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道德经,推开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是通行版《道德经》的开篇。有统御整本《道德经》功能。读懂这段话很关键。
一般解释
通常现代人是这么解读这段话的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个解读,看过之后,除了觉得道德经高深莫测之外,没有其它收获。
造成误解的原因分析
现在,老子的地位被抬得很高。读《道德经》的时候,那种敬畏心态是不由自主就会产生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对这段话的理解。老子是一个淡然到一头青牛出函谷的老人,怎么会留下话吓唬后辈呢?这位老人留的必定是平易近人的大白话。《道德经》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老子留书时的心态是有直接关系的。老子本来是想让人以平实的心态接近他,而读者用敬畏的心态读《道德经》,就会读串味道。
再一个,老子是一个心态非常超然的人,一般人很难达到他的这种恬淡。心静到不了老子这个境界,理解老子的话就有些困难。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老子是从饱汉子角度讲的,读者从饿汉子角度理解,格格不入。
饱汉子饥
下面我模仿一个小有成就的人,模仿这个人的语气,用现代语言给大家说一说这段话。让大家从平视的角度,平等的心态理解一下《道德经》。
同志们注意啦。下面我要讲道理了。
“道理”是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并不是专指我今天要讲的道理。
讲道理的时候,把名字起好是很关键的。
为了把今天这个道理讲好,我先得和大家约定两个名字:“有”和“无”。
“有”代表着宇宙将要诞生。“无”代表着创造世界的哪个东西。
通过考察”无“,可以探索宇宙的奥妙。通过考察”有“,可以看清楚世界的边界。 实际上,有和无是同一个东西。你从这边看它就是无,你从另一边看它就是有。你一会儿从这边看,一会儿从那边看,就这么反复端详,那个东西就会越来越清晰,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许多美妙的道理。
我的道理讲完了。谢谢大家!
关键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把握住文中的两个妙字。
第一个妙: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这里的妙要按奥妙理解。
第二个妙:众妙之门。 这里的妙要按美妙理解。
把握好这两个妙,玄之又玄就好理解了。
反复揣摩奥妙,你一定会发现美妙。理解奥妙的诀窍是多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