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译注集注-坤(五)

【原文】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今注】黄裳元吉:黄,黄色。周人认为黄色是吉祥之色。裳:黄色下服,《左传》昭十二年:“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文在中:坤为文,六五居上体之中。依五行方位之说,黄为土,居五行之中位,黄在色中亦居中位,由“文在中”思之,或五行方位说在作《象》时已极为流行。

【今译】六五:穿黄色衣服开始即吉最为吉祥

黄色裙裤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象传》说:“穿黄色下服开始即吉”,文德在守中。

“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

【周易正义】六五:黄裳元吉。

[注]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坤”为臣道,美尽於下。夫体无刚健而能极物之情,通理者也。以柔顺之德,处於盛位,任夫文理者也。垂黄裳以获元吉,非用武者也。极阴之盛,不至疑阳,以“文在中”,美之至也。

[疏]“六五黄裳元吉”。正义曰:黄是中之色,裳是下之饰,“坤”为臣道,五居君位,是臣之极贵者也。能以中和通於物理,居於臣职,故云“黄裳元吉”。元大也。以其德能如此,故得大吉也。注“黄中之色”。正义曰:“黄,中之色,裳,下之饰”者,《左氏·昭十二年传》文也。裳,下之饰,则上衣比君,下裳法臣也。“垂黄裳以获元吉,非用武”者,以体无刚健,是非用威武也。以内有文德,通达物理,故象云“文在中”也。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注]用黄裳而获元吉,以“文在中也”。

[疏]正义曰:释所以“黄裳元吉”之义,以其文德在中故也。既有中和,又奉臣职,通达文理,故云文在其中,言不用威武也。

【子夏注】黄,中之文也。裳,下之饰也。柔以文治,中而能通,贵而体正,不敢违背,致君之化也。为臣以之尽道矣。故大吉也。

【集解】干宝曰:阴气在五,九月之时,自剥来也。剥者,反常道也。黄,中之色。裳,下之饰。元,善之长也。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阴登于五,柔居尊位,若成昭之主,周霍之臣也。百官总已,专断万机,虽情体信顺,而貌近僣疑,周公其犹病诸。言必忠信,行必笃敬,然后可以取信于神明,无尤于四海也。故曰“黄裳,元吉”也。

王肃曰:坤为文,五在中,故曰“文在中也”。

干宝曰:当总已之任,处疑僣之间,而能终元吉之福者,由文德在中也。

【朱熹注】六五,黄裳,元吉。黄,中色。裳,下饰。六五,以阴居尊,中顺之德,充诸内而见于外,故其象如此。而其占为大善之吉也。占者德必如是,则其占亦如是矣。《春秋传》:南蒯将叛,筮得此爻,以为大吉。子服惠伯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强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故曰:黄裳,元吉。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且夫《易》不可以占险,三者有阙,筮虽当,未也。」后蒯果败。此可以见占法矣。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文在中而见于外也。

【原文】《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今注】此释《坤》六五爻辞“黄裳元吉”。黄中:六五居中,而有中德。古代以土色为黄,土在五行中居中,故黄色即中色,黄有中之义。正位居体:六五以阴居阳之正位。五为阳之正位,六五阴爻为体。支:肢,指四肢。发:见。

【今译】《文言》说:君子内有中德通达文理,外以柔顺之体居正位,美存在于心中,而通畅于四肢,发见于事业,这可是美到极点啦!

【周易正义】《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疏]“君子”至“美之至也”。正义曰:此一节明六五爻辞也。“黄中通理”者,以黄居中,兼四方之色,奉承臣职,是通晓物理也。“正位居体”者,居中得正,是正位也;处上体之中,是居体也。黄中通理,是“美在其中”。有美在於中,必通畅於外,故云“畅於四支”。四支犹人手足,比于四方物务也。外内俱善,能宣发於事业。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美莫过之,故云“美之至”也。

【子夏注】文在于中者,能通天下之理也。得其枢矣,于何而不利焉。是以为,臣体柔能正大位,扬君之大化也。则美在其中而四肢畅矣。正德于时而天下形矣,举事而可乆也,天下则之以之为业,美之至也。

【集解】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虞翻曰:谓五。坤息体观,地色黄,坤为理。以乾通坤,故称“通理”。五正阳位,故曰“正位”。艮为居,体谓四支也。艮为两肱,巽为两股。故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虞翻曰:阳称美,在五中四支。谓股肱。

发于事业,《九家易》曰:天地交而万物生也。谓阳德潜藏,变则发见。若五动为比,乃事业之盛。

美之至也。侯果曰:六五以中和通理之德,居体于正位,故能美充于中。而旁畅于万物,形于事业,无不得宜,是“美之至也”。

【朱熹注】君子黄中通理,黄中,言中德在内。释「黄」字之义也。

正位居体,虽在尊位,而居下体。释「裳」字之义也。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美在其中,复释黄中。畅于四支,复释居体。

【原文】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今注】其血玄黄:龙血着土后青黄混杂。玄,青色。

【今译】上六:龙战于田野,其血染上土后,青黄混杂。

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郊外,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象传》说:“龙交战于野外”,上六之阴居上,其道穷极。

