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献血200次!这位教授冲上热搜

 2020年11月20日

16年,献血200次

折合累计84900毫升

冲上新浪微博热搜

带学生玩转课堂

让你坐在珞珈山

看到全世界

活力满满

是“珞珈跑团”的成员

51岁时跑完人生第一个全马

就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兼博士生导师

潘迎春

心怀善意,热血融冰

16年无偿献血200次

  武汉市血液中心,一个平常的地方,却有着一群不平凡的人。
  献血的房间里有一台坐式的、象牙白的采血机器,采血医护人员将针扎进献血者的静脉血管,暗红的血液顺着输液管快速地流进储血袋,工作人员将血袋处理好,然后放进血库中,一次献血就完成了。
  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潘迎春已经经历了200次,折合血量84900毫升,能帮助挽救350人的生命。
  非专业人员可能会对潘迎春献血的经历产生一些误解和质疑。其实,她献的是成分血,主要是血液中的血小板。一般成年人体内血小板含量很多,成分献血几乎不会对献血者造成身体上的危害。
  疫情期间,潘迎春依然坚持这一习惯,先后5次前往武汉血液中心江南分中心献血。有一段时间,武汉街上冷清空荡,让她发自肺腑感动的是在献血路上遇见熟悉的同志——他们在疫情期间,也坚持来献血。
潘迎春教授获得的部分无偿献血证明以及感谢信
  让更多人了解到献血的重要作用,消除对献血的误解,加入献血的队伍,这是潘迎春希望看到的。她的行为感召了许多同事、学生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精心准备,
  潘迎春对待自己的职业,亦是极其认真负责的。1992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她是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弘毅学堂人文学术导师,也是首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老师。
  课堂上,潘迎春援引例证,数据、图片、影像,信手拈来,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精心的准备。她还会结合自己出国研学的经历,将一个又一个历史文明的细节深入浅出地活化起来。她开设的《世界文明史》公选课,既有趣味性,又有启发性。
生命不息,步履不停
51岁时跑完人生第一个全马
  大学时期,潘迎春是校田径队的一员,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样样都行。而现在,她是“珞珈跑团”的成员,2015年开始坚持长跑训练,完成了5次半程、2次全程马拉松,足迹遍布武汉、北京、重庆、南昌等城市的赛道。
潘迎春获得的马拉松奖牌
  对跑步,潘迎春笑称为“拍照为主、跑步为辅”。她喜欢跟同行的人一起拍照留念,也不是为了名次,只是享受一个快乐的过程。
平凡人生
心有大爱
潘老师,为你点赞


来源:武汉大学

本期编辑:胡洪江、蒋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