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横画有什么技巧?
说到书法笔画的技巧,今人只有二字解释,名曰“线质”。
而古人多以“物象”去解释,比如“千里阵云”“万岁枯藤”等等。当代人看到如此解释后,多诟病古论为“辞藻华丽”“华而不实”,这是为何呢?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古代的形容词嘛,只不过书法文化稍显断流后,今人的理解能力难以一时窥透罢了。
实不相瞒,这些古论中形容笔画技巧的词语,在我学书法的前三年,也认为其“表述模糊”“华而不实”,只是古人一味的追求文辞修饰,显露其文学中的艺术性。
当然,如果只看却不进步的话,那我的理解能力也只能止步于此了,也不会理解古人书论中的精妙处。所以说,学习不能光看,还是要多思考。
举个例子——“千里阵云”。
再看看兰亭中的一字长横。
相信千里阵云,每个人都见过。但是如果让一个人去形容描述它的样子,估计很多人对此是模糊的。
说到底,你不理解古论中的“千里阵云”,并不是因为理解不了这个概念,而是在你心中,你自己对“千里阵云”这个自然现象的基础概念都没有。
所以,你看到古论中描述行楷草的华丽辞藻,你以为很“虚浮”。
其实,古代书论在个人看来,分两种。
第一种是经验,比如王铎、黄庭坚、苏轼等等,几乎相当于白话,只要你思考到位,是一定能理解的。
第二种就是如张旭笔法十二意,书谱等理论性极强的,你不仅要思考到位,还要观察到位。古代书法的最高处是“自然”,所以古代人描述书法也用自然景象,如今人不去尝试着理解自然景象,不如游览名山大川,则理解必然会不到位。
如惊蛇入草,飞鸟出林,屋漏痕,印印泥,锥画沙,荡江笔法等等,这些几乎都可以用以形容“横竖撇捺转折”。
初一看这些词语,理解不了,会懵,这很正常。差距就在于,有些人去仔细想了,有些人到懵结束,所以有些人认为古人书论华而不实。但是当你真正理解这些词语之后,你就已经在思想上理解了这些文辞中所蕴含的笔法动作,这是临帖临不来的,切记。
题目问的是“横”,但是我却没有说横,而是说了一堆不相关的废话。
本意,是让大家重视书论,更要重视我们生活中的自然景象等等细节,这些玩意都懂了,那不单单是“横”,是书法中所有的“线质”,你都能懂。
都说今人“丑书作怪”,表象且不论,单说其中用笔和线条,也没能挑出古人所尊崇的那一套,所以,不要再纠结一个横了。即便学会横,后边也还有个竖。
要学,就要从根上学,则一通百通。
其实以个人看书论的理解,就是一句话:不要对古代文辞过度解读,他就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细枝末节的景象。
什么揭笔,啄笔,断笔等等,有些人长篇大论,其实也都是扯淡。这些词是名词,但你去掉“笔”这个字,他就成了一个动词,理解了这个动词,则就理解了这个笔法。
古代书论很难吗?
书法入门很难吗?
这就是那层窗户纸,有些人一辈子捅不破,有些人一点就通。
你日日夜夜苦临的字帖,在最初级阶段,就是在自己在其中寻找这些基础理论的东西。
真正理解之后,才能明白,什么叫临帖,为何大家依旧笔耕不辍的临帖。
现代人学书法,所谓的临帖,如果没能在这一层窗户纸上入门,那就不能叫临,只能叫“描”,叫“抄”。
书法入门分很多种,很多阶段。但是最初级的用笔入门,就这些东西。
如依旧想知道这个“横”是怎么写的,请看别人吧,或许有人愿意一笔一划去示范。
希望此文对诸君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