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内涵?
《庄子·外物》讲惠施与庄子的一场关于无用之用的论辩,把用网揭示了出来。惠施对庄子说:“子言无用”,你的话(关于无分别智的话)毫无用处。庄子说:“知道无用的人才有资格谈什么是用了。”(知无用而始可以言用矣)为什么?
庄子说:大地很广大,人所踩踏的只是脚印那么大一块地方,其他地方人感到是无用的。既然无用,就可以把无用去除掉。可一旦把足印之外的大地彻底挖掉,直到黄泉,那么他立足之地还有用吗?(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惠施答:“无用。”庄子说:“这不证明立足之外的貌似无用的大地是有用的吗?”(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这是庄子关于“用无用”(无用之为大用)的经典证明。老子十一章已经提出“用无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轮毂的中心是空的,这个空是车子发挥功能的关键。
这就是用无用的教理。庄子把立足之外的大地挖空之黄泉的创意更为惊人。人与外界的联系是多维度的,很多维度是看不见的。这些看不见的维度被忽视,成为无用,一旦失去这些维度,人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无用是俗知的判断,并非真正的无用。有用也是俗智的判断,并非真正的有用。世人说无用就意味着可以去除,实际上无用是不可以去除的,一旦去除无用,有用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变得无用了。
无用和有用语言本身就是暗含不确定性,即世人并不真正知道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庄子和惠施关于“无用和有用”的对话具有极高的哲理性,揭示世人的智慧是多么不可靠啊。
用无用的奥义进一步证明无是有用的,这就是老子证明道的存在性的关键一步,所以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是有用的,即证明无是不能去除的。无不是一般的有用(有利),而是最有用的。无的有用性被证明了,道的有用性也同时被证明了。
有用性就进一步证明不可或缺,证明第一重要。脚印与大地其他部分相比,脚印是渺小的。世人的有用只是肉眼所见的有用,世人的无用也是肉眼所见的无用,这都是错误的判断。世人的用网就是如此。
圣人从欲望、知网、用网三网中跳出来了。世人还深陷三网中。圣人知道三网是火坑,世人乐于在三网中。“欲不欲”是跳出欲望网“知不知”是跳出知网,“用无用”是跳出用网。
惠施说“子言无用”,庄子很开心。有用之言是小用,无用之言才是大用。世人哪里翻得过这个跟斗!世人应该从知病中跳出来,走上开启大智慧的修行路。
经文争议。
1,陈鼓应等多家注释家认为王弼本经文重复,应该改为: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对照王弼本: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这样删去一句“是以不病”,并改动语序。这是没有理解老子的严密的论证结构。王弼本分为三段,第一段讲知病,第二段讲知病的对治,第三段讲圣人不病的境界。《道德经》重复语句极多,这是严密论证的必要,缺一不可。
依据后人引文改正,殊不知后人引文已经简化,并没有完全依照原典。古人引文重在意,文字有所增减,这是普遍现象。今人作学问才完整引用原文,并注明出处。张纯一说“古人为文不厌重复”(《老子通释》第90页)
2,知不知解读为:“自己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不知老子已经翻过跟斗,绝尘而去。这里宣说的是分别性和无分别性的问题,不是知不知道的问题。世人的知(能知)是分别智,所知是万物的分别性。
圣人的知是无分别智,所以可以成为不知,所知是万物的无分别性。世人的语言文字是针对万物的分别性而造的,不是针对万物的无分别性而造的,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回答内证境界。
庄子说,修道士知先生游于玄水,在一个无差别性的山丘(隐弅之丘)邂逅修道士无为谓(无法称呼)先生,问什么是道?“无为谓先生三问三不知。无为谓三问而三不答也,非不答也,不知答也。”不知答的意思是内证境界无法用语言回答,修证者自己是清清楚楚的,就是没有语言可以使用。
人类语言都是具象的,分别的,一旦使用人类语言,就会使内证的无分别性显形、具象,从而陷入分别之中,从而彻底失去所证的无分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