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是写作的源——我的一堂作文训练课

我越来越觉得,教师就是一个虔诚的布道者,总是想以自己的温情去感动天,感动地,感动学生,可是,一次次含情脉脉的凝视,一次次发自肺腑的教诲,往往得到的却是学生冰冷的面对。

教师,想送给学生整个的世界,可是,现实却在这个世界里播散上雾霾。学校和社会成了对立的双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教师在走下神坛的同时,转眼就堕入了地狱。导致现实的教育大环境是,学生打不得,骂不得,学习的意识更是淡泊。

但教师的神圣就在于,他们总是能够在现实的夹缝中,给自己创造希望的曙光,靠着这缕光,教师们负重忍辱前行。人生,是需要信念的,唯有信念,才能让人增强前行的勇气,所以,教师们特别珍惜教育中,学生给予的一些美好的瞬间,我也同样如此。

其实,给这篇文章起这样的一个题目是并不恰切的,因为,那日,我所获得的来自学生的美好,并不是瞬间,是整个的一节课,而这个美好的点燃,却是在瞬间。

记得,那是一个周五。第四节课,临近中午,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听课状态很是慵懒,而我,按着惯例,上的内容是每周一节的作文课。为何把作文课定在了周五,是因为,我觉得,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是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文,终究靠的还是学生自己。老师在写作课的课堂上,只是起到了一个启思、引导的作用。周五上课后,学生回家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去认真构思我在上课时所讲的作文,进而行文写出好的文章。可是,美好的想望总被现实击得粉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还是惨不忍睹,并没有出现我所希望的那样的佳作。我很灰心,我很失望。但进步终究还是有的,靠着学生的这点进步,我继续着我的写作课。

课堂上进行的是“植入式写作模式的训练”,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写作时,先设定一个环境,然后在这个环境中植入一个人,再带入另外的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做一件事,用合理的语言和写作手法,彰显人物的性格品质,突出事件的中心内容。

现实生活就是一个大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每天都有一些事在发生。成年人的世界固然精彩,可孩童的世界也并不匮乏。只要我们留心于身边的事情,把他们珍存于我们的脑海中,在写作时,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可是,一到写作时,学生总是说,不知道写什么,没什么材料可写。是这样吗?并不是这样的。化用罗丹的一句话,我觉得:写作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而这种发现,是需要心灵上的感悟,头脑中的思考的。其实,写作并不难,只要具备写作的思维,写作的意识就可以了。而这种写作思维和写作意识,是需要语文教师来唤醒的。而学生写作意识的唤醒,有的早,有的晚。

为了唤醒,我并没有急于植入式写作模式的训练。

我谈到了前一日下午,在区内一所龙头学校听课的事情。所听的,仍然是一节写作课。题目起得很好——《让作文更真实》,教师的导入是以“礼”的说文解字导入的,而后,是两篇学生习作的范读,教师范读后,与学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两篇文章之好,好在真实。进而总结出“写作要抓住当下生活”“写作要抓住'变化’”。可不知为何,在结尾的时候,教师转到了修行的问题上,她说,生命是个能量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对己,我们要珍惜生活,要修养自己,要让自己快乐起来。这些内容的讲解,固然是在说生活,可是,和这节作文训练课有多少关系呢?最后,是阅读书籍的推荐,从这节写作训练课来说,更没有必要了。课堂是要有个中心的,旁逸斜出得太多,是会让学生抓不住中心的。

而在课后的教师研讨中,该教师也谈到了写作教学上的困惑,虽是龙头学校,学生的基础好,可写作教学真是一块硬骨头,真的不好啃,好学校对写作教学也有烦恼的。讲到这里的时候,我戏谑着说,你们是幸运的,每周一节的写作课,在当今语文课堂上,应该是稀有的存在了吧?

看着讲台下学生们的眼睛,我发现了些许的喜悦,我知道,学生是感念我的付出的。

为了更近一步地唤醒,我谈到了写作兴趣的激发。我说,写作,其实百分之八十靠的是自己,只有热爱写作,才能写好作。我以一名学生为例,这名学生,和他们是同一届的学生,但并不是我所教。可是,她对写作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热爱,仅仅在一周的时间内,她就写出了三篇精美的文章,而我觉得,这三篇文章,如在中考,也是能够接近满分作文的。例如,在一篇题为《一字入墨,难诉师恩》的作文中,她以“予驻足,回望君,见君花园畔漫巡;予倾耳,听君语,君之教诲深入心;我披书,细忆君,君手沾粉勤耕耘…一个字一段情,千言万语,难诉师恩。”的排比句式开头,文采斐然,句式整齐,很是让人称道。“秋色暖阳,共我漫卷时光,那日,是我们的初识。你一袭长裙,清风拂过你的脸颊,小瀑布似的乌黑秀发奔泻闪亮,在风中飘动。你启朱唇吟诵《关雎》,吟咏出无限美好。青青子衿,悠悠漫入我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那一句句,在我的心中珍存。”写的是和老师的初相识,这样的文字,读来真是让人唇齿留香。

说到这位同学的时候,我的学生可以用“群情激愤”来形容,说:“老师,你怎么说别的班级学生好啊!”我说,这是事实,只要热爱写作,就能写出好文章来,她能把整部《诗经》看完,甚至达到熟稔于心的程度,咱们哪一个学生能够做到呢?

学生沉默了,虽然在表情上仍然是不屑的,但我知道,我的话入他们的心了。这是一群爱学习的孩子,他们也想写好作文,关键的是,如何捅破遮挡写作思维的那层薄薄的纸?

我知道,我应该转入我的写作训练了。于是,先让学生明了什么是植入式写作模式,然后,又讲述了植入式写作模式的写作思路,让学生清晰如何写这样的文章。写到这,我知道,有的人可能会对我的做法嗤之以鼻,在素质教育一片天的今天,还谈写作模式,简直太不与时俱进了。以这样的形式去训练学生,简直太小儿科了。可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此,写作虽然是靠自己,但,写作教学既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就有对学生训练的必要。喜欢钱梦龙老师的“三主”的教育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训练,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的,没有训练,哪来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植入式写作模式讲述清楚后,写作训练开始了。本来,我是要以展示两篇写作范文的,可是,恰在此时,有学生建议,我们以课堂这个环境入题,写一篇作文吧!我很是惊讶于学生的建议,写作是生活的,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实例吗?

那,就给文章起一个题目吧!什么题目好呢?一名学生说了一个,不满意;另一名学生又说了一个,集体不满意。学生说:“老师,你起一个作文题目吧!”我笑笑,看着他们的面容,有着我所期望的眼神,略一思索后,说《课堂上那刹那间的美好》如何?有一名女学生说:“老师,太啰嗦了,还不如简洁点,以《刹那间的美好》为题。”我惊诧于学生的提议,心想,的确如此,《刹那间的美好》,多好的题目,既有文学色彩,又简练准确。

于是,围绕此作文题,我与我的学生,开始了我们的写作。课堂的流程也是学生提议的,以接龙的形式,学生们一个个地,续写着故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续写遇到阻碍的时候,我们也并不着急,而是商讨着,怎样记叙,怎样抒情,甚至,在此处加上一句人物描写好不好。就这样,我和我的学生,徜徉在写作的河流中,闲适、惬意,我终于享受到了久违的,我所渴望的课堂教学的美好。

我也知道了,唤醒,才是写作的源,只要能够唤醒学生的写作思维,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就会在写作教学中,给予教师美丽的蓝天。看!天空中有云正在闲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