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
潜江市档案馆馆藏中有一套《分类诗腋》,介绍的是清代科举考试必考项——试帖诗。
潜江市档案馆馆藏《分类诗腋》,成书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黄理齐(潜江人)鉴定,李桢编,共8卷。书中将试帖诗分为八法,即押韵、诠题、裁对、琢句、字法、诗品、起结、炼格。是一部指导当时读书人写试帖诗的工具书,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作文辅导书。其序中表明:宁都人文章不乏文理通达辞旨晓畅之篇,而试帖多不如法,因而出了这部专著。
《分类诗腋》总目
试帖诗起源
谈起试帖诗来,许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一种什么玩意儿。其实熟悉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人都知道,它是中国科举制度下产生的一种重要文体。尤其在清代二百多年中,是与八股文并行的一种科举考试科目。科举考试的文体本有多种,如八股文、试帖诗、论、表、策等等,但最主要的是八股文和试帖诗,这两种文体是一直与科举制度相始终的。可以说,试帖诗在唐代以后,特别是清代乾隆之后的科举考试中,充当过极其重要的角色。试帖诗,又称试律诗、应试诗,是以五言排律为试的一种科举考试的方式。关于“试帖”二字的由来,可以溯源至唐代。“试帖”原本有两种含义,一指帖经,一指试诗。按照唐代明经科的考试,主试官裁纸为帖,掩其上下两边的经文,中间只留出一行,让考生总括其经文而默写出所帖的字,其实这是一种默书性质的测验,称为“帖经”;进士还有赎帖诗,帖经没有通过,可以以诗赎,称其为“赎帖”。以试帖名诗,即缘于此。唐代至宋代前期考取进士的科目之一。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试帖诗一度被取消。清代自乾隆朝开始,恢复试帖诗这一考试项目。但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它八股化了。
《分类诗腋》序中提到:岁科增试帖取士已六十年,序作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印证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加试五言八韵诗。
试帖诗的作法
试帖诗的特点是按题作诗。唐代诗题,不一定有出处,考官可以随意出题,考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允许提问,称为上请。宋初也是如此。仁宗景祐年间(1034),才有了必须在经史中出题,禁止考生上请的规定。后来又将命题的范围扩大到古人的诗句。清代命题,必有出处,或用经、史、子、集,或用前人诗句。考生做诗的时候,必须了解诗题的出处,写出的诗篇,才不致违背题意题情。
试帖诗是有格律要求、讲究押韵的。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故也称“赋得体”。唐代试律,一般为六韵,四韵、八韵的都很少。清代乡、会试用五言八韵,童试用五言六韵,岁考、科考、复试、朝考均用五言八韵。限用之韵,称为官韵。官韵只限一韵,在题旁注明“得某字”。韵脚在平声各韵中出一字,故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又多用歌颂皇帝功德之语。
试帖诗结构和写法,大致和八股文相同。首联名破题,次联名承题,三联如起股,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结联如束股。每一联的写法也有格式化要求,试帖诗最难以掌握的便是用典,又叫做用事,就是要求所用之辞要有出处,或是历史典故,或为前人用过的辞句。用典还切忌牵强、堆砌和冷僻,讲究正用、借用、明用和暗用,要求'熟事用之生新,僻语用之无迹',以至'连类比附'等等手法。试帖诗多应制之作,必须庄重典雅,切忌纤佻浮艳。
《分类诗腋》正文阐述了试帖诗写作“八法”
试帖诗衰落
科举考试终极目的,诱使走这条路的读书人,必须吟诗作赋填词,因而对唐诗宋词的繁荣无疑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过去的读书人大都为仕途而耽读过坊间所刻墨卷以及名人的评点,《四库全书》的集部也收有《馆阁试帖诗》之类的诗集,《分类诗腋》中所引用的佳句,皆以当朝馆阁名句为程式,加以注释,足见其当时的重视程度。但从另一方面看,一些人由于只把它当作“敲门砖”,又很鄙薄试帖诗,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的人甚至把试帖诗视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糟粕,1905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试帖诗自然也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作者单位:潜江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