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文:本土化还是汉化?究竟如何使用,才不会引起争议?

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假如想理性地对华文本土性进行探讨,很容易被抨击为亲中或反中。因此对华文规范的讨论容易沦为群体认同与形态的战场,难以就事论事。

不久前,关于华文规范的课题又在马来西亚引起广泛议论。争议的引火线源于马来西亚一家补习班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篇关于“华语用词规范”的文章。原意是想对小学生的遣词造句提供建议,不料在网络上引起批评的声浪,最终迫使补习班删帖了事。

“华语用词规范”为何引发巨大热议?

为何这件事会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原因有两个方面:

下南洋

首先,该“规范”否定了许多马来西亚华人习惯使用的华语词汇,认为是“口语”,不适合写作文。而所提出的“规范性词语”则以中国常用词语为准,冲击了人们的常识和语感。例如“巴刹”、“脚车”、“幼儿园”等词语在表中被列为“不规范”,让马来西亚华人感到莫名其妙。

其次,对于该补习班所选用的“规范标准”提出疑问。认为制作的规范表格过于主观,未经过严谨的考证。尤其发现不少列为“不规范”的本土词汇,如“一路来”、“巴士”、“戏院”、“返工”,其实都有收录在中国编辑的《汉语大词典》之中。于是质疑其所谓的“不规范”定义何在?

其实,有关马来西亚华文规范化的问题也不是新鲜的话题,一直在当地华语文工作者中受到激烈的讨论,甚至在报刊上进行公开的交锋。

下南洋

话题的焦点主要围绕在一个问题上:马来西亚华文是否需要跟随中国的规范?

赞成者强调,马来西亚华人的口语表达及词汇深受方言的影响,若不形成或跟随一套统一的标准,除了会降低书写水平,也会使得马来西亚华人无法与其他华文世界社会对话。其次,认为毕竟华文发源于中国,因此跟随“文化母国”制订的规范体系理所当然。

反对者则认为,有些本土产物无法使用中国已有的词汇来诠释,而且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已有了约定俗成的词语及表达方式,如:甘榜(意即“村庄”)、黄梨(菠萝)、大红花(木槿花)、胡姬花(兰花)、兰卡威(兰卡威岛,用“浮罗”来译“岛”)、“你走先”(即“你先走”,受方言影响)、地名对“峇”字的使用偏好(如“哥打峇鲁”)等。照搬中国的词句没必要且还会水土不服,这样反而会使语言失去生命力及灵活性,因此主张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华文应该存在。

由此衍生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有人去推进这样的工作?我们知道中国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来负责文字的规范工作,那是否有人去搞所谓马来西亚的华文规范?其实还真的有,那就是“马来西亚华文规范理事会”。

“马来西亚华文规范理事会”的前世今生

据“马来西亚华文规范理事会”多年未更新的官网及负责人的专栏文章所述,早在1997年,华人社会便认识到本土华文的规范工作非常重要,便成立了由民间主导的“马来西亚华文规范工委会”。后来该组织在2003年解散,另组“马来西亚华文规范理事会”,交由马来西亚国家新闻部接管,并于2006年转交由教育部负责,由应届教育部副部长(多为华裔)担任主席,至此成为“半官方”性质的组织。

“华教族魂”林连玉先生,一直坚持捍卫华人权利和推动华教发展,一生为华文教育呕心沥血

马来西亚华文规范理事会的成员涵盖马来西亚的商界(如华总)、华文教育界(如董教总)、马来西亚翻译与创作协会、教育部的课程发展司、课本司与考试司、华文出版界及华文媒体的代表。该会成立的宗旨是为了“统一马来西亚国内各个政府部门、地方及非华裔领袖之中文名字”,鼓励与督促马来西亚华人使用该组织订立的华文词汇。

尽管马来西亚华文规范理事会创办以来出版了多册《华文译名手册》,对华文词汇及译名进行规范,看似对中小学的教学及华文媒体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事实上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由于华文不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没有任何的行政权力与资源来贯彻规范华文的执行,使得该组织在华人社会缺乏影响力,最终规范工作沦为自娱自乐的行为。

再者,也是该机构最为学界所诟病的,是相关文字规范工作非常不严谨,如在某些时候坚持采用本土的译名,却在另一些时候呼应中国的译名。

马来西亚槟城

由此可见,无论是民间,半官方或华社组织对于华文及规范的认识是非常短浅的,所提出的本土词汇规范也是惊人的随便。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朵拉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未来怎么办?

马来西亚华人用的华文教科书

最后,对马来西亚华文规范问题,未来应该怎么办?

马来西亚一般民众不会特别去关注“华文规范”的意义,强调规范的人目的也不一致。学校及补习班的词语规范是为了便于教学,而主导华文规范工作的人只一味强求统一全国的词汇、译名及发音。对于“要规范什么?目的是什么?怎么样规范?规范的边界在哪里?”没有清晰及宏观的认识。

毕竟马来西亚有700万华人,有超过60年的华文教育及完善的中小学华文教育体系,民间与官方都有对华文术科的考试,那么马来西亚是否形成了独有的华文体系?这个难说。

遍布马来西亚的华文小学

许多人对华文多样性的认知不足。长期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内总有一种声音,认为本土华人没有很好地继承正统中华文化,有感于当地华文水平日渐低落,希望有一套“标准”的词汇和“正规”的表达方式来改正华人的华文程度。在这种想法的作用下,产生一种否定语言存在流动与地方性的认知,认为这仅仅是华文学不好的表现,进而主动迎合、要求跟从普通话的规范。

小学二年级

然而,对“正统”的追求使得他们忽视中国的词汇存在地方性,同一件事物或行为在中国各地方可能就有不同的称呼,如“洗澡”与“冲凉”、“空调”与“冷气”、“土豆”与“马铃薯”、“宾馆”与“酒店”等等。这些不同地方、不同习惯所造成的用语差异,不代表是不正确的。

其实,马来西亚华人惯用的词汇及发音受福建广东一带的影响。既然当地人也是这么讲话的,那有必要纠结吗?况且英语也有美式和英式两个体系,两者同样也存在词汇和发音的差异。

小学三年级

有人说:如果不订立规范,那华文岂不是变得没有标准?进而任由作者自由发挥乱写一通?其实对于很多认同华文存在多元体系的支持者来说,他们并没有否定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只不过他们想对规范的过程、内容和细节做更进一步的界定,科学地探讨语言的本质。

由于“规范”这一行为往往隐含着标准取舍的权力与规范的可使用范围,这样的讨论经常会沦为亲中或反华的争论。最近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若欲理性地对华文本土性的认识及对多元体系的探索,很容易被抨击是不是想搞去中国化?被质疑为何不想跟从中国?有没有反中的意图?反之,也容易被攻击为亲中份子,或斥责为进行文化渗透。

除了本文提到的对华文词汇的规范化问题外,马来西亚还有“马来西亚讲华语运动”等组织倡议华人要少说方言,多说普通话,也有“讲福建话运动”等组织,忧虑新一代的华人已不再说福建话等方言,因此倡议华人该保存各籍贯的方言文化。可见原本是沟通工具的语言,一旦牵涉到个体、群体的认同之争,以及大众对语言本质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就变得更为复杂。

未来马来西亚的华文文规范之路该怎么走,主流普通话与当地多样的华人文化该如何共存,也许仍有待在华人社会中进行更多的对话,来凝聚共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