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抢项目有多拼?有人押上买房款、有人一次投两轮

编者按

今起,原公众号“大公馆2013”改名为“君鼎汇”。改名后的内容、风格与定位,都不会改变。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诚挚感谢!

作者:马慕杰

来源:投中网(China-Venture)

不会抢项目的投资人大概率不是一个好投资人。

这年头,没点绝招是真不好混。

即使是站在职业金字塔尖上的投资人,为了抢到好项目,也得搬出十八般武艺,厚着脸皮极力讨好项目创始人。抬高估值、压缩投资流程、不尽调就打款、拿着TS去创始人楼下蹲点……现在看来,这些方式都太普通了。

围观整个一级市场,投资人使出的招数可远远不止于此。用一句时髦点的话——不会抢项目的投资人大概率不是一个好投资人。

那么,对于资本簇拥的企业方来说,什么招式最奏效呢?反正高估值已经不是什么大诱惑。以结果导向,某种意义上,一旦企业能够被机构轮番争抢,其估值势必就不会太低。

关于投资人如何抢项目这个话题,投中网与四位行业人士聊了聊。为了抢到好项目,投资人们究竟使出了哪些杀手锏?

锁定独家,让其他机构没有进场机会

某VC投资人

对于市场公认的好项目,机构们的争抢手段真的非常狠。

除了抬价、缩短投资时间之外,还有一些机构还会采取锁定独家投资的方式。比如某些投资机构、FA等会与项目方融资负责人拟定“桌下协议”,达成对项目锁定的目的。

虽然很多企业都不太愿意走这条路,但碰到那些估值给的超高、投后资源等各方面都很强的机构,有些企业就索性欣然接受了。

在抬高估值这方面,在我们看来有些机构的确太过激进了。比如我之前碰到一个项目,刚出来融资时的估值不超过3亿元,最后以8亿元的价格完成了融资。

诸如类似的现象,我们内部称为这是“恶意”抬高企业估值,从而让其他机构无法使用价格战取胜。说到底,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我们并不认为这种抬价行为是理性的。

但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更顺利地抢到合适项目,我们内部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我们现在只能做到把内部流程简化,尽快出TS。以前走完流程需要两个月,现在基本都能在一个月之内close。

伴随那些大PE、头部基金纷纷杀入早期,在项目端,中小机构面对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要不就选择相对沉在水下的项目,不追市场最Top,要不就趋向更早期。

有的提前打款,有的一次性做完两轮融资

某科技企业创始人

2021年开年,我们close掉了一轮融资。当时,有一家机构没有跟进来。但就在这一轮已经结束之后,这家机构以翻倍的价格直接跟我们谈的可转债方式,提前把资金打到了公司账上。

本来我们的计划是三个月之后再融一轮,到时再决定让这家机构进来。但对方的意愿很强烈——不想等那么久了。

作为企业方,对于机构争抢份额这件事,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特别是在融资之前,每周都会有十几家机构找过来。为了让融资效率更高些,我通常都会让第三方机构先行帮我们筛选一轮。

此外,还有一些机构会主动找上来,拿着TS跑到我们办公室。起初,我还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找的多了,我们有时候也就习惯了,该拒绝的时候就会果断拒绝。

我们这个赛道实在太热了。我知道一家项目被争抢的更疯狂,为了平衡各家机构的情绪,最后这家企业一次性做完了两轮,两轮投资方同时打款,后一轮的估值涨了三倍。

当前这个市场,对于我们企业方来说,投资款已经不是唯一的需求了。我们判断机构的标准更多的是,机构能否最大化地帮助公司加速成长,为企业业务做增量支持。

为了拿到份额,有投资人押上“买房款”跟投

某To B企业创始人

2020年下半年,我们公司开放了一轮新融资。

这轮融资份额不多,但机构的热情还是让我吃了一惊。身在这个圈子,我知道现在市场抢项目现象很普遍,真到自己经历起来确实也感受到了一丝困扰和压力。

抬估值、强调投后资源、甚至搬出一些覆盖创始人家庭的福利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诱惑。在这次融资中,最让我受宠若惊的是某个机构的投资人要拿出本来准备买房的钱与其基金一起跟投。

这笔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那个投资人当时和我们说,他已经说服公司挪了一点份额,原本那些份额机构打算都吃掉。

先不论机构层面,这位投资人的做法真的让我们很感动。一方面,为了让机构进来,这种决心和支持力度都太大了;另一方面,在投资之后,我们也不用担心基金将来会出现问题。

当然了,我们在选择机构时,不会被机构的盲目真诚所迷惑。对公司业务的认可与理解、以及投后的真正赋能等这些都是基础考量因素。

这一轮没抢到份额的机构也表达了希望我们再开一轮的诉求,但我们暂时没有这个想法,还是保持原有的发展节奏。

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选择机构其实就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创始人一定要克制自己,时刻别忘了创业的初衷。

投前赋能,谈判之前主动带资源带客户

某VC投资人

机构的出资额已经不是核心竞争力,这是目前机构在市场上争抢项目时的共识。

如今,企业明显最在意的是机构的赋能能力。所以,有些机构为了表示诚意,同时向企业展示自己的投后资源,往往在还未就投资谈判前就为企业介绍资源。

比如我们在投资某个项目之前,发现企业创始人对于员工的管理有很大的困扰。于是,在平时与创始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行业经验以及资源,针对性地帮他们提出数字化整合、以及组织架构管理等方案。

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在项目闭门造车的情况下主动给予商业层面的建议,通过制定大的战略以及三五规划,对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建议。

因为类似的事前赋能,我们顺利地抢到了一些项目的份额。总结下来,只要机构可以拿出符合企业痛点的优质资源,创始人通常不会直接拒绝。

其实,对于大多数第一次创业的创始人来说,企业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何在精神层面给予员工信心,如何在组织保障层面进行架构梳理,如何在执行力层面进行考核盘点等都是创始人关注的重点。

当前的一级市场,花式抢项目很常见,有经验的投资机构也不会为此进行焦虑。对于健康的企业,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来说,无论匹配投资机构也好、商业合作也好,都是为了更长远的打算,一个有企业家精神的创始人很明白自身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

目前看来,企业更看重的还是投资机构的诚意,以及所能赋能的投前价值

作者:马慕杰

来源:投中网(China-Ventur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