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宫女为什么没人愿意娶?原因令人惋惜!
许多宫女比皇帝的嫔妃还漂亮,她们出宫后为什么就没人愿意娶呢?因为宫女有一种怪病,任谁都接受不了!
一、有些宫女出宫后带着一身病
“六郁”是气、血、湿、火、痰、食等六种郁症的合称,其中的血郁,是清朝宫女常患的一种怪病。血郁在现代医学看来不是大病,但是在古代,这种病出在宫女身上,经年累月,就会导致她们无法生育子女。
血郁的病因是暴怒、挫闪、劳役过度、饥饱不调等。而恰好这几种病因,清朝的宫女们都避免不了。
宫女
清朝的宫女在宫里当差是很辛苦的,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因为要伺候主子更衣洗漱,所以宫女们比皇帝的嫔妃起得还要早。到了晚上,她们又要先伺候主子歇息,然后自己才能睡觉。赶上值夜,宫女一整夜都别想睡觉了。宫里的太监每个月还有几天轮班休息的时间,宫女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她们一年365天,没有一天得空休息的。
除了时间上的长期煎熬,宫女在体力上也很受罪。就说伺候主子梳洗打扮吧,这些主子对自己的外在打扮要求很高,洗脸、洗头、洗脚、洗身体,每天光是用热水就要十几桶,这些活儿谁来干?还不是宫女来干的。主子的衣服、鞋袜等,宫女要负责清洗干净。主子们在后宫经常攀比,争奇斗艳,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袜,要经常变换花样,以满足她们的虚荣心和求异心理,这些又要宫女去不停的拆、不停的改、不停的缝制。
宫女
清宫规矩森严,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宫女都有人管着,她们称自己的直接上级为“姑姑”,这些姑姑们脾气很大,动不动就打(但是不骂,因为清朝后宫不允许下人说脏话,这也是规矩)。再比如,慈宁宫的宫女,如果没有上级的指示,不得迈出慈宁宫宫门半步,否则轻则发配边疆,重则打死。每天生活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中,宫女们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日久成疾也是必然。
按理说,在宫里当差的宫女是不缺吃喝的。一般的宫女每天可以分到猪肉一斤、白米七合五勺、鲜菜十二两。春节可以吃春盘,也叫盒子菜,盒子里放着切好的青酱肉、五香小肚、薰肚、薰鸡丝等。端午节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中秋节宫里供应充足的各式月饼。天热了有绿豆粥、荷叶粥、水晶肉,每人每天还发一个西瓜。天冷了宫女们可以吃到什锦锅、涮羊肉等各种锅子。但是清朝的宫女却吃不饱,姑姑管得严,要求宫女们每顿饭只能吃八分饱,因为怕她们出虚恭,在主子面前丢了差事。
二、出宫后的宫女已是“剩女”
宫女和嫔妃
清朝的宫女一般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进宫当差了。按照清朝祖制,宫女在宫里工作到30岁才可以申请出宫,叫“满岁出宫”,出宫后自行嫁人。到了雍正朝,宫女出宫的年龄提前到了25岁。
25岁的女孩放到现在,并不算大,但是在那个年代,25岁“高龄”已是妥妥的剩女。一句话:不好嫁!
当然,宫女出宫的年龄也有例外,生病的、犯错的、笨拙的宫女,都可以主动或者被动地提前出宫。也有过了25岁还在宫里当差的,这样的宫女基本上就嫁不出去了。
三、清朝宫女大都眼光比较高
清朝的宫廷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太监全是汉人,有头有脸的宫女全是旗人(还得是上三旗的包衣)。凡是伺候太后、皇后、妃子、格格的宫女,汉人是挨不上边的。也就是说,宫女的出身一般是比较高的。她们在小的时候就被内务府登记在册,一到年龄就得往宫里送。
宫女
有些人家还会主动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宫里,一来学学规矩,长长见识;二来借宫廷的光,以后好攀高枝,找个好婆家。如果真能找个大内侍卫的婆家,将来再有人提拔一下,用不了几年也许就发迹了。
一是出身比较好,二是眼光比较高,有这两点,清朝的宫女真不好嫁。就像现在上过大学的、体制内的女孩,没钱的看不上,有钱的人家看不上她,高不成低不就,慢慢就变成剩女了。
四、世人容易戴有色眼镜看待宫女
清朝的宫女没人愿意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世俗的眼光。
宫女们在宫里当差,如果有朝一日被皇帝临幸,生个一男半女,就能从宫女升为嫔妃,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但是那毕竟是极少数人的待遇,绝大多数宫女还是要满岁出宫的。
宫女和太监在宫里有可能结为对食,虽然有名无实,但是传出去终究是名声不好。
有被皇帝临幸的可能,有跟太监结为对食的可能。在那个保守的年代,世人是很在意这两点的。清宫十年,谁知道这家的女儿在后宫里有过什么不堪的经历呢。