都有哪些经验和感受?
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育儿路上,做你身边的儿科医生
看一看朋友们在读什么,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