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读书叫读注释

我是在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虽然自小喜欢读书,但在那个封闭落后的小村落里,能找到的书实在少得可怜。家里有20多本藏书,但都是《金光大道》、《艳阳天》、《大寨新故事》一类的,很快就全读了。实在没有书可读,我就翻看《毛泽东选集》。在翻看“毛选”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个重大发现:“毛选”里那些文章虽然严肃有余,但后面的注释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西安事变”、“三大战役”等,读起来特别有趣味!

于是,我把四卷“毛选”的注释一字不落地读完了,感觉意犹未尽,又翻出了《马恩列斯选集》津津有味地读文章后的注释,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苏联卫国战争”等精彩内容。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每本书的“注释”,读“注释”成了我的一项重要的读书内容。

经典书籍对注释都特别重视。我收藏的《鲁迅全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十八卷本,约400万字,这其中,注释占了很大比重,凡鲁迅文章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典故等,都在文后加以详尽的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很多负责任的作者,特别是文史类书籍作者,对注释认真对待。在由胡适口述、历史学家唐德刚整理的《胡适口述自传》中,唐德刚在每个章节背后,针对胡适提到的问题都加以详细的批注。需要指出的是,唐德刚不是只加以简单的说明,而且在说明的基础上,就胡适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是在和胡适“抬扛”,对胡适的观点进行驳斥,对某些史实进行更正。有的时候,仅仅对胡适自述中提到的某一个小事件,唐德刚竟然写下了数万字的批注,足见他的认真。正因如此,学术界对唐德刚的注释才给予了高度评价:“唐德刚将其(指《胡适口述自传》这本书)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因此海外史学界盛传:'先看德刚,后看胡适’(朱文长语)。”按理说,一本书的注释部分,只是正文内容的辅助性资料,但唐德刚的注释竟然喧宾夺主,价值超过了书的内容!

学者岳南的书写对象,是民国那一批学术大师,书中涉及了非常多的历史事件。岳南在每个章节后面都做了大量详细的批注,一是注明所引述的资料来源,二是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进行说明。像唐德刚一样,岳南在批注过程中,对同一人物同一事件,特别是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不但把各家观点一一罗列,而且还会阐发自己的独立见解,臧否毫不留情,读来不但有趣,而且十分过瘾。在《南渡北归》系列中,岳南的注释,自成一种风格,可以独立成章,成为风格另类的杂文。(唐宝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