“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

【周易正义】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注]阴之为道,卑顺不盈,乃全其美。盛而不已,固阳之地,阳所不堪,故“战于野”。

[疏]“上六”至“其血玄黄”。正义曰:以阳谓之龙,上六是阴之至极,阴盛似阳,故称“龙”焉。“盛而不已,固阳之地,阳所不堪”,故阳气之龙与之交战,即《说卦》云“战乎乾”是也。战於卦外,故曰“于野”。阴阳相伤,故“其血玄黄”。注“盛而不已”。正义曰:“盛而不己,固阳之地”者,固为占固,阴去则阳来,阴乃盛而不去,占固此阳所生之地,故阳气之龙与之交战。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子夏注】阴之极而阳战之,曰龙战也。战则两伤矣。阴道极,极斯穷,穷则伤,将复壮,因万物而见焉,故曰于野。则柔脆者枯死,而坚强者内生也。

【集解】上六:龙战于野,荀爽曰:消息之位,坤在于亥。下在伏乾,为其兼于阳,故称“龙”也。

其血玄黄。《九家易》曰:实本坤体,未离其类,故称“血”焉。血以喻阴也。玄黄,天地之杂,言乾坤合居也。侯果曰:坤,十月卦也。乾位西北,又当十月。阴穷于亥,穷阴薄阳,所以战也。故《说卦》云“战乎乾”是也。六称龙者,阴盛似龙,故称“龙”也。干宝曰:阴在上六,十月之时也。爻终于酉,而卦成于乾。乾体纯刚,不堪阴盛,故曰“龙战”。戌亥,乾之都也,故称“龙”焉。阴德过度,以逼乾战。郭外曰郊,郊外曰野。坤位未申之维,而气溢酉戌之间,故曰“于野”。未离阴类,故曰“血”。阴阳色杂,故曰“玄黄”。言阴阳离则异气,合则同功。君臣夫妻,其义一也。故文王之忠于殷,抑参二之强,以事独夫之纣。盖欲弥缝其阙。而匡救其恶,以祈殷命,以济生民也。纣遂长恶不悛,天命殛之。是以至于武王,遂有牧野之事,是其义也。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干宝曰:天道穷,至于阴阳和薄也。君德穷,至于攻战受诛也。柔顺穷,至于用权变矣。

【朱熹注】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阴盛之极,至与阳争,两败俱伤。其象如此,占者如是,其凶可知。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原文】《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今注】此释《坤》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阴:《坤》上六为阴。疑:即凝,有交结、聚合之义。嫌:疑。未离类:《坤》上六虽称龙,但未离开阴类。玄黄:天地之正色,此指阴阳相遇两败俱伤。玄:黑中有赤。

【今译】《文言》说:坤阴交接于阳,阴阳必定会发生战斗,为嫌坤没有阳,所以坤上六爻辞称“龙”,然而此爻又未曾离开阴类,故爻辞称“血”。这“玄黄”,是天地的杂色,天色为玄,地色为黄。

【周易正义】《文言》曰:阴疑於阳必战。

[注]辩之不早,疑盛乃动,故“必战”。

[疏]正义曰:此一节明上六爻辞。“阴疑於阳,必战”者,阴盛为阳所疑,阳乃发动,欲除去此阴,阴既强盛,不肯退避,故“必战”也。

为其嫌於无阳也,

[注]为其嫌於非阳而战。故称“龙”焉。

[疏]正义曰:上六阴盛,似阳,为嫌纯阴非阳,故称“龙”以明之。

犹未离其类也,

[注]犹未失其阴类,为阳所灭。

故称“血”焉。

[注]犹与阳战而相伤,故称血。

[疏]正义曰:言上六虽阴盛似阳,然犹未能离其阳类,故为阳所伤而见成也。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疏]正义曰:释“其血玄黄”之义。庄氏云:“上六之爻,兼有天地杂气,所以上六被伤,'其血玄黄’也。天色玄,地色黄,故血有天地之色。”今辅嗣注云“犹与阳战而相伤”,是言阴阳俱伤也。恐庄氏之言,非王之本意,今所不取也。

【子夏注】阴,纯阴者也。虽盛衰之无尽穷也,故为治之主焉,为君道焉。在于四时而消息则迭兴,而未始相离也。阳极则阴生,其中阴极则阳复其中,至于交会,则有进退之事。阳胜阴,理固然也。阴胜阳,悖之道也,故称阴老而乾战焉。坚氷之至也,阴之盛,阳惮而疑,故战也。勿以阴盛而谓之无阳乎,阳潜而运,乃在中也。虑其将来,疑于无阳也,故称龙焉。外由阴也,故内称血焉。战而两伤,故云玄黄之杂色也。

【集解】阴疑于阳,必战。孟喜曰:阴乃上薄,疑似于阳,必与阳战也。

为其兼于阳也,故称龙焉。《九家易》曰:阴阳合居,故曰“兼”。阳谓上六,坤行至亥,下有伏乾,阳者变化,以喻龙焉。

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荀爽曰:实本坤卦,故曰“未离其类也”。血以喻阴损也。崔觐曰:乾坤交会,乾为大赤,伏阴柔之,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荀爽曰:消息之卦,坤位在亥,下有伏乾,阴阳相和,故言“天地之杂也”。

