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自己内在没有东西,人生就会相当空虚

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受环境的转变。有的人没事做时,会很痛苦,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的修养。如果自己有中心思想而退休闲居,就没有关系,否则的话,闲居时就很可怜,这情形就是子张这个话,“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认为要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自己有中心思想才可以。能处有处无,坦然自在。

——《论语别裁》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人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卫灵公就向孔子请教军事作战的事。孔子并不是不懂,但提问题的是卫灵公这个人,孔子就不答复他。孔子希望他不要发动战争。对侵略的战争,孔子是反对的。所以孔子说对于俎豆之事——俎豆就是行大礼的祭器,以现在的观念讲,代表礼乐文化的真精神——我还懂;军事学我还没学过,对不起,我不懂。第二天就离开卫国,到了陈国,结果饿饭,粮食断了,还带了一大批学生。绝粮的种因就在这里。

跟着他的学生,因此病得躺下,起不来的很多。这时子路很不高兴,颇有怨言,脸色很难看,跑去对孔子说,老师你天天讲道德、学问,讲了半天,结果怎样?现在同学们都快饿死了。君子!君子竟然穷得这么倒楣?孔子说,君子才能够守穷,换句话说,要看什么人才有资格穷,只有君子才有受穷的资格,虽然处在贫困中,还是能够信仰坚定,不动摇。如果是小人,则相反,一穷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了。受不了穷就不算君子。

讲到穷与不穷,也是很妙的,有些境界是需要修养才能达到的,这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点之一。古代历史上这类的人很多。像明朝一位名士(一时记不起名字来了,很抱歉。)是大画家,诗文也非常好,穷得不得了,第二天没有米下锅了,头天晚上还坐在树下赏月吟诗。太太唠叨他:“明天没有米,还作诗?!”他看看天上的月亮说:“时间距明天早晨还有好几个时辰哩!明天的事明天管,现在还是看月亮吧,风景太好了。”这是文人的修养,但是这种文人修养的胸襟、器度,又谈何容易!总而言之,一个人要在心理上构成一个中心思想,自己要有个境界。假使内在没有一个东西,人生是相当空虚的。有事情做,忙的时候不觉得,如果一个人把事放下来,处在清灵当中,就要受不了啦!这个穷还不只是指经济环境穷,人到了穷途末路,上了年纪,万事俱空,儿女离开了身边,老伴也去了,冷清清的一个人,的确不好受。这个时候,必须自己有自己天地中性天风月,自己有自己的修养才行。有了这个境界,才能做到“君子固穷”。

——《论语别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假使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处约,约不是订一个契约,约的意思和俭一样,就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所以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换句话说,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就是没有仁,没有中心思想。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论语别裁》

孟子所说的“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的两句话,不但是一个国家的政权如此,即使一个家庭的兴衰,每一个人的成败,也都是如此。尽管是做了庞大的事业,拥有千万美金,如果没有中心思想,没有建立起一个道德标准,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些有形的财富,只是暂时属于你的,而不是真正为你所有的。当你到了眼睛一闭,两腿一伸的时候,一块钱也不是你的了,这也就是孟子说的“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

再说,物质环境好,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快乐?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并不是绝对的。固然,物质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人的心情与思想。但有高度精神修养的人,同样地能够以自己的心,去转变环境的。如孔子说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自己有自己的天地,并不因为物质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如果没有中心思想,没有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和这一些精神的修养,纵然有再多的财富,再好的物质环境,而他的心理上,并不会快乐的。

——《孟子旁通》

传统文化,即是“做人的文化”!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养成阅读好习惯,看完顺手点
在看
 
(0)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里仁篇(六)

    一原文里仁第四4.0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试 ...

  • 【第348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43章》孔子答“子路问君子”有何意义?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43章>孔子答"子路问君子"有何意义? 14·43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 ...

  • 《论语 卫灵公》

    第十五章 (<论语·卫灵公>) 按:贫道常观<论语>,内中妙道精义绝少发挥完整,前面青城山侯道长的玄机说,很有味道发人深省,故做"论语道说"令大家开胃. 经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内涵——成人

    孔子论教化之内涵--成人 儒家讲教化,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就是所谓"成人".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年龄特征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从 ...

  • 只要碗里满满的,人生就不会空虚

    简介:足不出户,带你品尝世界美食.这里汇聚了美食精选,是美食爱好者的奇幻乐园. [闻着就流口水,这道卤肉是真好吃] (选自"美食汇聚地") 台湾卤肉 做这道菜的过程非常幸福,煮肉的 ...

  • 内在稳定了,人生就顺了:如何活出稳定的内在?

    为防大家看不到我们的更新,请按以上步骤星标或置顶 作者:艾菲 来源:艾菲的理想(ID: xiaoyaolsh) 前些天,艾菲老师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婚姻明明是两个人的,为什么结束时,我却成了「失 ...

  • 如果拥有这两样东西,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先讲两个故事. 有两个小男孩儿,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巴西.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国度,但是,他们的家庭条件和遇到的困难却十分相似. 由于家里贫穷,法国小男孩儿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在校门口卖冰棍.然而,法国小男孩儿 ...

  • 在中国,吃过这60样东西,人生就完整了

    中国是饮食大国,全世界都向往中国菜,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你幸福吗? 可是,中国那么多好吃的,那么经典好菜,有些人却不找机会去尝一尝,多遗憾啊. 最大的幸福,就是被幸福包围:最大的不幸,就是身在福中不 ...

  • 人活在这个世上,只要照顾好这两样东西,人生就赢了一大半

    有人总是抱怨生活,认为自己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心里有各种不满和忧愁.有人埋头向前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虽然也会有挫折和无助,但是知道人生的路要靠自己往前走. 人活一生,看似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但不得不 ...

  • ●史上最全32个著名古镇,存起来,一个个去!人生就完美了!

    江南 同里古镇 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 同里是一场梦,一场青葱的梦.无数急的.慢的脚步蹭亮的只是坚硬的石板路,却惊不了千年的梦.不用凝视,只需一瞥,那一瞥便了尽尘世缘-- △摄影/陈建坛 她在运河之畔,五 ...

  • 这些生命规律要能够了解,否则人生就会充满迷惑和困顿(三)

    人的生命中有诸多规律,我们华夏古圣先贤对此有过许多的论述.譬如周易.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等.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语:"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的大意是 ...

  • 人生就像一杯茶,苦也只是一阵子,却不会苦一辈子

    思念是一种熟悉,那个街道还是那么迷人,一个人的伤感,一个人的憔悴,总是想起那份爱情,多么熟悉的泪滴,多么脆弱的伤感,一个人的错,一个人的失落,分手人生的明白,孤独一个人的情. 爱情如此无缘,只是一个人 ...

  • ​方向对了,人生就顺了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典礼上说: "当你80岁回忆往昔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静静对内心述说着你的人生故事,其中最为充实.最有意义的那段讲述,就是你曾经作出的一个个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