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始制有名“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如何理解?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始制有名一句最值得深究。道的本体是无名的,但道永远是无名的吗?不是,道在按自己的自然运行,化现,于是就始制有名。

从“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五十一章)来看,老子不排斥子,母与子是天然的联系。但老子告诫世人的是,始制有名以后就把道忘了,而只记住名了,于是就违反了始制有名的本意了。有了儿子以后,就把母忘了,这是愚蠢的。钱代表物,但银行家只知道钱,不知道物,这就会出大危机(货币超发)。

人的意识有二层,浅意识和深意识,思维有浅思维和深思维浅意识对应名,深意识对应道。把名比作钱,道比作物,这样好理解一些。指与月的关系也是如此。这只是比喻,有助于理解,但道永远需要深意识的实修实证。

朴散则为器(二十八章)是贬斥人的纯朴性的丧失,而不是赞美纯朴性的丧失。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可混淆。世人如果把名当做名看,把道当做道看,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既知其名,复守其道,那“始制有名”就妙了。这是修道的正确途径。

如果既知其子,不守其母,既知其名,不守其道,那就误入歧途了。所以始制有名不是贬斥。

有名与无名相对。道本来是无名的,但为了认识道,禅师伸出一根手指,指向月亮。名就是手指,道就是月亮。道从无名到有名,这是反者道之动的一种表现吧。始制有名正好与“道常,无名”互相印证。

始制就是人为,人的习性就喜欢命名,不命名就无法获得知识。这是浅意识的特征。在深意识中,人是成像,不需要命名,是一种玄鉴、玄览、觉照的“圆照清净觉相”。

始制有名是世人的浅意识喜欢命名的结果。

道本无名,就被世人活生生编造了一个名出来。所有万物的名都是如此来的,牛不是牛,马不是马。牛不知道自己叫牛,马不知道自己叫马。道不知道自己叫道。道本质上还是一根手指所指的“那个”,大千世界原来都是“那个”,无彼无此。

一条蚂蟥割截为二段,二段都是活的。原来的“那个”蚂蟥呢?蚂蟥不分彼此,所以生命力最强。始制有名有二重含义,既是修道的途径,又容易误入歧途,这是老子此段特别强调的。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

语言有它的含义,含义有它的所指,这个所指是无法言传的。哑巴哇哇叫,那个就是道。心中所想,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说“始制有名”。名不过是标签罢了,把标签当真物那就大错了。

人给道贴了一个标签,我们的语言就丰富起来,但还是必须实修实证。不然就如同口中说吃饭,肚子还是很饿。有名以后使人开始顺利的交流,但好像是银行里金钱的交易,钱所代表的实物没有交易。这是一个把名当道的时代,如同一个把钱当实物的时代。

王弼注:“始制,谓朴散始以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明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不要复制无穷无尽的名,好像货币的衍生品。王弼此注与二十八章“朴散则为器”的理解有关。

朴散则为器应该是纯朴性遭受破坏成为无价值的弃物的意思,如同艺术品掉在地上成为碎片一样。官长一词是圣人废物利用的意思,即不值得夸耀,不要以为自己能力非凡才成为“官长”,实际上是圣人救人救物的情怀使然。朴散为器,立为官长,开始争刀砧板上的碎肉。为利益而争,而且是蝇头小利。见道、解脱是最大的利益,应该争此,而不是争刀板上的碎肉之利。

经文: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河上公注:“既,尽也”,既有就是全部有了。这里的意思是与后文“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五十二章)一致。名是子,道是母。名(子)已经都有了,就需要守住道(母)。这是老子的知与守的实修法。有了名,就耽着于名,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名的价值就是提示器,修道者还是需要实修实证。

这就是“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修法,这样名也正当了,使道彰显了。道的彰显由名引发,但还是修道者的实修实证起关键作用。但世人就在名上止步了。知止是什么?止于名吗?不是,而是止于道。

经文:知止所以不殆。

知止是止于道,那这句经文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把知止理解为止于名,止于“刀锥之末”(利益的肉末),那这句经文就落空了,不殆二字没有着落了。五十二章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与“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教义完全一致。

道本无名,后始制有名。既知有名,复守无名。复守无名,即复守于道。正因为止于道,所以可以不殆。不少注释家注释为止于名,再引申为官长,差以千里。如有译文为“知道有所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这与老子原意差距较大。

人生是殆,必然灭亡称为殆,mortality。不殆是不灭,immortality。殆语气极重,不是危险这类语气,而是灭亡这样的判词。不殆就是超越生死,超越人生死穴,就是脱胎换骨,成为新人。

第四段经文:

譬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上文的含义为止于道,可以超越人生死穴,达到不生不灭的胜境,解脱了,与此句经文很好衔接。道是万物的归宿。天下代表万物,道在哪里,万物就归向哪里。就如同川谷归向江海一样。之于是归向之意,之就是向某个方向行走。

蒋锡昌说这里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也可以理解。“之于”河上公本为“与之”,于与古可通用。此句更可释“知止”为止于道,而不是止于名。把知止解读为止于名(人间名利),那就无法理解了。

此章老子首先宣讲道的四胜相,常、无名、朴、至小,再阐述道力无限,再阐述天降甘露赐福万民,平等无二,再揭示了道的无名和有名二阶段的关系。无名是本体,有名是方便。既得方便,复守本体。万物归于道,止于道。人生就完美无缺了,可以超越生死了。要做一个有归宿的人,有归宿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人,超越的人。

道的力量是人的力量无法比拟的,不要相信人的力量,更不要以为兵强可以无敌于天下,只有道可以无敌于天下万物归道,这是宇宙法则,这是人力不可遏制的。那就听从道的命令吧的。道力浩浩荡荡,势不可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河流奔向大海,万物奔向道,谁能阻挡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