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规模持续缩水,频现离职潮,光大保德信何去何从?|基金

何奇离职光大保德信,网红基金公司发展或遇瓶颈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 王歌

5月23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保德信)发布变更公告,公司基金经理何奇因个人原因离任。关于此次人事变更具体细节有媒体联系到光大保德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以公告发布信息为准。
其实在此次人事变更事件中,无论是光大保德信公司还是主角何奇本人,都同样足以在业内引发热议。

基金规模连续缩水
光大保德信成立于2004年,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1.6亿元,其中光大证券持股55%,美国保德信国际投资管理公司持股45%。依托于中国光大集团强大的实力和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丰富的国际经验,光大保德信成为了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的一员,历史上曾以权益类基金而声名公募圈。
作为一家有着强大金融背景的基金公司,它的发展前途可以说是十分广阔,但就近年来其业绩及资产规模的变化来看却无法印证这一观点。
《每日财报》注意到,光大保德信基金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下降11%;实现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14%。
截至2019年末,光大保德信基金资产总额为13.23亿元,净资产10.96亿元,资产管理规模为861.13亿元,较2018年缩减约76亿元。
而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光大保德信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再度缩水82.93亿元,剩778.2亿元,行业排名再度后退一位至45位。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为45.42亿元和116.21亿元。前者资产规模环比去年四季度末缩水6.56亿元。
基金规模大幅缩水,业绩滑坡,光大保德信略显颓势的背后,或与其近年来频繁的人事变动和基金产品巨亏有关。
频现离职潮
早在2018年初,光大保德信就曾经历基金经理离职潮。2018年上半年,光大保德信5位投研强将因个人原因密集出走,造成公司内部青黄不接。短短三个月内,光大保德连损5位投研强将,原先21位基金经理“批量离职”近1/4。
《每日财报》注意到,人员的流失加大了现有人员的工作压力,更何况,在此前光大保德信就普遍出现旗下权益产品一拖多的现象,当年上半年,光大保德信旗下68只基金给投资者造成9.2亿元的损失,团队的波动以及基金经理的较大管理压力是产品巨亏的重要因素。光大保德信规模走下坡路,基本也是从这时开始。
今年4月9日,光大保德信基金发布的《关于董事变更公告》显示,近一年来,光大保德信基金有3名独立董事和2名董事相继退出。
公告显示,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夏小华、金德环和郑志不再担任该公司独立董事,葛新元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包爱丽因个人原因离任,不再担任该公司管理层董事。
数据显示,包爱丽在光大保德信基金任职超3年,曾是光大保德信基金的得力干将,任职期间,光大保德信基金规模曾实现快速翻倍。
反观离职基金经理何奇,他的发展经历同样值得关注。何奇曾一度同时管理6只公募产品。2019年,他先后卸任了其中的三只,但目前他在管的基金产品仍然有三只。
查阅他此前晋升基金经理之路,《每日财报》发现从2012年硕士毕业担任分析师开始算起,他仅用约三年时间就正式出任了基金经理,因此他一度被称为“国内晋升最快的基金经理”。 
有媒体总结他的特点是:“天资禀赋晋升快、集中持仓抓热点、心系基民爱写信。”但这位“网红经理”和曾被业内看好的光大保德信一样,后续的发展并未尽如人意。
何奇备受争议
包括此次离职,何奇也和公司一样备受争议,网友对其评论也都褒贬不一。而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许也与何奇过往的操盘风格有关以及。
何奇曾凭借一举成名,前几年凭借着彼时较为精准的布局在房地产板块进行豪赌,2017年冲到了1245只同类基金中的第29位。
然而,何奇去年的业绩却颇为惨淡,据Wind数据表明,尽管去年先后卸任了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减轻了身上的担子,但是何奇在管的几只产品成绩也颇为一般,三只产品的同类排名都在千名开外。
并且何奇所管理的基金投资风格切换速度过快,也同样引发了投资者的诟病。而光大保德信是否能在基金产品业绩下滑以及基金经理流失的背景下缓解规模增长所遇到的难题,对于光大保德信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