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孱弱”的北宋军事与北宋王朝的灭亡
宋太祖 赵匡胤
北宋王朝从太祖皇帝赵匡胤立国到“靖康之变”被金人所灭,一共走过了167个春秋。
当然赵宋皇室并没有在那场滔天大祸中全部覆灭。
宋徽宗赵佶的第9个儿子康王赵构虽不免如丧家之犬般逃到了江南但到底是捡下了一条命。后来还很幸运的成了南宋王朝的第一任皇帝,算是给老赵家保住了半壁江山,延续了最后的血脉。
不过我今天要说的不是宋高宗赵构如何保住他们老赵家的半壁江山的而是想探讨下他的先祖们是如何处心积虑给子孙“埋雷”的!
宋太宗 赵光义
北宋王朝从立国以来也不乏“内忧外患”,但由于太祖皇帝赵匡胤与太宗皇帝赵光义的“重文抑武”与“虚外守内”政策的联合实行与贯彻,基本上北宋王朝内部的各种所谓“内忧”也就都成了“疥癣之疾”。
毕竟地方上的兵权、财权、人事权等等都被握在了北宋中央政府的手中,地方上没兵、没粮、没饷银也作不起大浪来。
当然这里的没兵、没粮、没饷银并非真的指没有只是说地方上的精髓部分都被北宋中央政府抽取。就拿地方上的兵来说,它们中的佼佼者绝大多数都被北宋中央政府抽调组成了“禁军”。而“禁军”的管辖权则归枢密院,地方无权过问。地方上有的大多数只是老弱残兵,有的只是仅供地方开支的办公经费等,其余的都一概被输送到了京城。所以说北宋王朝内部如果发生什么乱子的话,就比如说起义之类的多数情况下也只是某地农民的小伙揭竿而起而已,根本无法对王朝本身造成多么大的冲击。
再者又由于赵家兄弟的发家史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兄弟俩对于带兵将领是格外猜忌与防范,使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把戏逼迫拥有重兵的将领放弃兵权。
但话又说回来了,一个王朝怎么能没有带兵的将领呢?万一打起仗怎么办?于是后来则干脆又实行了所谓“更戍法”,顾名思义就是士兵和将领之间没有固定的统属关系,打个比方就是这个地方的部队某天突然被换防到了另一个地方其平常的带兵将领将不被允许同行。
于是乎在北宋王朝时期就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几乎在每个将帅眼里手下的士兵都是一副副崭新的面孔,而在大多数士兵眼里他们的将军也总是在一副副不同的面容间来回转换。
就这样将与帅、兵与将相互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有过多相互了解与熟悉的机会。
也只有真正临近作战的那段时间和作战时间以及作战后的不多的剩余时间是兵将们互相了解以至于“默契”达成的最佳时机。
但这种来之不易的“默契”是短暂的,一旦将帅熟练并懂得如何使用手下这支军队的时候,也通常意味着该场战斗的终结。而一旦战争结束,将帅就要将兵权交付北宋中央政府。
直到下一场战争的到来,将帅才会又被推上前线重新带领一支陌生的队伍出征,即便有幸那位将军还能带领上一次战斗时所领导的那支军队,但两场战斗所间隔的时间也似乎足以淡化兵将之间本就不太深厚的了解与友谊,他们之间还能像上次那样默契的相互配合作战乃至于胜利吗??
就这样北宋最高统治者将“兵权”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
虽然这样几乎完全泯灭了将领像五代时期那样拥兵自重企图自立的可能,但也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可以说极大地削弱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每当宋军想要作战时都是临时安排将帅去带队,这样很难让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毕竟将帅往往不知道自己将会临时接手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是好?是坏?它的优势是什么?它的缺点是什么?而士兵们也往往不知道这每每调来调去的上级指挥官都是个什么脾气与作战手法?就这样真可谓“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可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
北宋统治者对于武将们的猜疑是极深的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在北宋王朝时期乃至整个两宋时期文官的待遇和受重视程度都是远超武将的。
作为北宋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它的最高长官枢密使、知枢密院事通常都以文臣充任,而武将却只能永远屈居副职。在实际作战中文臣也有相当的话语权,动不动可以指斥那些久经沙场的将帅们。即便是如此皇帝们还不放心,时不时还派遣几个身边的宦官们来充当“监军”来监视、督导下这群将帅们。
作为北宋王朝时期的将帅想要打赢一场战斗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往往是临危受命接受一支既不知根也不知底的队伍,再配上一位或几位只知舞文弄墨的文臣监军或宦官出身的监军来越权瞎指挥,你说一场战斗还有多大的可能会赢呢?再者“更戍法”不仅仅是调换的人员还有地域,一旦一个将军离开了熟悉的地域去作战又会增加多大的不确定性呢?
当然你可能会说在实际作战中将帅拥有无可比拟的决定权,但事实上在北宋时期无论是派驻在军中的文臣还是宦官监军都属于皇权的象征。确切的说他们都是皇帝在军中的“化身”,不论他们的意见是对是错,军中主将都会选择慎重考虑不可能会无所顾忌的。而一旦作战将领有所顾忌势必又会加重战争胜负的不确定性。
在北宋最高统治者的处心积虑、严防死守下,终于尽最大可能避免了二次“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发生,但北宋王朝却也因此永远失去了拥有一支支骁勇之师的可能,毕竟在如此近乎严苛的环境下军事人才的发展以及军事的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可在皇帝看来这一切都并不成问题,毕竟统治的稳定是第一位的 ,这天下毕竟还是要姓赵的!!
