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

“燕乐” 演奏

宋朝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词,词是为音乐而写的,词的创作最早开始于南朝。隋唐时期兴起一种“燕乐” ,又叫“宴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时演奏。这种燕乐主要是西域的胡乐与民间的里巷之曲融合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也就是说,燕乐带有西域少数民族的风情和民间的通俗性。词就是为燕乐作词而诵,配乐而唱的,只是唱法已经失传。

到了中唐,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把词这种文体引入文坛。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李煜等人,为词体成熟和词的抒情风格做出很大贡献。苏轼是词发展成为“文人抒情词”的最终奠基者,词的“雅化”,也就是词的诗化、文学化完成。后人评价苏轼在词作发展的贡献是:“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打个猎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望月思念胞弟苏辙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朝时期,作为我国古代一种文学体裁的词呈现出全面的繁荣。词作无数、词作家无数、词作的内容五彩缤纷。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宋代著名词人有欧阳修、柳永、范仲淹、王安石、晏几道、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范成大等。

苏轼

宋词从作品风格上,词作家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上承晚唐五代温庭筠、李煜,词风绮丽,遣词造意婉转曲折,多写男女艳情、离愁别绪。婉约派的主要代表有:柳永、晏殊、秦观、李清照等;豪放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用诗文的手法、文法写词,表达山河大地的壮阔,壮志难酬的扼腕。豪放派的主要代表有:范仲淹、苏轼、辛弃疾等。其中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是开创之作 ,他是奠基者,苏轼是豪放派最重要的代表,辛弃疾是豪放派的集大成者。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就像苏轼的词所写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婉约词人有豪放之作;豪放词人也有情感黏糊的名篇。比如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豪情壮语吗?比如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又难道不是凄厉幽怨吗?我读诵了毛泽东公开发表的诗词,毛的作品和曹操、李白、苏轼、辛弃疾等有内在的魂似----一压群芳、气吞山河。但毛泽东1935年10月的《清平乐.六盘山》最后的句子:今日长缨在手,何时捕住苍龙?这就是毛泽东其他任何诗词中所没有的情绪了。如果把毛泽东搁在宋朝,也该是豪放派啊,又都有婉约派的味道。

歌德

我常常觉得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复杂,因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不是可以“线”性分析的,“人”在汉语和英语里,文字书写都很简单,但“人”这个实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时间,他研究了一辈子的“人”,但他死的时候最后说的是:人啊,你这个两足禽兽,你究竟是什么啊!歌德对人的研究是越深入越迷茫。所以我们学习人文科学,只讲一般规律和状况。关于宋词,我卖点私货,在宋词作家中,我最喜欢三个人:苏轼、陆游和辛弃疾。苏轼的才气和那些个作品应该是人见人爱,这是我和大家一样喜欢他的共同理由。除了这个理由,我喜欢苏轼的性格:随遇而安,豁达开朗。陆游和辛弃疾恢复中原,怀抱国家的秉性我喜欢。陆游的《示儿》是中国最著名的爱国诗,国家独立富强是每一个匹夫的愿望和责任。小时候,我妈妈给我们讲日本飞机轰炸我们渠县县城她的所见和恐惧,一直到现在我都心有余悸和愤怒。日本轰炸渠县时,我妈妈才几岁,读小学低年级。妈妈亲眼看见她的一个邻居头炸没了,怀里还抱着个婴儿,那婴儿还在哭泣。后来每当听见拉警报,教室里的小学生都会吓得脸色变青。国家独立富强,人民才有安全感和尊严。陆游有首诗“三万里河东到河,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就有点像抗日战争时期,写我母亲她们的遭遇。2009年整个春天,我脑海里经常出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那样一个画面。我复习到宋朝时,三次给学生讲陆游的这首诗。想象那些骑着战马的金军,在北宋失去的中原大地奔驰,尘土飞扬,烧杀抢掠。人民眼巴巴地望着南方,希望南宋派军队来解救他们,一年盼,二年盼,没有看到南宋军队的身影,多么失望!那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居然考陆游这首诗了,也算瞎猫咬到死耗子。还有辛弃疾,你看他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多么男儿!是多么有血性啊!我喜欢他的豪气冲天。海明威说:人可以被征服,但不可以被打败。关于宋词就说到这里,虽然有限也有偏颇,只要起到导火线的作用就感到欣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