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文化大数据建设工作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当我们迈入数字化时代,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文化数字资源库的不断建立完善,文化大数据建设正当时。近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底层关联集成系统装配工作已在中数集团启动,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数字化新业态转型。
4月21日,中国数字文化集团邀请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开展了一场“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中的数据类型及整备”专题业务培训分享会。
大数据,大格局
李松教授首先从文化数据的历史溯源,多元形态切入,对文化数据的构成要素及分类进行阐释,剖析文化数据的概念:即与人类已掌握的相关信息技术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数字化信息系统。广义文化概念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与之相应的文化大数据是一个内容宏大的信息系统。同时,李松教授指出文化大数据是具有显著公共性特征的文化信息系统,是国家文化重要基础建设,需纳入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之中,而非拘泥于局部利益。
碎片化困境
同时李松教授结合过往文化项目实践经验,也指出在当前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由于文化艺术内容体系自身的复杂性,缺少专业人员,没有统一标准等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使得文化数据在整体框架上存在碎片化的状态,同时在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整备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不足,也导致当前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面临许多困难挑战。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文化大数据是人类知识体系和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变革的标志性范畴,传统知识体系的数字化变革是其基础性建设的起点。因此,李松教授提出文化大数据建设工作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理解文化大数据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地位,同时加强文化大数据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基建工作。文化大数据首先支撑的是知识体系,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本体的学术体系建设。需要在建立知识架构基础的同时,统一标准以统合数据,加强各类数字文化资源的共享利用。这样才能让文化资源在未来发挥更大的能量。
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就数字非遗的标准、方言大数据、文化数据的分类著录等问题与李松教授进行深入探讨。
此次分享,李松教授从文化数据概念及历史溯源出发,结合其在民族民间文化及文化资源数据库领域的实践经验,对于当下文化大数据建设工作的公共性价值,顶层设计及工作中面临的挑战问题进行分析解读。李松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与会人员对文化大数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对当下正在进行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极具启发及指导意义。
专家简介
李松,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编辑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工程”,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工程”等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国家典籍出版、文化科技融合应用示范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中国音乐学院、山东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字:何琳璘
来源:中国数字文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