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读《心是一壶水》有感

周振英||湖北

4月8日收到孔秋莉老师亲笔签名的散文集《心是一壶水》,书虫的世界从此又多了一份小确幸,于清晨里读,于夜阑人静时读,抛开心情的烦燥,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曾在日记里摘录过一段话:

红尘的百转千回,辗转了光阴似水的轻柔韶华,当过眼的繁华开始褪色,可不可以,和我一起,在炊烟袅袅的夕阳下,细数南山牧马,拥立咫尺黄昏?我捡着红尘的二三事,在清水里摇晃,荡出你不曾留意的欢乐,却温暖了我心底的冬阳。

文字的遇见,美好在文字之外,它折射和映称了我们曾以为干涸,枯燥乏味的生活,于暄嚣之外照见白月光,那白月光曾经沉潜在张爱玲的文字里,而如今猛然间被拨动了尘封的心弦,飞溅泪光点点。是的,那白月光不是心里身体上发出的光,而是我看向你时眼睛里发出的光。

孔老师的文风温和,质朴,有感而发,从身边人,身边事写开去,仿佛一位丹青妙手,着笔时只落一滴朱砂,用思绪的羽毛慢慢拨冗,晕开去,终现美景如画,那些金句如金线勾边勾勒出文字的边缘与纬度,烙印心灵的闪闪发光。

青春啊——

今夜,你可否来我梦里,让我再看一看自己当年无畏的傲慢与轻狂?

今夜,你可否进我怀中,让我再摸一摸自己当年错过的温暖与守望?

今夜,你可否入我心头,让我再嗅一嗅自己当年澎湃的热血与梦想?

孔老师的笔下写出了多少人对青春,对岁月的深情回眸时声泪俱下的呐喊,心中的滚烫,最终在《心是一壶水》中被稀释,内心清凉的冰水与滚烫的浊水最终达成和谐统一,她用“心是一壶水,若我们能把握好这壶水的温度,就能握住人生的幸福”,来开启我们均衡人生管理的序章。

这本书共分为三辑,分别为《心是一壶水》《爱是一片天》《书是一座山》。

在《心是一壶水》里我读到文人的内心世界,她说:行文不似为人,可以随意违背内心,违背初衷。那些言不由衷的想法一旦化为文字,也必定是一眼便被人看穿的文字。

读文如读人,写文如写心。能读的文,出自大写的人。能写的文,源于不羁的心。当日读到这里时仿佛看到文静的孔老师用犀利的眼神与我对峙,声声探寻:这种感觉你可曾有过?我的心你可曾懂得?

在《爱是一片天》里细数了小女子的柔情缱绻,对父亲,母亲,弟弟,外婆,丁丁的亲情之爱,对辣椒树,妈妈插的秧,清明雨,栀子花,蜂香蜜,屋前的桃树,三角梅等场景或物品的难以忘怀,这一辑里《曲终人散》写对这首歌的画面联想,文笔细腻,浮想联翩,做回寻常小儿女面对幸福呢喃,扪心自问,你若坚强了,怎么会幸福?你都不幸福,我怎么会幸福?

在这一辑的《雪花中的背影》《循环》里孔老师写出了内心五彩斑谰的世界,那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近距离描摹,那是心怀众生,无限悲悯的爱的一片天,在这片天空下岁月无伤只因心情不殇,爱有多深,情有多真都把持住真善美的本色,让那些痛的,难忘的记忆褶皱被亲情关爱,人间大爱熨烫妥贴!

如果说《心是一壶水》,合上这本书,我印象深刻,激励我忍不住再回头重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在第三辑里“艳遇”杨绛、余秀华、苏轼、季羡林、海子、张爱玲、屈原、丁立梅、冬歌、张嘉佳、冰心、曼殊这些陌生又熟悉的面孔,读他们的文字如穿行三生三世十里桃林,随手采撷桃花的花瓣酿酒,醉酒当歌,自得其乐。饮醉一段时光。

看完这本书时正逢武汉入梅时节,轰隆隆的雷雨声将我从文字里震醒,看雨后清新的世界,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不妨吟啸且徐行”在脑海闪耀,所有文字洗心的日子,我们与真实的生活知行合一。

心怀敬意,因为欣赏,所以分享!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周振英(笔名:英子),现居武汉市江岸区,原籍武汉市新洲区,是一位文艺爱好者,曾有散文《为情而歌》被武汉写作杂志社收入(新人新作优秀作品选)。近期有《岁月回声》《五月,遇见》等文章发表,希望多结识文艺友人!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