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美好,哪去了呢?

 曾经的美好,哪去了呢?

                                              刘述涛

‍老话讲,什么都能老,就是人老不得。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一老,话也多,回忆也多。我才年过半百,就经常陷入回忆,回忆起小的时候,住在四里街上,无忧无虑也无比美好的日子。

那时候的人,眼睛里面只有情意,没有利益。走在街,闻到谁家煎米果的香味,过一会儿,家里的桌子上肯定会有一碗米果。谁家煎米果,做小吃,都忘记不了给左邻右舍送上一碗。

人情好,水也甜!永远是挂在老辈嘴边上的一句话。

我现在仍清楚的记得,家里杀了猪,别人家也得喝上一碗猪血旺。一大清早,母亲就开始煮猪血,然后一家一家的送。母亲说,吃了人家的就得记住还,否则冇理冇道缺乏礼数。至于自己家的亲朋好友,那就更不会说了,几个姑姑,两个舅舅,四个姨妈,家家户户都要送上一斤多肉,让他们知道,我家杀猪,你也有份。

平时,买个西瓜,也要切出两三片,给叔叔婶婶的孩子送去,自然,叔叔婶婶家买了一斤桃子,也不会忘记递给我几个。左邻右舍送家去走了亲戚,也要送上几粒糖果。有什么稀罕物,更是唯恐他人不知,也要一个个的分享。

现在想来,东西虽小,情意却在,温馨却在。哪象今天的人,一回到家,门一关,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会主动找邻居说话。

还有好多人家,对于小孩子是愁生不愁长,愁生不愁带。同在一栋屋,同在一条街,不管是谁家的小孩子,父母有事了,都能够找到人来帮你带一下,顶一下。我现在仍记得,在四里街上,经常有人抱着别人的孩子玩,一边玩一边开玩笑说,我把你卖掉去。到了饭点,谁家的小孩子玩成一堆,在谁家里,谁家里就管小孩子们的饭。有时候,大人吃饭,一见小孩子,也不管是谁家的,就会喊自己家的小孩子盛饭给他。

每每说起,都是哇,谁家还没有一个孩子,还不都是这么长大的?

特别是建房子的时候,不管你家是建大房子,还是两间厨房,左右邻居只要是打了招呼,都会上前帮忙。

在我的大脑之中,现在仍时常浮现出四里街上那时有人家建房子时的情景,一家盖屋,一街响动。不用人喊,拉着板车就上前帮忙,拉砖,拉沙,和泥,一切小工做的活,都是左邻右舍给帮忙。盖房子,东家要请的只有木匠、泥水匠,别的都有人帮忙。说是帮忙,也是一日三餐,外加一包烟。烟的好坏,与主家的富裕程度有关,富一点的,烟贵一点。穷一点的,烟差一点。反正红白好事大家都有做,只要不是太出格,都会没有人说。

除了盖房子,还有红白好事,也是不用打招呼,左右邻舍亲朋好友就全来帮忙。总管一句话,帮忙就向前,叫声杀鸡不去赶鸭,喊声上菜,一起端盘。帮忙的越多,说明这家人的客情越好,人情越好。就怕打了三声埋人鼓,身边没个痛心人,那就麻烦。

只是没过多少年,改革开放的风一刮,人人的眼睛里面只有了利益,再要想谈帮忙,就有点难了。特别是建房子这样的大事,也不再好意思让人帮忙,何况人人也忙,人人都想着要钱。

钱、钱、钱!万事你当先!

于是乎,一切以钱说话,一切钱说了算。于是乎,人与人的感情淡了,情意凉了,不是真正的亲生骨肉,至亲好友,再谈帮忙,不要钱的事,就难以开口,还是免谈!这时候的我,也老了,于是乎,才会感叹,曾经的那些美好,哪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