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376】2019山西中考语文培训研讨会感悟

作为初三的老师,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只觉生活匆匆忙,心头慌慌张。经过一天半紧张的中考培训,老师们个个高屋建瓴,从宏观入手,细处着眼,大到国家方针政策,小到具体复习方法,让我们忙乱中又能找到几分坦然和踏实。回顾了听过的课程,认真梳理着自己的思绪,现就个人的感悟与君分享,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我们的方向

柳玉芝老师在《研读试题,体察学情,提升教学品质》报告中提出:“研读试题要以考导教。”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想要教的有方向有目标,就必须清楚:中考语文,究竟要考什么呢?

想要明确考什么?就必须明白命题人会从什么角度命题,以及依据什么命题。很显然,命题的角度必然绕不开价值导向性问题,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心中有数。

(一)明确命题价值导向

作为全国性的重要选拔性考试,在国家层面有宏观性的导向性,那么毫无疑问,考试内容的编排者就一定是要基于这样的价值导向来设计思路,精选试题的。

李丽娟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把握六个维度,彰显引领价值,实现内涵提升——对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考》讲座里就明确告诉了我们答案——试题命制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起初总觉得这个话题于我们一线教师,甚至于学生而言并无什么大的作用,但细细想来,这恰又是语文“人文性”特点的最明确的体现。有了价值导向,我们就明确了作为中考语文试卷中思想内容主要载体的阅读的语料,在命题的价值导向上一定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或革命传统,正确价值观的倡导,正确人生态度的形成,爱国爱家的情怀等有关。

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就需要站在价值引领的层面,认识学科教学,自觉积极而充分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挖掘文本宝藏,并将其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因素,引导孩子们多关注优秀传统,并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从而真正发挥语文教师的“点化功能”,如此一来,做人与学知识,人文性与工具性便有机统一起来。

(二)明确命题依据

命题价值导向让我们在宏观上明确了方向和思路,但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必定还应该明确中考命题的依据。有了依据,就能保证我们复习方向的正确。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晋教基[2014]47号)文件指出:“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唯一标准,严禁超标命题,中考不再印发考试说明。”

由此可见,我们一线教师尤其要研读课程标准,认真把握体会课标里的要求,应该针对课标内容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查缺补漏,各个击破,方可事半功倍。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命题的“六个维度”也恰恰与课标要求紧密相关。其中落实语文学科素养,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方面形成的基本能力,夯实人文底蕴,语文学科素养是在课标研读的基础上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加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强大考察阅读能力,关注表达、交流、共享能力,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有关“教学、活动建议”的内容,也与课标里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我们的方法

明白了中考命题的方向,明确了命题依据,大方向确定了,那么就要以考导教。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在备考阶段怎么复习呢?

首先也需要宏观的思想内容作为指导。

(一)教师要养成语文素养

由命题价值导向、命题依据以及“六个维度”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语文试题的命制最终指向语文素养的全面养成。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恰恰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意识增强了,才能更好地用理论指导行动。

教师自身素质如何提高呢?首先需要有自我的主观认识或者说自主的意愿。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针对备考,我们如何有效地进行综合素质的提高呢?或者说我们怎么能把能力素质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复习措施和复习方法呢?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的柳玉芝老师《研读试题,体察学情,提升教学品质》报告中列举了多份真题示例,明确教师应该懂得教会孩子们筛选有用信息,引导学生抓住答题要点,梳理关键信息点,注意角色带入等等方法;临汾一中省学科带头人丁秀芳老师《聚焦阅读,剖面析里》报告中明确指出:“探寻策略:转换角色,师生同练。”依靠学生力量,将阅读内容分类整理复习,对题型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在批改反馈强做到及时到位。

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反思:有效的复习一定不是单一的重复,需要我们自身首先明确答题的要点,明确指导方向,与孩子们共同钻研试题,并且能够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需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查缺补漏,必须要有整体的复习计划以及较为细致的整体设计,学会站在试题之外,有冷静清晰的思考,有系列化的训练,这样才能不盲目,不慌乱。有了宏观的计划安排,加上明确的指导方向,备考复习应该是有效的。

(二)寻找有效路径

备考,需要老师努力,更需要孩子们努力。此时就需要体察学情。初三阶段,孩子们的状态变化较为复杂,我们需要细心认真的观察、分析,并且及时给予帮助。

那么,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了解什么学情呢?

柳老师告诉我们,主要围绕学生的问题为中心,追问错因:短板是什么?如果是书写性知识性错误,就需要我们反复强调,狠抓基础夯实基础,不能好高骛远,运用“塔型复习法”,设置高一层级的目标,循序渐进;如果是审题理解性失误,就需要我们深入文本,研读不同体裁的文本内容,梳理写作思路以及归纳答题技巧,根据学情来指导我们的方法,在拓展延伸方面加强练习,加大学生答题的厚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在做题过程中要学会比较,学会整合,明确答题的关键信息点在于围绕关键词的言之有理的分析,要珍藏经典,多积累名言警句以及好的答案,学会梳理思路,能够学以致用。

结语

无论考试如何变化,我们都应明白,中考语文必将走向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教学材料走向教学内容,从低能层级走向高能层级,从结论获取走向问题解决,从空泛虚无走向细碎实在。

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