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已展叶,锈病预防在即,避免3个'失误',怎么用药效果都好
梨锈病是梨树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基本上每年在清明后二十天时间内就是梨树上的重点防控病害。
如果在此时间段内,适时对症周到地预防了梨锈病,一般来说锈病不会再在梨树上表现出任何症状,梨果及新梢也不会再遭遇危害。
但现实生产中,仍然有部分的果农对梨锈病的防控'拿捏'不当,结果造成梨锈病严重干扰梨树生长发育,甚至于最后梨果丧失商品附加值,给果农梨树种植带来经济损益,影响了果农种植梨树的积极性。
梨树锈病的发生与3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梨园周围肯定有柏树类林木的存在。
这在农村非常地普遍。过去还曾有果农用柏树类枝条扎梨围栏和篱笆墙。近年来由于果农种植技术的提升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宣传,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了。
但是梨园附近(附近5公里范围内都是有效传播的)山丘和坟 地都还有柏树类林木存在。有些柏树果农可以控制,有些柏树林木由于权属问题,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梨锈病的防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年都会在这个时间段出现,不可避免。
柏树是梨锈病的重要寄主。如果在柏树上赿冬的锈病孢子赿多,那么转寄在树上赿冬的病源基数就越大,附近梨园的梨锈病就会趆发严重。防控的难度就会加大。
其次是3月中下旬4月上中旬内的气候变化情况,是梨锈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
再看看今年清江鹤寄居地在此时间段内的天气变化情况。
3月份的天气变化(统计)情况是晴天3天,阴天3天,多云6天,雨天18天(其中中雨2天,阵雨2天,小雨14天),整月偏雨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4月份天气变化是(25号以前):阴天2天,雨天3天,多云2天,中雨2天,小雨16天。
从清明前后起,接连几天出现强降雨,还有几天降水正处于梨花盛花期。梨谢花后的近几天时间,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的降雨之中。故在此时间内天气高温多雨高湿,是诱发梨锈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就是梨树品种与锈病的关系。
从种植的湘南梨,黄金梨,黄花梨,长十郎,新高梨,授鲜梨等梨品种历年对锈病的患感及防控情况来看,清江鹤寄居地海拔900~1100m的梨种植区域都是梨锈病的高发地带,这些梨品种对锈病都的抗逆性一般。因此,重视梨锈病的当前预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何况从今年的气候变化情况来看,梨锈病将偏重发生。
梨锈病预防容易出现的几个'失误'
一是用药时间不当。很多果农提前用药(如花前用药)或推迟用药(叶片出现锈泡以后才用药)导致梨锈病蔓延失控,造成梨锈病'疯狂'危害梨树生长发育。
二是药剂效果不好。有几种情况可能发生,会导致用药的效果不好。
比如用药时间不久出现降雨,雨水冲刷了附着在梨叶片和枝梢上尚未渗透或吸收的药剂,导致用药效果差。
或者病菌孢子己经进入梨树幼嫩组织,且在叶片上表现轻微症状(出现橙黄色病斑),用药较轻不按规定浓度使用,导致延误梨锈病的最佳控制期己过,'补救'用药措施见效不是很好。
还有就是三唑酮(粉锈宁)与部分药剂相混时会出现轻微'沉淀'(说明这些药剂不能混合使用),混用这些药剂会减少三唑酮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
三是药剂选择不对。对梨锈病效果好且经济实惠的药剂莫三唑类药剂。有些药剂虽然包装袋上标注有对锈病防控范围,但那都只是'兼济',如果使用浓度达不到抑制锈病孢子的要求,则会出现锈病控不住的情况。
最好是用15%纯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桶水30~40g兑清水40~60市斤或25%纯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桶水25~30g克清水40~60市斤茎叶处理梨树,即可预防控制梨树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