天玄而地黄。王凯冲曰:阴阳交战,故血玄黄。荀爽曰:天者阳,始于东北,故色玄也。地者阴,终于西南,故色黄也。

【朱熹注】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疑,谓钧敌而无小大之差也。坤虽无阳,然阳未尝无也。血,阴属,盖气阳而血阴也。玄黄,天地之正色,言阴阳皆伤也。此以上,申《象传》之意。

【原文】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今注】利永贞:贞,正。以大终:阳为大,坤道代替天道终结养育万物之事,曰“大终”。《文言》“地道无成而代有终”。

【今译】用六:宜永远恪守正道。

“用六”这一爻,利于永远保持中正。)(永久吉利的最好征兆。

《象传》说:用六“永守正道”,坤阴养育万物而大终。

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阴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阳转化。

【周易正义】用六:利永贞。用六之利,“利永贞”也。

[疏]正义曰:“用六,利永贞”者,此坤之六爻裛辞也。言坤之所用,用此众爻之六,六是柔顺,不可纯柔,故利在永贞。永,长也。贞,正也。言长能贞正也。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注]能以永贞大终者也。

[疏]正义曰:“以大终”者,释“永贞”之义,既能用此柔顺,长守贞正,所以广大而终也。若不用永贞,则是柔而又圆,即前注云“求安难”矣。此“永贞”即坤卦之下“安贞吉”是也。

【子夏注】柔戒于邪,长正乃利也。故君子之用六也,顺上而保其正,合其刚大而终也。

【集解】干宝曰:阴体其顺,臣守其柔。所以秉义之和,履贞之干。唯有推变,终归于正。是周公始于负扆南面,以光王道,卒于复子明辟,以终臣节,故曰“利永贞”也。

侯果曰:用六,妻道也,臣道也,利在长正矣。不长正,则不能大终阳事也。

【朱熹注】用六,利永贞。用六,言凡筮得阴爻者,皆用六而不用八。亦通例也。以此卦纯阴而居首,故发之。遇此卦而六爻俱变者,其占如此辞。盖阴柔而不能固守,变而为阳,则能永贞矣。故戒占者以利永贞,即《乾》之利贞也。自《坤》而变,故不足于元亨云。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初阴后阳,故曰大终。

(0)

相关推荐

  • 周易注

    上经乾传卷一 坤 坤:元.亨,利一牝一马之贞(1).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2). [注释](1)坤,贞之所利,利於一牝一马也.马在下而行者也,而又一牝一焉,顺之至也. ...

  • 《易经》导读(七)——第2卦《坤》卦(下)

    [原文]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注释] (1)括囊,无咎无誉:"括",结,收束,扎紧."囊",布口袋.处阴之卦, ...

  • 《易经》译注集注-姤

    姤(卦四十四)乾上巽下 [原文]<姤>:女壮,勿用取女. [今注]姤gou:卦名.亦有作"遘gou"者,有相遇之义.卦象一阴五阳,一女而遇五男,故名为<姤> ...

  • 坤卦是什么意思 坤卦白话文详解

    坤卦是什么意思 坤卦白话文详解 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知道坤卦在八卦中代表母亲,也代表顺从,一般来说占得坤卦也是大吉之卦,以下易灵算命网小编从周易的角度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下坤卦是什么意思,坤卦的白话文解析 ...

  • 《易经》译注集注-坤(四)

    [原文]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今注]含章可贞:章,美德.贞,正.○终,好的结果.○以时待发:六三以阴居阳,内藏章 ...

  • 《易经》译注集注-坤(三)

    [原文]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今注]○履:履lv,踏.踩.○履霜坚冰:<三国志·魏志>引作"初六履霜&quo ...

  • 《易经》译注集注-坤(二)

    [原文]<象>曰: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今注]此释<坤>卦卦爻 ...

  • 《易经》译注集注-坤(一)

    坤(卦二)坤上坤下 [原文]<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今注]坤:卦名,纯由阴爻组成.坤,有柔顺之义,象征地.○牝pin马,雌马 ...

  • 《易经》译注集注-渐

    渐(卦五十三)巽上艮下 [原文]<渐>:女归吉,利贞. [今注]渐:卦名,有进之义.<咸>为娶女之占,<渐>是嫁女之卦.归,嫁. [今译]渐:女子出嫁,吉,利于守正 ...

  • 《易经》译注集注-未济

    未济(卦六十四)离上坎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今注]未济:卦名."济"为渡水,引申为成功,未济之义与"既济"相反,指 ...

  • 《易经》译注集注-既济

    既济(卦六十三)坎上离下 [原文]<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今注]既济:卦名.既,已.尽.济,本意为渡水,引申为成功,成就.亨小,即小亨.贞,正. [今译]既济:有小的享通,宜于 ...

  • 《易经》译注集注-小过

    小过(卦六十二)震上艮下 [原文]<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今注]小过:卦名."过"有经过,超过之意.引申为过渡.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