当然即便是如此,宋朝军队在面对内部变乱的时候还是可以轻易弹压之的,毕竟多数所谓“内忧”、“内部叛乱”都是一些手无寸铁的贫民临时聚集而起的所谓乌合之众而已。
可当面对“外患”呢?北宋王朝“军事孱弱”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
北宋王朝自始至终所谓“外患”不外乎三个,一个是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一个是党项人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国,最后一个则是女真人完颜阿骨打所建立的金国。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地区在北宋立国之前就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了辽国人,至此北方的门户大开,整个北宋王朝暴露在了辽国人的铁骑下。
作为北宋开国皇帝的赵匡胤一直为此忧心忡忡,无奈“烛影斧声”后赵匡胤暴毙。
而继任之君的宋太宗赵光义除了继续强化其兄的“重文抑武”政策外,也曾有过与辽决战夺回“燕云之地”的想法,无奈技不如人,“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等战接连失利,于是北宋帝王自宋太宗赵光义起便开始了对外妥协,于是乎后世的北宋帝王在面对外敌的入侵与挑衅时多采取议和、割地赔款的方式以求息事宁人。
不仅对战强大的辽国北宋王朝无可奈何,就是面对疆域小自己数倍且刚建立不久的由党项人李元昊所创立的西夏王朝时北宋军队也是接连败北,“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战役北宋军队可谓战战溃不成军、战战丢盔卸甲。
宋徽宗 赵佶
强大的辽国使北宋君主们很难再做收复“燕云之地”之想,但收复“燕云十六州”却始终是历代北宋君主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梦想。
收复“燕云十六州”不仅与整个北宋王朝的长治久安有关,还与帝王们想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的想法有关。但凡历史上大有作为之帝王哪个在其任内不曾开过疆拓过土?所谓始皇帝、汉武帝、唐太宗等等莫不如是。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才艺君主,但却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甚至连一般的“守成之主”都算不上。
他醉心于追求自己的艺术造诣而忽视治国理政、醉心于搜罗民脂民膏而宠信奸佞致使大批贤良受害而朝堂一派乌烟瘴气。可就是这样一位君主却也有着收复“燕云”失地的梦想,而且老天也似乎尝试给他以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
辽太平十一年(公元1031年)六月辽国第6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病死,自此辽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内乱,国势日颓。而与此同时的则是另一股势力的逐渐兴起,那就是生长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
终于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公元1115年,正式建立金国,当年改元“收国元年”。在以往的漫长岁月中女真人一直受着辽人的欺压、凌辱,如今终于可以反戈一击了。
在女真人凌厉的攻势下昔日不可一世的辽国人被打的落花流水、到处乱窜,在金天辅四年(公元1120年)的时候,辽国五京之首的“上京”被女真人攻破,至此辽国可谓大势已去。
而这时昔日同样为辽国人蹂躏的北宋王朝的君臣们也在暗暗看着辽国人的笑话,并希望也可以“趁火打劫”辽国人一把。
女真人固然在对战辽军时是所向披靡的、是势如破竹的,但总归一举灭亡辽国还是要费些气力的。于是也打算寻求一些外援帮助,于是北宋王朝和金国人就开始有意联手了。
北宋重合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赵佶遣武义大夫马政出使金国暗地沟通相关攻辽事宜。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徽宗赵佶二遣赵良嗣(马植)出使金国,并签订了攻辽盟约——“海上之盟”。
就北宋王朝一方来说与金国人签订“海上之盟”不仅限于“报仇雪恨”找回以往在辽国人面前丢失已久的颜面更在于想要拿回那被辽人侵占已久的“燕云之地”。
而作为时任最高统治者的宋徽宗赵佶则梦想着借此拿回先祖不曾完成的功业以求成为“千古一帝”名垂青史、流芳万世。
可北宋王朝的君臣们也不想想,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呢,自己丢失已久的失地不指望着自己奋发图强收取,却寄希望于别人别国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况且当时的辽国已然是只丧失了攻击能力的豺狼而新兴起的金国却是只令人后怕的猛虎。想借金人之力收复“燕云之地”北宋君臣无异于是在与虎谋皮!
可是当时的北宋统治者们已经利令智昏了,一心想着借金国人之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却忘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北宋:靖康之变
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在北宋王朝和金国的联合夹击下,辽国灭亡了。可在转瞬之间金国人就将矛头指向了北宋。同年八月金国人开始全面进攻北宋王朝。
这时的北宋君臣才如梦方醒,可是已经太晚了。作为一国之君的宋徽宗赵佶一听金兵南下再没有往日养尊处优、趾高气扬的风采了,赶忙宣布传位于儿子赵桓。于是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
甩锅给儿子的徽宗皇帝于当年便慌忙带领亲信逃离北宋都城开封,南下避祸。后来局势有所好转,宋徽宗才又慢悠悠回到了京城。不过这一次回来,徽宗皇帝就再没有逃出的可能了。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末金兵攻破了北宋都城开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正月金人将北宋君臣悉数囚禁,北宋宣告正式灭亡。
同年四月一日金兵押解着北宋君臣并后宫嫔妃和搜刮来的能工巧匠等十余万人北还,所携带的各类奇珍异宝也都被带到了苦寒之地。由于路途遥远,于途中冻病而死、不堪凌辱而死者比比皆是。
回望北宋王朝对外战争的种种表现和其灭亡的整个过程,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呢??难道只是因为外族善于骑射?他们兵强马壮吗?抑或是宋徽宗赵佶个人的昏聩无能、短视和爱耍小聪明呢??
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白,是北宋历任君主对于带兵将领过于猜忌所致,将领从不被真正所信任、所重视又谈何有效抵御外侮呢?又谈何军事上不“孱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